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在1947 年12 月至1948 年2 月的冬季攻势后,解放军攻克和收复战略要点四平、吉林、营口等城市18 座,彻底切断了北宁铁路,迫使东北的老蒋部队只能龟缩于长春、吉林、沈阳三座城市之内。从整个战场形势来看,当时唯一能够向老蒋的军队发动战略决战的唯有东北野战军,只有东北胜利解放了,那么全国战场就都活了。从地理位置来看,攻锦州是舍近求远,一旦沈阳卫立煌的30万大军出击,那么攻打锦州的部队则会陷入首尾不能相顾地被动挨打局面,也正是因为攻克锦州的难度很大,这才有了范汉杰的那句感慨,那么当年辽沈战役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而不是先打长春呢?1948年,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大战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由内线转外线”的进攻初步取得了成效,将战线直接拉到了老蒋的统治区域内,而老蒋也不得不由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守。不过,从全国的大局来看,解放军当时还是处于劣势当中,华东战场、华北战场、西北战场都还处于劣势当中,从兵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在东北地区针对蒋军发动一场大的歼灭战,在历时52天的战役之中,我英勇的东北野战军将士消灭了盘踞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蒋军部队47.2万余人,东北“剿总”司令部灰飞烟灭。

辽沈战役的胜利直接引导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在这之后华东野战军趁着辽沈战役的胜利之威,趁机在徐州地区对老蒋的部队发起了决战,三大战役的胜利让老蒋再无翻牌的可能,至此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是指日可待。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1)

这其中,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重中之重,辽沈战役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为有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对全国解放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辽沈战役的关键则是锦州战役,攻克了锦州,老蒋的55万军队则成为了“瓮中之鳖”,东北解放军对其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才有了后来辽西的胜利以及长城的解放。

攻克锦州之后,锦州守将范汉杰则叹服道:“非雄才大略者不能为也。”

从地理位置来看,攻锦州是舍近求远,一旦沈阳卫立煌的30万大军出击,那么攻打锦州的部队则会陷入首尾不能相顾地被动挨打局面,也正是因为攻克锦州的难度很大,这才有了范汉杰的那句感慨,那么当年辽沈战役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而不是先打长春呢?

大战前夕,辽沈会战的战略部署

1948年,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大战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由内线转外线”的进攻初步取得了成效,将战线直接拉到了老蒋的统治区域内,而老蒋也不得不由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守。

不过,从全国的大局来看,解放军当时还是处于劣势当中,华东战场、华北战场、西北战场都还处于劣势当中,从兵力和武器方面的对比来看,解放军还无力在这些地方发起大的战略决战。

从整个战场形势来看,当时唯一能够向老蒋的军队发动战略决战的唯有东北野战军,只有东北胜利解放了,那么全国战场就都活了。

在1947 年12 月至1948 年2 月的冬季攻势后,解放军攻克和收复战略要点四平、吉林、营口等城市18 座,彻底切断了北宁铁路,迫使东北的老蒋部队只能龟缩于长春、吉林、沈阳三座城市之内。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2)

至此,解放军已经取得了东北97%的土地,而在兵力和武器上也首次超越了老蒋的军队,从大局上来说,此时对敌发起战略决战的态势已经成功,解放军在东北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在沈阳、长春和锦州三座城之中,沈阳有卫立煌的30万大军,而且地处锦州和长春之间,攻击沈阳显然违背了解放军一贯的传统,而且从兵法上来说也是“兵家大忌”,因此沈阳一开始就被排除了。

剩下的两座城之间,是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是当时东野和中央存在分歧的地方,当时中央的意见则是先攻打锦州,而东野的意见是采取平推的方法即先打长春,之后依次攻打沈阳和才锦州,这样的话较为稳妥。

由于不知道实际情况,中央一开始也不知道如何下决定,他们并未过多干预东野的决策而是给了东野很大的决策权,让他们从两种方案之中选择较好的一种进行考量。

而在老蒋那边,当时也在东北的问题上僵持不下,当时老蒋内部关于东北的去留问题也产生了两种意见:

我们都知道老蒋善于微操,本来老蒋的部队没有老蒋干预的话,的确会给我军造成一些麻烦,可是有时候就是老蒋自己的一番神助攻而直接让整个战局急转直下,所以某种程度上老蒋也是我军的“大功臣”。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3)

在东北问题上,当时一向善于微操的老蒋又开始作妖了,不过难得的是一向脑子糊涂的微操大师居然也有清醒的时候,当时老蒋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东北的局势已经无可挽回和,在美国顾问的建议下老蒋也开始逐渐萌生退意,他们当时计划着从锦州为突破口将东北剩余的人马全数撤回关内。

从当时全国实际情况考虑,一旦老蒋的这个计划真的得以实行,那么对于其他战场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多出来的这几十万人会给徐州、华北、山西等战场都会增加压力。

不过幸运的是,难得清醒的老蒋这个提议被人否决了,否决他的正是他的得力干将卫立煌以及他的学生廖耀湘。

无论是廖耀湘还是卫立煌都认为东北局势还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他们想利用手中仅有的三座大城市静待时局在这之后重新夺取东北。

无论是我们还是老蒋,大战开始之前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意见,可是当老蒋还在为打和撤而纠结之时,这边解放军已经开始行动了。

最终东野还是服从了中央的决定以锦州为突破口,而辽沈战役也以锦州的全面打响而开启,东野在战前始终为打长春和锦州纠结,为何最后关头服从了中央的决定呢?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4)

东野为何决定先打锦州?

首先从全国局势来说,锦州的战略位置确实重要,当时解放军已经解放军东北97%的土地,剩下的仅仅只有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座大城市,这其中长春的10万大军被解放军所监视着,根本动不了。

可是锦州还有沈阳等地还有几十万蒋军,当时中央已经考虑到了蒋军会放弃东北而进军关内的最坏打算,对于全国战局来说,多了这几十万的大军无疑会给其他战场增加压力,那么到时候全国的解放甚至会推迟几年。

中央之所以要让东野一开始便攻克锦州的目的就在于此,此时锦州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老蒋有撤退的意图,那么东北的几十万蒋军就会由锦州直接进入山海关和华北的傅作义会和,到时候会给华北野战军以及华东野战军都增加压力。

因此为了截断蒋军的退路,锦州则成为了整个战役的关键之战,锦州到了我们手里我们则可以支援全国,反之亦是同理。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5)

当然,在大战开始之前,东野始终下不了决心打锦州的目的就在于锦州和内地连通,攻打锦州那么华北的傅作义、沈阳的卫立煌都有可能会出兵,到时候整个东野会呈腹背受敌之势。

东野本身在东北占据了主动,可是如果华北的傅作义牵扯进来,那么东野的压力就会无形之间增加,到时候整个战役就会变得困难了。

而长春则相反,此时的长春已然是一支孤军,东野已经将整个长春包围,只需要监视住沈阳的卫立煌,那么拿下长春便指日可待,从军事角度分析来说无疑是拿下长春更稳妥。

这就是两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东野是根据东北战场形势去考虑的,而中央不单单要考虑东北,他还要放眼整个全国,拿下长春容易,可是拿下长春之后呢?

东野的举动无疑会对剩下的蒋军打草惊蛇,虽然蒋军此时还未有撤退的打算,可是一旦其有这个念头,那么对于全国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6)

因此在辽沈战役发动前,1948年8月朱老庄特地致电东野要求其尽快拿下锦州,绝对不可放锦州之敌南下。

在经过了一番考量之后,东野最终还是决定服从中央的决定,从全局去考量,在辽沈战役前一刻,东野开始对锦州发起了总攻。

其次,在辽沈战役前夕,中央也给予了东野自主权,从战场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央肯定没有东野自己要熟悉,因此在先攻打长春和锦州的问题上,中央初时是尊重东野的意见,同意其攻打长春。

之前东野经历过四平血战,暴露了东野在攻坚战方面的不足,因此东野为了减少伤亡决定对长春采取佯攻战略,迫使沈阳的卫立煌出兵救援,一旦卫立煌有动,那么东野则可以利用辽西平原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的优势。

可惜的是,卫立煌没有上当,任凭东野怎么样猛攻长春,沈阳的卫立煌就是按兵不动,之后东野猛攻锦州时候也是如此,因此就因为这一点,很多人认为卫立煌是我军的“卧底”。

四平血战的教训在前,而长春的坚固远胜四平,一旦四平久攻不下,那么沈阳和的敌军就会不顾一切地朝锦州靠拢,那么到时候东北和华北的敌人一旦会和就会发生不可预估的后果。

当时东野之所以顾虑不打锦州的原因就在于他担心一旦攻打锦州,那么沈阳的卫立煌和华北的傅作义会派兵支援,那么东野则会陷入两面受敌的情况。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7)

从战略上来说,中央看得比东野要更加长远,他们料定了东野围攻锦州的时候关内的傅作义不会前来救援:

一则也是因为当时华北野战军的战士们死死缠着傅作义;二来按照蒋军一贯“爱内讧”的传统,他们巴不得老蒋的队伍被消灭呢。

事实证明中央当时的决策无比正确,当锦州被夺取的那一刻,辽沈战役的结局已经注定了,东野切断了华北敌军和沈阳卫立煌联系的通道,而长春被东野重重包围,沈阳的卫立煌又按兵不动,从后来人的角度来看,锦州战役的胜利就意味着辽沈战役已经赢了。

辽沈战役不打锦州行不行(为何一定要先打锦州)(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