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旅游攻略(山明水秀动物乐园)
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旅游攻略(山明水秀动物乐园)亚马逊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自南美的巴西中部到圭亚那、特立尼达、以及厄瓜多尔等地。非洲灰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黑顶吸蜜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非洲灰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非洲西部,偶尔也见于非洲中部。生活习性:栖息于人迹难到的原始森林中。成群生活。在它们活动的地区尖声鸣叫和吵闹之声从早到晚很少间断,只有黑暗的降临才能使它们安静。夜晚休息的巢穴大多筑在最高大的树上。食物以玉米为主,它们最喜欢吃鲜嫩的半成熟玉米。据说,它们非常善于“学舌”,所以从很早起就被人们认为是很好的观赏鸟。
鸟禽一区位于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的东南区,由大型涉禽馆、雉鸡展区和鹦鹉馆组成,面积约620平方米,展出动物主要有蓑羽鹤、火烈鸟、丹顶鹤、非洲灰鹦鹉等50种动物。该区动物有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它们的腿特别细长,颈和脚趾也较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该区域代表动物:火烈鸟。
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不再单纯以动物观赏为核心,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价值,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对性情温和、无交叉传染威胁、易于人类共处的动物实行散养或半散养方式,为游客提供亲近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互动的机会和适当的环境。
黑顶吸蜜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新几内亚低地和其附近岛屿。
生活习性:喜爱栖息在森林及其边缘带,沼泽林地、开阔的林地及低丘陵地区也是主要活动范围。野生的黑顶吸蜜鹦鹉以果实、花朵、花蜜、花粉及昆虫为主食。其说话能力在吸蜜鹦鹉中算是较好的品种。繁殖期约在5—10月间,筑巢于空树洞内,公鸟求偶时将身体往母鸟身体靠,双翅上下摆动。平均一窝产2颗蛋,孵化期约26天,约3个月后羽毛长成,幼鸟约在11个星期后离巢。
黑顶吸蜜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
非洲灰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非洲西部,偶尔也见于非洲中部。
生活习性:栖息于人迹难到的原始森林中。成群生活。在它们活动的地区尖声鸣叫和吵闹之声从早到晚很少间断,只有黑暗的降临才能使它们安静。夜晚休息的巢穴大多筑在最高大的树上。食物以玉米为主,它们最喜欢吃鲜嫩的半成熟玉米。据说,它们非常善于“学舌”,所以从很早起就被人们认为是很好的观赏鸟。
非洲灰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
亚马逊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自南美的巴西中部到圭亚那、特立尼达、以及厄瓜多尔等地。
生活习性:常栖息于沼泽地带和近河低地附近的原始森林里。成大群活动,尤其是早晨和傍晚它们常发出嘈杂的鸣叫声,但在吃食时却能保持完全沉默。它的绿色羽毛是很好的保护色,在热带的植物丛中很难发现它。筑窝于树洞中,每窝产卵3—4枚。
亚马逊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
虹彩吸蜜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印尼、新几内亚、澳洲与其外围的众多岛屿。
生活习性:栖于低地森林、公园和庭院等地,常常成对或集群活动。鸟体为绿色,额头、头顶、脸颊附近为蓝色,延伸到头部后方、胸部上方渐渐变为棕黑色,胸部红色、鸟喙橘红,全身羽毛宛如彩虹般绚丽夺目。虹彩吸蜜鹦鹉生性活泼爱玩,非常聪明,学习能力较强。以树木的花、果实、种子、嫩芽及昆虫等为食。一般一窝产2枚蛋,孵化期23—26天。
虹彩吸蜜鹦鹉为世界濒危动物之一。
绯胸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我国极南部,包括云南、广西、海南岛等省区,向南一直到越南、泰国、缅甸、印度和印尼等地。
生活习性:常栖息于山区的常绿阔叶林中,有时也出没在竹林和甘蔗田间。多结群生活,特别是在秋季,往往结成几百只、上千只大群盗食成熟或快要成熟的农作物。飞行循直线而迅速。夜晚常与八哥、乌鸦等鸟混在一起于树上休息。食物主要是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也吃甘蔗、蜂蜜、矗虫等。繁殖期随地区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我国约于1—3月间繁殖。每窝产卵3—4枚。又名“海南鹦鹉”。绯胸鹦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绿金刚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主要分布中南美洲地区、巴拿马东部,阿根廷、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
生活习性:全长900mm,生活在海拔450-1400米的热带雨林中。他们并不及其他金刚活泼,野外活动通常是一对或一个 家族成行,常见6-12只一群聚集,性格和善,叫声大而响亮。食物主要是不同种类的坚果、各类种子,深绿色 叶蔬菜和水果,面包及饼干亦甚为喜爱。约4岁便步入繁殖期,繁殖季节为每年的11月至来年5月,繁殖期具攻 击性,喜欢筑巢于棕榈树上的洞,一窝通常产2-3 枚,孵化期约28天。
红绿金刚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
葵花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苏拉威西、东加群岛等地。
生活习性:成年鸟体羽白色,头顶具有黄色冠羽,脸上的黄色部分更为明显。栖息于热带森林中。成群生活,常成大群出外活动觅食。食物以各种坚果为主。筑巢于树洞中。据某些动物学家观察,这类鹦鹉的记忆力和好奇心都是比较强的。
葵花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
琉璃金刚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南美洲某些地区,部分分布到墨西哥等地。
生活习性:栖息于原始森林中,尤其喜欢生活在平原并有河流隔离的密林里。中午炎热时在林中休息,早晨和傍晚觅食。食物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果实;它能用自己坚强的喙啄碎果实的壳和核。巢穴多筑在高大而分枝茂密的树上。每产卵通常2枚,它的羽色华丽,且容易驯化和适应人工饲养条件,所以,很久以来成为世界各国动物园的展品,在产地有许多人都养它来观赏。由于它的全身羽色以鲜艳的黄和蓝为主,故又名“黄蓝鹦鹉”。
琉璃金刚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
琉璃金刚鹦鹉,又名蓝黄金刚鹦鹉,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是一种色彩艳丽的大型鹦鹉。 琉璃金刚鹦鹉的示爱方式浪漫多姿。
琉璃金刚鹦鹉比较容易接受人的训练,和其他种类的鹦鹉能够友好相处,它爱亲近人的特质使得这种鹦鹉特别受欢迎,个性温和。
最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能够效仿人言,是个“巧言善变”的语言达人。除此之外还能模仿铜管乐中小号的鸣奏,火车的鸣笛声,狗叫以及其它鸟类的鸣叫声。
琉璃金刚鹦鹉寿命较长,有些可以活到80岁。
红领绿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我国南部,以及印度、缅甸和非洲。
生活习性:在印度和缅甸这是一种普通的鹦鹉。通常栖于树上,善于攀爬,飞翔迅速,有与乌鸦和椋鸟混群栖在一起的习性。主要食物为谷物、果实、种子、木蠹虫和花蜜等。叫声粗哑,但在繁殖期雄鸟发出的低啭声较悦耳。繁殖期从2月到5月,那时由群分散成对生活。自己不筑巢,产卵在现成的树洞、或建筑物的空隙中。每窝产卵4—6枚,由于颈部有淡红色和黑色的环纹,故名“挂线鹦鹉”或“环颈鹦鹉”。
红领绿鹦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太阳鹦鹉。分类地位:鹦形目,鹦鹉科。分布生境:南美、巴西和委瑞内拉等地。
生活习性:太阳鹦鹉体长26—38cm,外观美丽,毛色鲜艳。适合作宠物鸟,也容易训练。栖息于内陆高原。食物主要以水果、壳类种子、向日葵、绿色植物等为主。繁殖期可增喂以骨粉、钙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熟鸡蛋、苞米粉合成的粉料。5—7月繁殖,每窝产卵2—6枚,孵化期约为23—24天。寿命约15年。
太阳鹦鹉为国际动物保护公约附录Ⅱ级。
这就是鹦鹉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