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二十岁时,萧红的父亲却将她许配给了当时省防军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萧红跟随自己爱慕的表哥陆振舜,私奔到北平求学。而她的首次出走,因表哥向家中妥协而告终。萧红的一生绕不过四个男人,然而关于爱情,她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萧红的一生,如她那本《呼兰河传》,坎坷,寂寞,荒凉。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6月1日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萧红的出生,让祖母懊丧、母亲沮丧、父亲遗憾,唯一感到喜出望外的只有她的祖父,弟弟们出生后,她更加被忽视。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萧红,她比谁都害怕寂寞,比谁都依附,比谁都易碎。无论她有着怎样的文学才华,无论她如何误打误撞进入左翼文艺圈,即使后来幸运地攀附了鲁迅这个思想巨匠作为导师,都无法不让人带着审视的眼光去打量。她在每一次的人生重要关头都选择了“下下签”,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她有着一个极度软弱和依附的灵魂。

大家好!这里是贞观叙事馆,欢迎你来听我讲故事。

张爱玲、石评梅、萧红和吕碧城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位曾得到鲁迅指点、推荐,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作家萧红。她身世坎坷,在命运的漩涡中,纵然百般腾挪,也终究一步步走向悲剧。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

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2)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是萧红死前在一张纸片里写下的两句话。

萧红的一生,如她那本《呼兰河传》,坎坷,寂寞,荒凉。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3)

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6月1日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萧红的出生,让祖母懊丧、母亲沮丧、父亲遗憾,唯一感到喜出望外的只有她的祖父,弟弟们出生后,她更加被忽视。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4)

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萧红,她比谁都害怕寂寞,比谁都依附,比谁都易碎。无论她有着怎样的文学才华,无论她如何误打误撞进入左翼文艺圈,即使后来幸运地攀附了鲁迅这个思想巨匠作为导师,都无法不让人带着审视的眼光去打量。她在每一次的人生重要关头都选择了“下下签”,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她有着一个极度软弱和依附的灵魂。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5)

萧红的一生绕不过四个男人,然而关于爱情,她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6)

二十岁时,萧红的父亲却将她许配给了当时省防军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萧红跟随自己爱慕的表哥陆振舜,私奔到北平求学。而她的首次出走,因表哥向家中妥协而告终。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7)

接下来,因经济问题败下阵来,闹得满城风雨害得父亲被降职家族颜面尽失之后,萧红又主动回去找汪恩甲一起寄居旅馆,并未婚先孕。汪恩甲家里知道后再不给他一分钱,两人为此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房费。

一天,汪恩甲说出去凑钱付房费,便一去不复返。就这样,萧红又被抛弃了。旅馆老板扣押了萧红,打算等她生完孩子后,就卖到青楼抵房费。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8)

恐惧绝望的萧红拿起手中仅有的笔,向平时在旅馆中常阅的哈尔滨《国际协报》写信求救,她命运中的第三个男人萧军,来到了她生命中。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9)

萧军是个文人,豪放,放浪形骸,“爱便爱,不爱便丢开”,是他对待感情的态度,激情过后,他开始一次次出轨,甚至让朋友的妻子怀孕堕胎。在这段感情里,萧红卑微得低到了尘埃里,她委曲求全,东渡日本留学期间,几乎每天给萧军写信,轻易相信萧军的无厘头谎言回到他身边。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0)

等到终于不堪、下定决心要离开了,她转头就牵起另一个并不真心爱她的端木蕻良的手,朋友都忍不住说她“解除痛苦是好的,但何必这么快?冷静一下不好吗?”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1)

就像当初,怀着未婚夫汪恩甲的孩子,萧红和萧军结合;现在,怀着萧军的孩子,萧红和端木蕻良走到了一起,继续她不被珍惜的婚姻生活……这一切,朋友们看在眼里,或多或少心下是鄙夷的。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2)

在武汉、重庆等地辗转以后,1940年,萧红随端木旅居香港,期间以细腻的笔触写成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书里对自私茫然过活的百姓仍有埋怨,但更多弥漫着思乡之愁。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3)

9月,她在病榻写下《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流亡中的持守,艰困中的信心,在这般紧贴生命的动情诉说与热切向往中,擦亮无数晦暗的心。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4)

萧红的悲剧,有历史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萧红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先后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相恋,感情上的颠沛流离让萧红成了乱世弱女子的代表,贫病加交的生活与世人不喜的感情让她撞了个头破血流。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5)

萧红为了感情自由,曾两度抛弃亲生的孩子,这一行为,让她遭遇了半生的白眼,章小东说:“我认为她抛弃第一个孩子就是自私,她为了自己可以跟萧军无牵无挂的自由地生活;至于第二个孩子,是一个白白胖胖酷似萧军的男孩,但产后三天,萧红便向白朗索要止痛片说是因为牙痛,白朗给了她比阿司匹林厉害得多的加当片。第四天,萧红十分平静地告诉白朗,孩子夜里抽风死了。白朗想找医院理论,却被萧红阻止了。”学者、传记作家张耀杰评价道:“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6)

萧红死后,茅盾在为她的《呼兰河传》写的序言中这样提及,我真是想不到她那时的心境,竟已这样的寂寞……

萧红生平评价(被誉为文学洛神)(17)

萧红还曾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