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缝纫机乐队纪录片(大鹏吊打差评影评人之后)
大鹏缝纫机乐队纪录片(大鹏吊打差评影评人之后)我四五年前,也看过不少片方的点映,都是那种免费形式的。马老师,这片子是我们发的,您得过来看看,您得说几句。做发行的小姑娘跟你嗲嗲地聊着,你自己就不知道姓什么了。即使你没有收钱,但你的情感认知上,已经对人家发的片子很亲切了。突然有那么一天,我发现,我写出来的文章,跟那些自己嗤之以鼻的电影评论者的调性很类似了。我暂时还不知道二月鸟语看免费的《缝纫机乐队》被发行方请出去,这事儿是真是假。但这个,对所有认真做电影评论的人,都有一点重要的启示:尽量不要去看片方的任何免费形式的点映,尽量不要与电影片方和电影主创有任何形式的感情接触。容我加几句个人体验,啰嗦一下。事儿,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事儿,但背后的事儿挺复杂。大鹏今天在搞路演的时候,再次提到这件事儿,说他的发行团队联系人删除二月鸟语的差评,被告知,要收五千块钱,不然,不能删除。这句话,算是一句猛料。对大鹏和二月鸟语,都是一次澄清自我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
文/马庆云
有读者问我大鹏吊打给他电影打差评的影评人的事情,我正好也有说的欲望。
这事儿其实挺简单,影评人二月鸟语给大鹏的新电影《缝纫机乐队》打出了一星的差评,大鹏急了,我们发行方组织点映的时候,你二月鸟语就没有被请进去,你根本没有看到电影,怎么就可以打出一星的评论来呢。大鹏拿出了东北人的性格,要约架二月鸟语。
而二月鸟语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放出了两张票根,证明自己是花钱看的这部电影。这事儿好像有点扑朔迷离。而较真的“账号”追问,在票根显示时间之前,二月鸟语便在豆瓣打出了相同的评语,没有办法解释。
事儿,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事儿,但背后的事儿挺复杂。大鹏今天在搞路演的时候,再次提到这件事儿,说他的发行团队联系人删除二月鸟语的差评,被告知,要收五千块钱,不然,不能删除。这句话,算是一句猛料。对大鹏和二月鸟语,都是一次澄清自我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二月鸟语如果没有说过这句话,可以用大鹏被现场录像的视频,直接起诉大鹏名誉侵权,甚至可以往刑事诽谤上搞,若是胜诉了,够大鹏吃一壶的。而对于大鹏这边呢,收钱删除差评,这可是已经被写入新立法的,不是小问题,若事实依据成立,也够二月鸟语吃一壶,没准能关他六个月。但到目前为止,两方面没有一个表示走正规司法程序。
在整个事件中,也暴露出其它几个问题。比较值得注意的,就是影评人看免费点映的问题。有些点映场次,是发行方自己包场,请一些“影评人”观看,这个请,有的就涉及到金钱关系了。好多电影还没上映,就有做电影评论的叫好,他们是怎么看到电影的,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不过,自媒体时代的好处是读者选择作者,一个影评人总是吹嘘叫好,读者不信了,就会屏蔽你,其造成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小。
我暂时还不知道二月鸟语看免费的《缝纫机乐队》被发行方请出去,这事儿是真是假。但这个,对所有认真做电影评论的人,都有一点重要的启示:尽量不要去看片方的任何免费形式的点映,尽量不要与电影片方和电影主创有任何形式的感情接触。容我加几句个人体验,啰嗦一下。
我四五年前,也看过不少片方的点映,都是那种免费形式的。马老师,这片子是我们发的,您得过来看看,您得说几句。做发行的小姑娘跟你嗲嗲地聊着,你自己就不知道姓什么了。即使你没有收钱,但你的情感认知上,已经对人家发的片子很亲切了。突然有那么一天,我发现,我写出来的文章,跟那些自己嗤之以鼻的电影评论者的调性很类似了。
幡然醒悟!电影评论人只有作为普通观众去入场,自费观看,尤其保持跟片方及其发行人员的陌生感,才能客观中立。我不认识你导演演员的,更不认识你做发行的,我就是一个普通观众,入场之前,没有任何善意和恶意。这么一来,电影评论的尺子就有了——不为谁叫好叫差,只为中国电影的进步做批评与做表扬。慢慢的,自己就觉得,东西硬气了。
不看免费点映,不认识导演演员和片方,这一点尤为重要。其实二月鸟语若是做到这一点,可能大鹏连他是谁都不知道,想联系删差评都没有门路和机会。而对于大鹏这边呢,其实这部《缝纫机乐队》在点映之前,就面对了不少的负面差评,大鹏也应该自己找找原因。
我个人属于较为恶趣味的,前几年看完大鹏的《煎饼侠》之后,觉得非常好看,大鹏跟柳岩在天台看北京那一段,竟然还有些许小感动。但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也对这部电影有不少差评,我问具体差在哪里,大伙倒是都没办法说出一二三四。
《煎饼侠》之后,大鹏的口碑就有点崩塌。到了他主演的《父子雄兵》的时候,就面对更大范围的质疑了。我其实也蛮喜欢《父子雄兵》这部戏的,虽然这部戏有种种问题,比如剧情真实度极差,戏剧效果做的太过分了等等。放下这些,仔细去思考,大鹏的口碑为什么会慢慢下滑呢?
大鹏的电影,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BO丝逆袭。这种套路化的作业,在一次两次上,确实可以感染影迷,可次数一多,就容易套路化了,影迷有了免疫力。终极原因,就是“逆袭的不够真实”。《煎饼侠》如果是大鹏自况,还算带着明星恶趣味的话,那《父子雄兵》讲的是一个创业小青年,大伙都见过这个批次的人群,一对比,就发现,故事太假了。
大鹏喜剧创作真实的人物的时候,抓不住魂灵。这次的《缝纫机乐队》,讲的是小镇青年的摇滚梦,小镇青年是大伙如此熟悉的群体,如何将这个群体真实再现到电影中,非常考验编剧和导演的水平。只要你有任何一点的不真实,口碑就立马下滑。
既然大鹏讲逆袭,大家就要求真实,不真实,那种逆袭感就不存在了。因此,对于大鹏而言,如何拍摄一部非常真实而又有笑料的电影,就成为扭转口碑的最佳也最难方式了。这其实就上升到了喜剧的最高境界。下滑的口碑,逼迫大鹏进步。
我个人非常喜欢《耳朵大有福》、《没事儿偷着乐》等电影,那种喜剧的苦涩生活感,更真实。大鹏要扭转口碑,或许,安心做一两部可能没有什么票房但是如此扎心的电影,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