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书本的柔软度是其中一项我们在意的重点。为了让读者感受到书本与展覧一体流畅的视觉体验,书脊没有刻意加上压痕和文字。前后封面打开展示的正是中林忠良于1995年创作的《転位 ’95—地—V》。一黑一白的书体和书脊,巧妙地呼应着展览的主视觉。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他的作品,便深深的被雁皮纸上极其细緻温柔又自然、黑白对比分明的蚀痕肌理纹路所震憾。他对美学的传译,在其画面佈局中表露无遗。铜版画作品中的黑与白,即光与影。我们在主视觉中利用黑白之间的衝突与调和,以及版画作品与文字之间的留白表达展览主题。在作品集中我们不希望有多馀的“设计”,以求这个载体能全然融入艺术家的作品。

转自公众号:字体设计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

中林忠良:枯榮之間

Tadayoshi Nakabayashi: Transposition Exhibition

《中林忠良:枯荣之间》是日本国宝级版画家中林忠良于香港的首个展览,展出《転位——地》(Transposition — Ground)系列的蚀刻铜版画。中林忠良先生深受日本诗人金子光晴(1895–1975)诗集—《大腐烂颂》中“没有什麽不会腐烂”的诗句启发,以大地草木的枯荣交替来表达此母题。

第一次近距离观看他的作品,便深深的被雁皮纸上极其细緻温柔又自然、黑白对比分明的蚀痕肌理纹路所震憾。他对美学的传译,在其画面佈局中表露无遗。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2)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3)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4)

铜版画作品中的黑与白,即光与影。

我们在主视觉中利用黑白之间的衝突与调和,以及版画作品与文字之间的留白表达展览主题。在作品集中我们不希望有多馀的“设计”,以求这个载体能全然融入艺术家的作品。

为了让读者感受到书本与展覧一体流畅的视觉体验,书脊没有刻意加上压痕和文字。前后封面打开展示的正是中林忠良于1995年创作的《転位 ’95—地—V》。一黑一白的书体和书脊,巧妙地呼应着展览的主视觉。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5)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6)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7)

书本的柔软度是其中一项我们在意的重点。

第一层封面选纸为60 gsm日本竹尾TELA 薄和纸〉。“TELA”一词源自于西班牙文的“布 / 薄皮”,表面带有同类纸材没有的细长纤维,十分柔软但格外坚韧。读者将书本捧在手中的一瞬间已可感觉到纤维纹路的流动方向,并隐约看见纸张底下印有的作品。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8)

在封面上的标题字体设计由断续的极幼线条组成,彷彿模仿雕刻过程的尖锐收笔 ,突显蚀刻铜版画的特色。

另外,我们亦希望在封面呈现中林忠良选用的雁皮纸经压印后的凹凸触感,因此第二层封面选用大地纸印刷。由于大地纸表面有着粗糙如草一般的纹理,能与作品的内容互相融合。书本内页为四色印刷,作品墨色黝黑但富有层次,与印刷师傅多翻尝试后,调较至最接近作品的色调。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9)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0)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1)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2)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3)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4)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5)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6)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7)

曹荣字体创意设计(日本设计师中林忠良字体设计)(18)

Client: Hong Kong Open Printshop

Artist: Tadayoshi Nakabayashi

Identity & Book Design: Nous

Printing Production: Colham Printing

https://studionous.co

本文转自字体设计,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本文仅供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