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八旬田连元谢绝各种商演活动)

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八旬田连元谢绝各种商演活动)从去年十月开始,田连元就谢绝了各种商演、活动,一直在赶制百集评书《话说党史》,目前已上线30集。“这100集评书,从搜集资料到文稿撰写,再到最后的演播,都是由田老师自己完成的!”听到主持人的介绍,现场观众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老艺术家致敬。书归正传。田连元从秋收起义前夜讲起,讲到各路起义进攻如何受挫,毛泽东如何当机立断提出放弃进攻长沙,会上大家又是如何激烈讨论的……不光说,还带着表演,他的嗓音虽略显沙哑但底气十足,神情和肢体语言更是极为丰富。虽然已经是80岁高龄,但田连元仍以饱满的激情讲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生动幽默、一气呵成的讲述让台下笑声、掌声不断。早上九点,离评书开讲还有半小时,观众们就已经在国图艺术中心门口开始有序排队了,不少年长的观众特意带着孩子一同前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场公益活动非常受欢迎,十天前在国图艺术中心公众号上发出预告后,短短40多分钟,近600张票就一抢而空。“我是搞

4月18日,国图艺术中心举办的“致敬经典·艺术里的红色记忆”首场名家讲坛活动上,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特别的评书表演《秋收起义上井冈》。

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八旬田连元谢绝各种商演活动)(1)

党史故事浩瀚如海,今天我们从哪讲起呢?就从1927年9月8日讲起!

一个半小时一气呵成

观众还没听过瘾

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八旬田连元谢绝各种商演活动)(2)

早上九点,离评书开讲还有半小时,观众们就已经在国图艺术中心门口开始有序排队了,不少年长的观众特意带着孩子一同前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场公益活动非常受欢迎,十天前在国图艺术中心公众号上发出预告后,短短40多分钟,近600张票就一抢而空。“我是搞党史研究的,以前就很喜欢田老师的评书,今天终于能看到现场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观众激动地说。

1985年,中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评书《杨家将》让田连元的声音第一次从电视机里传了出来,也让观众第一次不仅闻其声,而且见其人。一张桌子一块醒目,一把扇子一个田连元,开启了长篇电视评书的先河,也成了几代人的共同回忆。“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他‘新中国曲艺60年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2019年他获得中广联‘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称号,他也是中国曲协第七届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主持人一番介绍后,田连元在讲台前坐定,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八旬田连元谢绝各种商演活动)(3)

“这是一种形式,一个人上台之前啊,必须得介绍介绍,他都有什么露脸的事。”田连元一开口,就把台下的观众逗笑了,“刚才说了半天,都是我曾经走过的路、办过的事,其实今天都不用提了。”

书归正传。田连元从秋收起义前夜讲起,讲到各路起义进攻如何受挫,毛泽东如何当机立断提出放弃进攻长沙,会上大家又是如何激烈讨论的……不光说,还带着表演,他的嗓音虽略显沙哑但底气十足,神情和肢体语言更是极为丰富。虽然已经是80岁高龄,但田连元仍以饱满的激情讲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生动幽默、一气呵成的讲述让台下笑声、掌声不断。

从去年十月开始,田连元就谢绝了各种商演、活动,一直在赶制百集评书《话说党史》,目前已上线30集。“这100集评书,从搜集资料到文稿撰写,再到最后的演播,都是由田老师自己完成的!”听到主持人的介绍,现场观众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老艺术家致敬。

用评书讲党史

在说书史上还是第一次

“为了准备这场演出,我背词背了两天。”表演结束,田连元不顾疲惫,在后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透露,这是《话说党史》系列评书第一次在线下演出。这半年以来,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有投入了创作中,从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五点,像别人打卡上班一样,一天不敢放松。

“用评书讲党史,在说书史上还是第一次。我这是自个儿挑战自个儿啊,一讲才发现,何其难也!”田连元表示,党史不像小说,不能演绎,每一个日期、地点、人物都要符合史实,为此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相关的资料太多了,我就选一些权威出版社的,比如《毛泽东年谱》《周恩来年谱》《朱德自述》等。我写党史的时候,往往铺着一炕都是书,同样一件事,我得看几本书,核对一下,看哪种说法比较准确。一般没有干扰的话,三四天能写完一集,五六千字。”写完稿子,还得交给专家审核、修改,再进录音棚录制。

为了让人物表现得更加生动、鲜明,田连元还在《话说党史》中加入了方言。比如,在《秋收起义上井冈》里说到毛泽东,他就会用湖南腔来演绎。为此,他还特意研究了毛泽东的讲话录音。“方言也不能太浓太像,观众会听不懂,有点湖南韵味就行。”

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八旬田连元谢绝各种商演活动)(4)

其实,用评书讲共产党员的故事,对田连元来说并不陌生。1966年3月,他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自己的第一部长书《欧阳海之歌》,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当代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田连元在辽宁本溪歌舞团光荣入党,如今已有45年党龄。“共产党的故事太多了,都要写书的话1000集也写不完。”

“评书这种艺术形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民培根铸魂的一种艺术形式,像杨家将、水浒传的故事,南宋的时候就开始说了,传播得很广泛。它最能深入群众,老百姓最爱听,所以过去都说,老百姓的历史知识是从听书看戏里得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田连元选择用评书的形式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鲜活、最有斗争哲学的一部历史,要把它写成书,远远比《三国演义》还要生动,所以我就试着做这件事,把评书和党史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向群众普及。现在很多党史书籍太专业、太理论化了,而我们能做的,是既让群众听了有兴趣,也能受到教育。”

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八旬田连元谢绝各种商演活动)(5)

在田连元看来,很多党史故事本身就很生动、很抓人,只需要他在真实的基础上稍加润色加工,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比如我今天讲到的汤采芝营长,在攻打浏阳县城东门市时,因抢占制高点不幸腹部中弹,小肠流出,他咬紧牙关,用绑带捆扎,继续指挥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天安门广场上为什么要立一个人民英雄纪念碑啊?就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些牺牲的英雄们。有些人牺牲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只留下一缕忠魂。”

当天的剧场里,除了中老年观众,不少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对此,田连元并不意外:“当年我们在书馆说书的时候,很多小孩听入迷了,回家就练‘穿墙术’。看芭蕾舞、听交响乐,小孩看不明白,但评书是最接地气的群众艺术,老少皆宜。”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讲座,让更多普通人能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努力拼搏、奋斗。

来源:艺绽微信公众号 | 记者 李俐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