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建设吹响集结号(重大项目集结再蓄发展动能)
重大项目建设吹响集结号(重大项目集结再蓄发展动能)据了解,该项目容量达2GW/5GWh,建成后将为阳西县7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其他新能源项目提供配套基础服务,将进一步提升阳西乃至粤西电网的新能源消纳和调峰调频能力,助力阳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现场会上,12个集中签约项目投资额均超过1亿元,总投资额超260亿元,涉及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食品包装等多个领域。记者梳理发现,阳江广核汇宁绿色储能电站项目投资额在12个集中签约项目中高居榜首,将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储能电站项目。今年一季度,阳西县以“开局即冲刺”的精神状态攻坚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在阳江市均排名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5%。此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和竣工,为阳西带来了新一轮发展大潮。●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全球最大绿色储能电站落户
截至2021年底,阳西县并网的280万千瓦海上风电,可实现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任宏柏 摄
阳西日晒充足,为调味品酿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杨传开 摄
夏日的阳西,海风劲吹,驱动着白色的发电机叶片,带来了强劲的海上风电;骄阳似火,晒出了调味品的诱人味道。步入盛夏,阳西发展势头正劲,62个重大项目喜报频传。
日前,2022年(上半年)阳西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在阳西一中新校区举行,12个项目集中签约、25个项目集中动工、25个项目集中竣工,总投资达514.68亿元。近年来,阳西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吸引了国内风电、调味品等领域多家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今年一季度,阳西县以“开局即冲刺”的精神状态攻坚突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在阳江市均排名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5%。此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和竣工,为阳西带来了新一轮发展大潮。
●南方日报记者 赫鹏翀
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全球最大绿色储能电站落户
在现场会上,12个集中签约项目投资额均超过1亿元,总投资额超260亿元,涉及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食品包装等多个领域。记者梳理发现,阳江广核汇宁绿色储能电站项目投资额在12个集中签约项目中高居榜首,将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储能电站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容量达2GW/5GWh,建成后将为阳西县7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其他新能源项目提供配套基础服务,将进一步提升阳西乃至粤西电网的新能源消纳和调峰调频能力,助力阳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阳江广核汇宁绿色储能电站之所以选择落户阳西,得益于近年来该县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已逐步成为该县支柱产业。截至2021年底,阳西县并网的280万千瓦海上风电,可实现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年产值65亿元,年税收8.3亿元。
“该项目将满足阳西规模化发展新能源的消纳需要,有效提升地方‘绿电’发展及使用比例,推动阳西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阳西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争取在今年年底具备开工条件,明年年初正式开工。
食品产业愈发集聚 打造“粤海粮仓 蓝色能源”样板区域
阳西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产业集聚效应。此次签约的大百汇海洋科技项目就是一个依托风电海域打造海洋牧场的项目。该项目投资额33亿元,将打造“陆海联动、时空增效、风渔融合”立体化高效养殖的海洋牧场全新业态,构建“生态链—食物链—产业链”三链共融、共通的渔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该项目通过对阳西风电海域和海洋牧场空间、结构和功能融合,在现有海上风电产业布局基础上,力争打造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以推动“乡村振兴、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共同富裕”为合作目标,该项目旨在将阳西风电海域打造成为“粤海粮仓 蓝色能源”的样板区域。
近年来,阳西县绿色食品产业园已初具规模。随着世界500强、全国十强调味品企业相继落户,产业集聚效应愈发显著。在现场会上,随着致美斋等10个重大项目动工,金龙鱼、金丝奇等11个项目竣工,“中国调味品之都”的金字招牌被进一步擦亮。
始创于1608年的致美斋是中国明清四大酱园之一,岭南商旅集团致美斋阳西生产基地项目位于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区三期,计划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30万吨以上的酱油、食醋和复合调味料生产线,将建设成为具备全国行业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和老字号食品示范性制造基地,计划于2024年实现投产。
“阳西山清水秀、日晒充足,为调味品酿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致美斋(阳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炜表示,阳西发达的交通网络、成熟的园区配套和便利的产城融合优势,是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双员”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仅上半年时间,阳西县就有62个重大项目实现签约、动工和竣工,得益于该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在服务企业方面充分展现了“阳西质量、阳西速度、阳西温度”。
据了解,阳西县四套班子成员和招商工作专班牵头开展驻外招商,围绕“一区五园”,聚焦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等重点产业领域。在服务企业方面,阳西县坚持贯彻落实企业特派员、企业服务员的“双员”制度,服务贯穿企业落地全过程,全力以赴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努力为企业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
“在项目筹建过程中,我们见证了‘阳西速度’,全程都有专人带领我们办理各种手续,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周晓炜深有感触地说。
阳西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实行清单化管理,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构建“极简审批”模式,审批服务更高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各镇各职能部门全力落实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为项目顺利建设和投产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重点项目惠及民生 阳西一中新校区动工
作为集中动工项目之一的阳西一中新校区,也是此次现场会的主会场所在地,充分表明了阳西县委、县政府重教育、抓民生的态度。
据了解,阳西一中开办于1997年9月,目前校园面积175.8亩,现有学生超过5200人,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随着阳西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阳西一中的办学规模、软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让阳西一中尽快实现“小班额、全寄宿、全封闭、高质量”的办学要求,阳西县委、县政府经研究决定,择地迁建阳西一中新校区。
阳西县统筹超过6亿元建设阳西一中新校区,争取用一年时间建成开学。该县还推动一批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旨在切实解决中小学学位不足问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时,阳西县积极推进供水一体化、污水治理、道路交通、农贸市场、养老等民生项目,用心用情用力,办实办好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并出台一系列机制,兜牢兜住民生底线。
■相关
阳西“中国蚝乡”
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工
作为2022年(上半年)阳西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的分会场——阳西“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程村段一期建设项目动工仪式在程村镇举行,正式拉开了“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序幕。
据了解,程村镇依托当地资源特色建设“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投资达1.25亿元,将围绕“全市农文旅创新融合发展新标杆、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样板、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来打造。
据珠海对口帮扶阳江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程村镇委副书记罗晖介绍,这条示范带打造好以后,将给程村镇各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程村镇要打造产业强镇、文化名镇、旅游大镇,这条示范带都涵盖了这些因素。”他介绍说,程村镇将以动工为起点,以项目竣工为冲刺点,铆足干劲,抢抓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高质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擦亮“中国蚝乡”品牌。
当天,程村镇中心小学八高教学点项目也正式开工。该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建筑占地面积为1070.74平方米,投资金额1056万元,拟建设2幢教学楼,并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计划于今年12月投入使用,可提供500个小学学位。
陈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