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堇年散文集txt(我的身份是作家)
七堇年散文集txt(我的身份是作家)七堇年这个笔名的确比她的原名赵勤,更符合80后文艺女青年的腔调。——《远镇》对于自己为什么会走上写作之路,七堇年觉得,在成长中遇到很多的可贵,开始念念不忘要去祭奠那些人和事,于是找到成本最为廉价的表达形式,就是写作。七堇年这个笔名我见过你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软的笑意,在炎凉的世态之中灯火一样给予我苟且的能力,边走边爱。
她与郭敬明、贾飞一起并称“巴蜀三剑客”。16岁时,她因“新概念”作文一举成名,成为继韩寒、郭敬明之后的又一个畅销作家。十三年里,她写下了近50本单行本作品,销量都在50万册上下。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评价道:“以前一直觉得青春写作很肤浅,七堇年的文字让我觉得中国的青春写作有了新希望。”
七堇年的身上笼罩了很多光环:80后青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80后中罕有的严肃文学派作家,“后安妮宝贝时代”的代表作家,等等。
2002年,16岁的七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她几乎每年都有大量作品问世,成为少有的高产作家。
2014年,她的长篇小说《平生欢》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
对于自己为什么会走上写作之路,七堇年觉得,在成长中遇到很多的可贵,开始念念不忘要去祭奠那些人和事,于是找到成本最为廉价的表达形式,就是写作。
七堇年这个笔名
我见过你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软的笑意,在炎凉的世态之中灯火一样给予我苟且的能力,边走边爱。
——《远镇》
七堇年这个笔名的确比她的原名赵勤,更符合80后文艺女青年的腔调。
对于这个笔名的由来,七堇年在她的作品《远镇》中有所交待:“堇年,这是父亲给我取的名字,他说那是因为在他的家乡,每年暮春时节会有漫山遍野的三色堇绽放,那种朴素的花朵有着能够弥漫一生的寂静美感。”至于七,她觉得自己和这个数字非常有缘,“我经常撞见七这个数字,考试的考号、餐厅的桌子号等等都是七。”
七堇年父亲的笔名是七岩,于是,她也被粉丝们亲昵地称做“小七”。
严格地讲,七堇年应当属于85后了。1986年,她出生在四川泸州,由于特别的童年和家庭生活,让她比同龄人多了鲜有的“早熟”。七堇年的妈妈曾经做了八年知青,36岁时才生下她。七堇年说:“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了新疆,后来因为和我妈妈性格不和就离婚了。我知道父亲是很好的人,所以我对新疆特别特别有感情。”
在这样一个单亲家庭里长大,七堇年的妈妈便想将自己缺失的东西,在女儿身上一一实现。“她的很多愿望失落了,就希望我能帮她实现理想。她对我要求特别高,从小让我学弹琴、学画画,学习要好,体育要好,班干部要当,我觉得我自己特别特别累。”
七堇年说,连《新白娘子传奇》这样的电视剧她都没看过,这让同学们觉得不可思议,都说她没有童年。在读高中之前,她是循规蹈矩地在妈妈的教鞭下学钢琴、学画画、当大队长、当班长、上奥数班。“我童年过得很不快乐。我的青春期大概撞上她更年期,我们之间矛盾很多,有段时间觉得挺不过去了。”
幸而在读高中时,七堇年一个人到了成都。
后来,在小说《尘曲》里,七堇年讲述了同一屋檐下的一个家庭,父亲、女儿、儿子各怀心事,从而爆发激烈冲突的故事,算是对她儿时经历的一种体检式的反映。她说,“这种中国式的亲情带着巨大疏离感和拒绝沟通的枷锁,最亲的人往往是最不了解你的人。”
七堇年(中)和她的粉丝们
七堇年承认,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她没有机会形成海量阅读的积累。但在小学时代,她就萌生了写本书的想法。
离开母亲的高中时代,七堇年遇到很多益友,她的生活开始与写作、音乐、电影等接轨。她后来说,自己第一次知道文字的力量是在语文课上做《秋天的怀念》阅读题,“竟因不知不觉落泪而茫然无措”,这篇文章曾让她经常在宿舍25瓦的小台灯下反复地读。她自称,“史铁生的作品是引导我开始重新审视文学与写作的滥觞,在我心中永远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2002年,16岁的高中女生七堇年,把所有的笔记本都记满字句,就有了她的第一篇文字《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十多年后,重新审视自己这篇作品,她说,回顾昨日看到了写作带给我的另一种形而上的成长,而今看来已是啰嗦繁冗的羞人之笔,但之所以鄙弃过去,是因为有所进步。
有的孩子天然地早熟早慧 有的孩子天然地早熟早慧
因为是血肉相连的亲人,所以许多话反而成了禁忌。交流是耻辱,亲近是羞耻,惟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大地之灯》
七堇年属于那种略施粉黛就能惊艳于人的女子,不戴眼镜,化点淡装,一脸沉静,就与平日里一身学生装扮的她相比,俨然就是两个人了。
2002年,七堇年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文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按比赛要求,她在第二年的寒假赴上海参加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并以《在路上》一文获一等奖。而这一年,她在晚自习开始了《远镇》的创作。
2004年,七堇年将她写成的《远镇》一文寄给了她的同乡郭敬明主编的《岛》,顺利发表。据郭敬明团队统计,《远镇》在当时的读者回函表里排名第一。
后来,七堇年回忆起这个阶段的自己。她说,自己在权衡庞大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喷薄欲出的写作欲望时,终究选择了后者。那时的七堇年,“酣畅淋漓之处常常与文字交融而不能自已,那种旺盛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过程的顺利前所未有。”
七堇年与郭敬明的合作也始于此。《远镇》发表后,七堇年与郭敬明的《最小说》签约五年,郭敬明把七堇年看作是他团队的核心成员。
2005年秋天,七堇年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败北后,就读天津外国语学院。从那时起,她开始了自己第一部最具个人特色的长篇小说《大地之灯》的写作。2006年,19岁的七堇年完成了这本逾百万字的作品。
应当说,《大地之灯》这部小说中,隐约有着七堇年父母的痕迹。讲述的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出生的两个少年非同于常人的成长历程。在藏地长大的孤儿卡桑,父母在一次朝圣途中双双遇难。出生不久被急于返城的知青父母遗弃的简生,十岁时被接回大城市,母亲却因为受贿案件自杀。简生偶遇卡桑,将其带回城市,两位充满了欠缺的少年,艰苦地进行自我扶正与探索。最终,他们用回报或者付出的方式,获得了各自的终极救赎和解脱。
七堇年后来说:“我在这本书上用的心,以及这本书中的闪光之处,缺憾之处,对我这样一把尚轻得像草一样的年纪,都是一样珍贵的。”
《大地之灯》不到半年发行就超过百万册。尔后被美国的一位出版人看中,觉得《大地之灯》囊括了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背景和时代苦难,“令人惊叹”。2007年9月,这本书在美国面世。
沈浩波“微博求爱” 有的孩子天然地早熟早慧
就让我们继续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
——《尘曲》
2010年9月6日,著名诗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沈浩波突然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写给七堇年的第一条微博》,他隔空对七堇年说:“只有磨铁才知道,你是怎样的作家”,并且亲手为七堇年做了一条凡客体介绍,称七堇年为“出生于1986年的畅销女皇”。微博一发,很快围观者如云,但七堇年并没有回音。
9月7日,沈浩波又连续给七堇年发微博,每一条都写得言辞恳切,如同情书。沈浩波在这些微博中,呼吁七堇年选择更广阔的平台,像张爱玲那样,出名要及早,并直接将七堇年与张爱玲和安妮宝贝比较。
作为“微博求爱记”的主角,七堇年终于在沈浩波的“狂轰乱炸”之下现身了,她在微博上回应表示,欣赏磨铁的诚意和理念,但仍然举棋不定。
七堇年出席作品发布活动
9月8日中午,沈浩波发布了《写给七堇年的第七条微博》,在140字的范围内写了自己对七堇年新小说《尘曲》的理解,称“如此有张力的爱,我绝不肯错过”。
七条微博加上200万元的版税,最终打动了七堇年,她与磨铁图书签了约。
其实,早在200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七堇年已经在考虑离开郭敬明团队。她从2003年起就和郭敬明合作,但一直没和郭敬明见过面,直到2008年,在她的新书发布会上,俩人才第一次见面。接受媒体采访时郭敬明说:“小七果真神秘,平时根本不知去向,但又是最乖,一到交稿的时候就会准时在网上现身,从来不会失约,非常让人放心。”
七堇年说:“这些年合作其实挺愉快,在写作上,我还是挺自由的,他希望我写出自己的个性,那个时候我们一直在网上联系。有时候我会跟着选题走,他们定选题,我来写,有的时候我会为了写而写。”时间久了,她慢慢觉得这种命题作文挺累的,不想写。
而且,七堇年觉得自己个性比较独立。“之前我的名字很少在媒体上出现,我也不喜欢接受采访,我很讨厌拍照。郭敬明开始也希望我保持这样神秘的风格和距离感,他比较尊重我的选择。但近期两部小说,他们开始包装我,让我见媒体,开发布会,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
这让七堇年觉得有些受不了。“我的观念很传统,觉得作家写好就行了,但读者群决定一个公司的定位,郭敬明团队只有走这样的路线才能很好地吸引读者,但要让我像那样去玩儿,可能我太老了。”
七堇年与郭敬明签的是垄断性的合约,一签就是五年,而且她的文章只能在郭敬明的杂志上发表。“但我的写作风格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跟郭敬明团队的风格越来越不吻合了,离开郭敬明团队这个决定我还是很坚定的。”
另一件令七堇年有些耿耿于怀的事情是,有一次,一名记者采访她时,悄悄跟另外一名记者说:“她不是就跟着郭敬明混的嘛!”这句话让七堇年很受刺激,“我罩在郭敬明的光环下太久了,我向往自由,我对自己的价值实现还是有追求的,所以选择出来。”
后安妮宝贝时代 有的孩子天然地早熟早慧
彼时睁开眼,看见来到伊斯坦布尔后的第一个清晨,窗子外面青红相间的梧桐树叶穿过风的声音在明亮的光线中摇摆。清真寺的宣礼塔上回荡着穆斯林高亢的早祷歌声、一群鸽子随之飞散在空中。在翅膀的阴影下,我闭上眼睛,感到了忘却。
——《澜本嫁衣》
成名后的七堇年并不让妈妈看自己写的书,但她知道,样书寄到家中,妈妈也是会看看的。
“前阵子我妈妈突然跟我说,新书我看了。说完她立马就哭了,她边哭边说,真的写得挺好的,我知道你还是懂事的。”七堇年觉得妈妈内心也为自己骄傲,只是不会特别表达出来。而她听完妈妈的话,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其实千言万语没法说,这些年苦的乐的一块走过来。”
七堇年是深受网络著名女作家安妮宝贝影响而成长起来的作家中的一员。很多读者评论,在她的文风和作品中的用词、语句都有着安妮宝贝很深的印记。特别是2008年她出版的《澜本嫁衣》一书中弥漫的血腥和绝望,暴露出“后安妮宝贝时代”最典型的特性。
七堇年自认,这本《澜本嫁衣》是她真正泣血而作的。她说,“这个夏天,我写《澜本嫁衣》。这将是一本不同于以往的书。它再也不仅仅是关于青春,少年。一个人告别了一个年龄关隘,就应该眺望更多更真实的本相。”
应当说,这本《澜本嫁衣》是她告别青春题材、义无反顾走上严肃道路的一大转折。很多评论家认为,这是七堇年文学生涯的里程碑作品。
网络上对七堇年的评价非常多。有人说她虽然被称为“后安妮宝贝时代”的代表,但不同于安妮宝贝的自白似的慵懒和漫不经心。七堇年的文字相对于同时期作家显得更加沉稳,通透直白,文学风格比较“严肃”,文字中处处体现着思想成熟的细腻和灵性。
还有网友评价道:“《澜本嫁衣》老辣的文笔,老成的世界观,张爱玲式犀利的文风,若隐若现的怀旧气息,无一不显示出七堇年超越自身年龄的老到,甚至让我想起杜拉斯的名言:16岁开始老去的人生。”
不过也有读者提醒七堇年,是不是太“高产”了?“其实七堇年更多的,需要去整合自己,而不是呼之欲出,急于求成。”
2009年,七堇年成为全球中文原创文学作品最大网站“榕树下”第一社团“单行道”名誉社长。
80后作家 有的孩子天然
命运就是这样,它只是在大局上绝对公平;其间诸多善恶失衡的细节,有待时间的调剂,抱怨亦没有用。
——《平生欢》
2010年,脱离郭敬明团队后,七堇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并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9月,七堇年开始担任成都作协副秘书长和《青年作家》的执行主编。
2013年12月,蛰伏五年后,七堇年长篇新作《平生欢》刊载在《收获》长篇专号(2013年秋冬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授予七堇年时,给予她的评价是,她在《平生欢》里“展现了她以生活化的细节讲述青春成长故事的不凡功力”。
《平生欢》以川东南的小城雾江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发小同学各自的人生轨迹与相互交集,在多条线索的交叉行进中呈现了不同家庭背景、个人机遇所造就的不同个性与多样人生。作品在平流缓进的文笔和从容不迫的叙事里,贯注着对于逝去的青春在思念与回访中流连忘返的真挚情感,更透显出一种含有反省意味的人生醒悟。
作家严锋看完《平生欢》后评价说:“我欣赏她作品中体现的平衡意识和情绪控制。路还很长,有这么悠着点的姿态,未来可以走远。”
七堇年在家乡成都出席《尘曲》签售活动
2015年2月21日,七堇年在博客中写道:“我开始学习如何写剧本了。虽然这听上去像一个大三学生说他开始学英语了似的。大概在别人看来不过就是,啊!你跟这趟风很好啊,现在做电影很赚。”但七堇年觉得,好久都没有找到一样自己这么热爱的正经事儿了。“对我来说,发现可以有写剧本这事儿可以去学,就像发现了一家巨经典的火锅可以去吃一样,叫人高兴得直搓手。”
现实生活中,七堇年的朋友说她其实实在不是个文艺的女青年,天秤座的她个性分裂,是种大俗大雅的人。性格耿直随和,牙尖嘴利,笑点低。
七堇年一向不喜欢凑热闹。“作家就该安静地写作,作家再热闹也热闹不过明星。”她自己也一直都是这样生活的。香港浸会大学硕士毕业后,她悄悄选择在成都某大学找了一份1600元月薪的行政工作,做着各种琐碎的事儿,体验生活的多样与真实。但是,她喜欢强调自己的作家身份:“我试过所谓的稳定和‘正业’事实上特别不靠谱,只有写作才是我的生涯。”
除了写作,七堇年还热爱音乐。2011年4月,她灌录了一张80mmCD细碟,附赠于《尘曲(精装版)》中。这张CD内共收录了三首歌曲,其中的词曲部分都有她的参与创作。
写作之余,七堇年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她的新浪微博里晒着自己每次出游的摄影作品。
2015年,七堇年主持出版的《近在远方》,以“情和旅行”为主题,收录了七堇年、安妮宝贝、木遥、何袜皮、老王子、陈思呈、苏枕书、郭珊等人各自的旅行或者口述别人的旅行的故事,告诉大家旅行的美好意义,也是鼓励人们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16岁时,有朋友曾寄语七堇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十多年过去后,她说,“我曾经因为整个80后青春文学所遭受的诟病和指摘而感到困闷,在很长一段时间,极度刻意避免任何伤春悲秋。可是,想开了,说白了,现实生活已然如此粗糙而暴躁,我们也早已变得坚硬,钝重。在此背后,让内心遗存一丝敏感和稚嫩,又有什么错好说呢?”
文/《新西部》记者 呼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