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小暑,热浪滚滚,也有一二欢乐。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能享受一二,对八九安然度之,淡然待之,欣然受之,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

日子滚到小暑,

炎烈扑面,热如煮物。

就连喜欢夏天的诗人都说:

“长大以后只剩下苦夏的难耐与难熬。”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但能享受一二,

对八九安然度之,淡然待之,欣然受之,

也有一二欢乐。

小暑,热浪滚滚,

宜稍安勿躁,且化伏为安,

热浪,才能滚!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2)

小暑一到,伏天便接踵而至。此时烈日当空,大地上充斥着热浪,谚语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人间宛如大蒸笼,狗吐舌头,猫变慵懒,人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纷纷躲进空调房。

所谓伏天,自然是要“潜伏”起来的,正如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但整日里躲在空调房,自然少了诸多乐趣。暑热虽让人难熬,但苦中依然能够作乐,也不失为人生一大闲情。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3)

一处绿荫,一把蒲扇,一碗绿豆汤,一场露天电影,便可生出无限乐趣。尽管蝉鸣不休、蛙声鼓噪,亦可荷塘赏月色,清夜数流萤。

周邦彦说:“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情绪好了,大热天也可以快乐似神仙。

如此说来,小暑是“伏”,也可以是“福”。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4)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

大地上从此不再有一丝丝凉风,但是就连风,你也会从中感受到温暖。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5)

二候蟋蟀居宇

天气过分炎热,连田野的蟋蟀都怕了,纷纷躲到荫凉的墙角去避暑。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6)

三候鹰始鸷

地面气温太高,雄壮刚健的老鹰也要离开,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7)

小暑·习俗

[小暑晒伏,去霉防蠹]

民间相传农历六月六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正值小暑期间。经过晦暗的梅雨季,难得有如此放肆的阳光。这一天,人们都会不约而同“晒伏”,把久存箱柜里的衣服晾出来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8)

家中若有大量书籍,也可以拿出来晒一晒了,让书页浸透光线,驱赶藏匿其中的书虫。

如果你自信诗书满腹,也可以晒晒肚皮,路过之人不解,你就笑说:“我这是在晒书呢。”

七月阳光灿烂,闲来无事,也把日子晾起来晒晒,晒得如火如荼。晒,也可以很幸福。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9)

[小暑尝新,日尝日新]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

小暑溽热,不妨也邀上三五好友,食新米,喝新酒,日尝日新,生活越尝越新。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0)

[暑天食冰,不如吃瓜]

大热天吃冰,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舌尖轻嘬一口如同电触,哧溜哧溜地舔或用力一咬,从头到脚一阵凉意。但牙口不好或肠胃不适咋办?不如当个吃瓜群众。

暑天吃冰镇西瓜,从古至今都是一大幸事。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1)

文天祥在《西瓜吟》中描述:“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一刀破瓜,清脆的声响和多汁的红瓤让㾏夏之人忍不住大快朵颐,吃得满嘴红渣、浑身舒坦。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2)

小暑·养生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期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易劳累,所以对于人体阳气的蓄养尤为重要,于是有着“春夏养阳”的说法,指的就是小暑节气时要养阳。

养阳

夏季,人体的毛孔都张开了,容易让阳气发散。同时,大量的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伤津耗阳气。

▷建议:

流传几千年的“冬病夏治”疗法,是夏季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例如:针灸、拔罐、刮痧等。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3)

祛湿

小暑是进入长夏的第一个节气。长夏在五脏属脾,最大的特点是湿气太重,脾最怕湿邪来犯,受“湿邪”的侵袭容易出现周身乏力、脾胃不和、恶心出汗、手足水肿等症状。

▷建议:

清淡饮食。适宜的食物有——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类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少食红肉。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4)

饮食

古语云:“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高温笼罩下,可适当补充一些苦味的食材。

苦味食物皆属寒凉性质,具清热泻火、祛暑燥湿、生津开胃之效,如苦瓜、杏仁、莴苣等。一些凉性的食材,如冬瓜、芹菜、生菜等也同样有食疗价值。

▷建议:

这一时节,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多食用具有消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品。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5)

七盏茶下腹,两液清风生

今年南方大雨成灾,长江沿岸汛期防御严峻。往年小暑前就会结束的梅雨,今年还有近二十天。这样的阴雨连绵天,不见天日的日子,湿气比以往都重,人也会懒洋洋,心情也易郁闷。

所以,这个小暑节气的两周,我们还是以帮助身体排除湿气,保持心情愉快,为要。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6)

武夷山年均湿度在75%以上,雨季甚至到了90%,房间二楼瓷砖都会渗水珠出来,岩茶工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现的,用以帮助人们排解身体内的湿气。

尤其陈年岩茶,冲出来的汤色红艳明丽,看着美,心情也美;再者,红色入心经,是非常好的既能排湿气又养心安神的当下饮品。

小暑至盛夏始心静自然凉(小暑宜稍安勿躁)(17)

今日小暑,

回首处,

燥热不只有天气,

也是一颗纷扰的心。

如若诗人道:“时有微凉不是风。”

是“开门小立月明中。”

是“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且不如,

回到生活去,从容不迫,

回到闲趣里,种出清凉。

小暑消烦,

祝君夏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