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枇杷被鸟啃(我们家枇杷今年要砸在手里了)
怎么预防枇杷被鸟啃(我们家枇杷今年要砸在手里了)每订购一份枇杷,就是对苏州果农的一份支持,亦是对苏州地产好物的一份肯定。为感谢大家的爱心和热心,扬子晚报也将拿出最大诚意,送出一份好礼!由于亲眼所见庄先生家枇杷的品质,扬子晚报目前已经跟庄先生达成了供销意向,庄先生成为此次活动的供货商之一。随后,一行人在山顶处的枇杷树前停了下来,庄先生的父亲熟练地爬上巨大的钢架,采下几颗成熟的枇杷放到记者手中:“你们都尝尝我家的枇杷!”庄老伯的神情淳朴,脸上有些许自豪。记者观察,庄老伯递过来的枇杷个大又圆,非常饱满,表面绒毛细细密密,剥开一尝,水分四溢,酸酸甜甜,很清爽。庄老伯说:“现在还不是最甜的时候呢!再过一星期,那个口感最好了!今年的枇杷长得是真好,产量也大。但是,因为疫情,游客们肯定不能像往年一样进入苏州,到东山品尝我们的白玉枇杷,真的是太可惜了。”庄先生说:“家里的枇杷主要是我父亲在种,他今年66岁,他做了一辈子的果农,我母亲腿脚不便,不能与我父
“我们家今年估计有8000多斤枇杷,今年恐怕要砸在手里了!我在朋友圈看到了扬子晚报的爱心助农活动,请问我们可以参加吗?请帮帮我!”5月7日,家住在苏州吴中区东山镇的庄先生联系上扬子晚报,希望扬子晚报可以帮助他家打开销路、渡过难关。
5月5日,扬子晚报联合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苏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共同发起“E起买,E起爱”2022苏州同心战疫——助企纾困、爱心助农大型公益活动,东山的白玉枇杷是该活动的首个助农产品。
活动详情一经发出,扬子晚报助农热线便被打“爆”了,不少爱心助农人士前来咨询、购买,甚至还有一些爱心企业前来团购,当然,更少不了为销路发愁的果农,庄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对记者急切地说:“我父亲种枇杷很有一套,今年枇杷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很高,您可以到实地来看看!”
5月8日上午10点,受庄先生热情的邀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了庄先生家的山头,庄先生的父亲背着竹筐,走在前面带路,只见葱葱郁郁的枇杷树上,黄绿相间的枇杷果若隐若现。据了解,今年,庄先生家中的白玉枇杷产量预估达到8000多斤。
随后,一行人在山顶处的枇杷树前停了下来,庄先生的父亲熟练地爬上巨大的钢架,采下几颗成熟的枇杷放到记者手中:“你们都尝尝我家的枇杷!”庄老伯的神情淳朴,脸上有些许自豪。记者观察,庄老伯递过来的枇杷个大又圆,非常饱满,表面绒毛细细密密,剥开一尝,水分四溢,酸酸甜甜,很清爽。庄老伯说:“现在还不是最甜的时候呢!再过一星期,那个口感最好了!今年的枇杷长得是真好,产量也大。但是,因为疫情,游客们肯定不能像往年一样进入苏州,到东山品尝我们的白玉枇杷,真的是太可惜了。”
庄先生说:“家里的枇杷主要是我父亲在种,他今年66岁,他做了一辈子的果农,我母亲腿脚不便,不能与我父亲一起从事枇杷种植和采摘工作,我们年轻一辈的都在外从事自己的工作,朝九晚五,也无法帮上父亲。”。往年,上海客户比较多,游客上山采摘也比较多,庄先生家的枇杷能销售出七八成。“上海快递寄不出,外地游客进不来,老父亲也没有精力挑出去售卖,我们不懂这些也没资源,今年能卖出多少,我们真的担心!”
种植枇杷是老果农最日常的工作,卖枇杷的收入也是他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枇杷卖不掉,果农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当天晚上7点多,庄先生再一次拨打了记者的电话,焦急地询问:“我们家这品质的枇杷,可以参与这次爱心助农活动吗?”他反复强调:“再过两天就到了枇杷正式开采的时间,枇杷这种水果很特殊,一旦成熟就不等人了,卖不出去就烂在树上,砸在手里了!”
由于亲眼所见庄先生家枇杷的品质,扬子晚报目前已经跟庄先生达成了供销意向,庄先生成为此次活动的供货商之一。
每订购一份枇杷,就是对苏州果农的一份支持,亦是对苏州地产好物的一份肯定。为感谢大家的爱心和热心,扬子晚报也将拿出最大诚意,送出一份好礼!
凡是购买枇杷的消费者,其子女(在读中小学生)可免费参加2022年度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活动一次。
具体参与方法:关注扬子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文字“E起买 E起爱福利”,与专属客服联系。成功添加专属客服后,发送购买助农产品付款凭证,即可参加。有任何疑问均可联系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进行咨询。18136966722(全天,企业微信同号)。
统筹策划 薛马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实习生 郑佳艳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