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ktv产业走向衰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

ktv产业走向衰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钱柜朝外店的巅峰时期是2005年到2009年,当时包间需要提前两天预订,预定电话经常是占线的状态,工作日也会每晚客满,月收入高达1000万。那些年,钱柜是一家KTV,也是时尚、品味的代名词。而钱柜成为其中佼佼者,当年的钱柜朝外店,装修洋气、时尚,更有丰富实惠的自助餐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甚至还有不少明星如王菲、那英等也时常光顾,一时风头无两。中国的卡拉OK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开在广州的中国内地第一家卡拉OK厅,招待的多是外宾和有身份的人物。很快,这种新鲜的娱乐方式蔓延开来,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那个年代本无夜生活,卡拉OK的兴起,照亮了很多人的夜。紧接着,北京东郊也有了第一家卡拉OK歌厅。很快,北京的卡拉OK厅越开越多,饭店里、酒楼里,甚至街边、胡同里都有。据北京市文化局统计,截至1993年9月,北京市共有注册歌厅282家,到1995年,包括歌厅等在内的新型文化娱乐场所已达1400

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KTV只用了20年的时间。

2014年前后,随着钱柜在国内多家店的倒闭,KTV行业的冬天已然来临。新近公布的《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6年,传统KTV数量断崖式减少近60%。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降了70%-80%。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1年3月,我国现存的KTV企业仅剩6.4万家,注销或吊销的企业多达4万家,几乎相当于现存数量的2/3。同2015年巅峰时的12万家相比,这个数据堪称腰斩。

ktv产业走向衰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1)

KTV行业这些年走的下坡路,有娱乐消费市场需求变革的原因,KTV主力消费人群也在悄然变化。互联网浪潮席卷下,传统卡拉OK场所业态在娱乐形式、体验上正面临巨大挑战。但衰落的仅仅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业态,人们唱歌和娱乐的需求从未褪去。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派对模式KTV”有望成为新的娱乐消费模式,并为业态复苏注入动力。

“钱柜”一度是时尚、品味的代名词

中国的卡拉OK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开在广州的中国内地第一家卡拉OK厅,招待的多是外宾和有身份的人物。很快,这种新鲜的娱乐方式蔓延开来,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那个年代本无夜生活,卡拉OK的兴起,照亮了很多人的夜。

紧接着,北京东郊也有了第一家卡拉OK歌厅。很快,北京的卡拉OK厅越开越多,饭店里、酒楼里,甚至街边、胡同里都有。据北京市文化局统计,截至1993年9月,北京市共有注册歌厅282家,到1995年,包括歌厅等在内的新型文化娱乐场所已达1400多家。1995年1月,来自台湾的钱柜在大陆的第一家KTV落户上海,用了两年的时间火遍了整座城市。

ktv产业走向衰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2)

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量贩式卡拉OK”,是从日本传来的。日语中的“量贩”有“大量批发”、“自助”等含义,量贩式的卡拉OK强调薄利多销,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其附设的食品超市。2000年,麦乐迪KTV在北京落地,带来了“量贩式卡拉OK”。后来,钱柜、好乐迪、银柜、喜乐迪、音乐之声等一大批KTV相继开办,普通老百姓成了消费主流群体,KTV从小众走向大众时代。

而钱柜成为其中佼佼者,当年的钱柜朝外店,装修洋气、时尚,更有丰富实惠的自助餐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甚至还有不少明星如王菲、那英等也时常光顾,一时风头无两。

钱柜朝外店的巅峰时期是2005年到2009年,当时包间需要提前两天预订,预定电话经常是占线的状态,工作日也会每晚客满,月收入高达1000万。那些年,钱柜是一家KTV,也是时尚、品味的代名词。

钱柜黯然离场,KTV数量断崖式减少

歌声涨落中,变化悄然而至。2014年开始,钱柜在北京的店陆续关闭,2015年1月,朝外店倒闭。曾经的KTV行业龙头,如今只剩下在惠新东桥附近的最后一家门店。不只是北京,钱柜在其他城市的经营同样惨淡。《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6年,传统KTV数量断崖式减少近60%。

2015年,团购APP拼低价来争夺市场,令KTV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多KTV的传统品牌被迫离场。最关键的是,KTV的价格多年来不仅没涨,还要比之前下降很多。收不到利润,只得退出。

而2020年的疫情,对已经步履维艰的KTV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央视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降了70%-80%,年轻群体流失,高消费不再,仅仅依靠老年顾客,连覆盖租金都十分困难。

ktv产业走向衰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3)

2020年2月,北京娱乐会所热门榜中排名第一的“K歌之王”的《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网上热传。信中称,2019年的效益与前几年相比,差距之大,令人咂舌,本来准备在2020年大展拳脚,但是“疫情影响下持续闭店的状态让公司现有的财务承受巨大压力”。因此,“K歌之王”与全部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启动破产清算。这家店的股东正是王思聪,当年王公子一晚上消费250万元的新闻曾震惊了不少人。

中国文化部认可的官方数据——《2020年中国歌舞娱乐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卡拉OK场所业态场所总数为47235家,同比下降7.6%。2020年中国卡拉OK场所业态营业收入为596.9亿元,同比下降53.3%。受新冠疫情冲击,卡拉OK场所业态营收呈断崖式下跌态势。

疫情高峰期KTV基本都是闭门歇业状态,疫情缓和期恢复缓慢。客源减少,无人消费,温莎KTV董事兼总经理魏崴带领全体员工紧急筹备一个月,在官方微信上线了“温莎小厨”,将毛豆、鸭脖、凤爪、猪耳朵、香辣虾等“下酒菜”上架到外卖,然而成效甚微。

KTV消费进入“派对时代”

曾经的KTV消费主力,已经渐行渐远。KTV火爆或是落寞,都是时代的选择。

KTV行业自媒体平台“环球娱乐”创始人、KTV娱乐品牌梦想要有(北京)文化CEO袁珂,曾经也在钱柜任职多年,他在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行业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变化,消费人群也在更新换代,这些无形中都给这个行业造成了压力。

“20年前KTV鼎盛时期的核心消费人群,到今天也都40、50岁甚至60岁了,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是大叔、大爷级的了,基本都是喝不了酒、熬不了夜、歌也唱不动了。”

而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一步入社会,接触的休闲娱乐方式是海量的——相比去KTV唱歌,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在手机上刷视频、打游戏消磨时间。如果想唱歌,线上的各种在线K歌APP诸如唱吧、全民K歌、酷狗唱唱等应有尽有。显然,线上KTV分流了消费者。2016年开始,商超、步行街、机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出现了迷你KTV,让K歌变得更加随意、便捷。

ktv产业走向衰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4)

袁珂介绍,如今娱乐消费市场需求发生变革,主力消费人群向年轻群体偏移。为满足主流消费群的喜好与心理,如今诞生了“KTV 酒吧”的深度融合体——PARTY派对模式。简而言之,派对模式是歌舞多元娱乐形式的创新演绎,沉浸式的装修风格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让娱乐过程充满新鲜感,为年轻消费者娱乐提供了新选择。

“派对式KTV”与量贩式KTV最大的不同在于,包厢里除了可以唱歌、吃饭、喝酒,还可以打台球、玩游戏,比如桌球游戏,甚至还可以玩拳击、打高尔夫、游泳。此外,还有DJ互动、演艺互动,甚至有大型的包厢还可以攀岩,娱乐内容非常丰富。

“派对模式KTV融合了酒吧劲爆的场景,疫情之后,尤其是今年增长趋势是爆发式的。如果说20年前是‘钱柜时代’,2010年前后是‘纯K时代’(升级版的钱柜),到了2020年,就是‘派对时代’。”

KTV不会消亡,只是以另一种形态存在

在北京,量贩式KTV依然有其消费群体,只是数量无法跟10年前、20年前比。在大众点评上,按人气排名靠前的有纯K国贸店、工体店、钱柜惠新店,麦乐迪,温莎、金库、魅等排名稍微靠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价格不高——以中包房为例,3小时无酒水套餐不超过百元,甚至有的8小时不超过百元。

在大众点评上,“K歌之王”显示正常营业,人均消费2044元,但这并不是当年的那个“K歌之王”。据客服称,“K歌之王”的客人暂时被安排到了这里,店里一楼是蹦迪,二楼是包房。

ktv产业走向衰落(从野蛮生长到艰难求生)(5)

袁珂认为,目前量贩式KTV做得不错的就是纯K。纯K是当年钱柜出走的团队做起来的,被称为“升级版的钱柜”,但也进入瓶颈期——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以及KTV向多元化娱乐场所转型的背景下,客源流失非常大,利润也不比从前。

钱柜北京惠新店已和台湾钱柜没有任何联系,虽然其系统经过了更新、改造,但在业内已没有原先的影响力了,只不过现在因为不亏损还可以支撑运营。

KTV行业的衰落不可避免,主因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产业环境、消费习惯、人力等多方面因素,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但任何时候大众都有唱歌、娱乐的需求,KTV不会消亡,只是会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编辑/崔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