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展望新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回眸看发展,我们充满骄傲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2)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3)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4)

砥砺奋进新时代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5)

十年磨砺 十年探索

十年奋斗 十年开拓

在旺苍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回眸看发展,我们充满骄傲

展望新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旺苍发布推出

【砥砺奋进新时代】专栏

充分报道旺苍县以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实际行动

今天推出第四期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6)

文旅融合结硕果 红城绿谷耀新辉

近年来,旺苍县深入贯彻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文化旅游的重要部署,紧紧围绕“红色旺苍、中国茶乡”核心品牌和“红城、绿谷、茶乡、古道、恐龙”五张文旅名片,全域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红色文化强县、生态康养强县。荣获“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生态旅游目的地”。

品牌创建成效明显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7)

立足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拓展文旅产业内涵,推出“红城、绿谷、茶乡、古道、恐龙”五张文旅名片,先后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4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家、国家AAA级景区1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家、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

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省级旅游资源品牌22个。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8)

拥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等旅游乡村品牌13个。

获得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魅力红色旅游名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等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城市品牌20余个。

旅游设施逐步完善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9)

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新建景区道路318公里,开通旅游专线4条。新(改)建北部生态旅游环线、黄猫垭红色旅游公路、东部旅游线等十大旅游交通干线306.4公里。广巴铁路、广巴高速、G542横贯全境,形成“六横四纵两环线”交通体系。旅游标识系统全面建设,新建生态停车场18个、步游道16公里、旅游厕所11座。打造了米仓山318自驾游营地,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25个,增设旅游交通等公共标识系统68套。建成全县旅游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和旅游大数据平台,4A级景区与智游天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文旅业态不断丰富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0)

建成城市滨水经济休闲带等21个文旅项目。完成滨河亮化、美化、彩化工程9处。正在创建米仓山大峡谷5A级旅游景区、天星——盐河生态康养区、广元中国西部恐龙园等45个文旅项目。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1)

培育“红桥月色”“红场夜市”、龙潭街旅游商品购物街等特色街区。研发特色旅游商品286种,文创产品27种。拥有米仓山茶、旺苍杜仲、汉王山娃娃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成功打造“红城少年红”红色舞台剧。培育开发了景区演绎节目、地摊经济、水上乐园等文旅新业态150余处。

高标准打造旺苍宾馆、米仓山大酒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建成秦巴驿站、遇见·世外田园、鹿苑休闲度假村等特色农家乐65家。

完成建设省级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22个新业态品牌。实施绿色饭店标准,良宇酒店建成川东北地区首家4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示范酒店。

宣传营销持续提升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2)

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宣传推广,重新设计旺苍旅游折页、画册、茶logo摆件、红叶之门书签、茶叶香囊等文创产品10余件。参加2022年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木门茶系列”荣获金奖,“木门醪糟”“广元黄茶”获得银奖。整合推出了红色记忆游、探索文化游、温泉康养游、乡村体验游四大类精品旅游线路。

坚持自主举办系列营销活动,不断引流聚势,成功举办米仓山采茶节、2022年四川省万人赏月诵中秋示范展演旺苍分会场(线上)、旺苍第十三届米仓山红叶季系列活动之国庆七天乐嘉年华等大型活动。

加大媒体平台宣传力度,开展与新华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年度合作,不断拓展在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公众平台的多样化营销渠道。

文化事业发展加快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3)

规范提升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57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五馆一站”错峰延时免费开放。

全面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已在村(社区)全覆盖建成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办“书香战疫情”“诗意童年”少儿阅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活动200余场次,今年4月,县图书馆典艺分馆建成投入使用。县文化馆免费开设培训班,每年全县1200余群众参加培训。成功打造《节气歌》《那一抹红》《毒来毒亡》等文艺精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4)

旺苍端公戏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水磨板桥村、黄洋水营村、木门天星村等3个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名录。

旺苍九龙寨红军战斗遗址、黄猫垭战斗指挥部遗址、川陕省长赤县木门场区第六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旺苍青龙寨红军战斗遗址等4处被列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木门醪糟”被列为四川省首批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东河镇王庙街、文昌街及龙潭街历史文化街区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文旅质效不断凸显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5)

2021年旅游接待人数330.31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30.8亿元,2021年较2020年旅游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9.7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14%。

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就业“转型”。近年来,有效带动当地4.6万余人实现返乡就近就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乘着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东风

旺苍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让我们排难创新、奋发图强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红色旺苍、中国茶乡”而努力奋斗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6)

来源 | 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 何 栋 责编 | 侯来芹

编审 | 杨海波 监审 | 万 艳

电话 | 0839-4206601

邮箱 | 1528754903@qq.com

声明 | 媒体引用时,请标注“信息来自旺苍发布”。

文旅融合深水区变活水区(砥砺奋进新时代)(1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