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850年代,外滩,第二代英国领事馆(1852-1870) 1850年代,外滩,第二代英国领事馆(1852-1870)最右边为第一代英国领事馆外滩-1850年第一代英国领事馆第一代英国领事馆

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来到上海。巴富尔原为英国印度马德拉斯陆战队的上尉,1842年12月1日被任命为英国驻上海的第一任领事。到上海后,巴富尔与上海道宫慕久讨论了领事馆选址问题。宫慕久要巴富尔到城外寻找空房,其目的一是为了监视,二是为了减少麻烦,第三也是出于习惯。按当时上海的惯例,来沪外省人的行会都被安置在城外,英国人也是外来者,因也安置在城外。巴富尔不满意这种安排,强横地表示,他将自寻房屋,如果找不到,宁愿在城里庙宇的庭院中搭建帐篷居住和办公。有一姚姓广东商人愿意出租房屋,巴富尔住进了姚氏住宅。姚氏售票招揽好奇者去那里参观,洋人吃饭、喝水、穿衣,一举一动都有人围观。巴富尔制止了姚氏的这一行为,撵走了好奇的围观者。1844年2月,英国人从一个姓顾的士绅那里租到一处住房,位于大东门西姚家弄,名敦春堂,坐北朝南,院子里有4幢两层楼房,上下共52间。

按不平等条约派驻领事,名为“专理商贾事宜”,实际上是代表其政府,实施条约条款,建立和行使特权,开辟、扩展和保护其殖民利益任务的官员和机构。巴富尔按英方在上海开辟居留地的构想,决定自建领署。当时英国法律规定,驻外领事只能租地办公,不能购地建屋,巴富尔突破了这一限制。1846年4月28日,他定下李家厂房地126亩。此后不久,巴富尔卸任回国,继任领事阿礼国得到英国政府对租地建造领事馆的批准,并且利用因青浦教案而发生的中英交涉,乘机扩充租界范围,将李家厂也圈入英租界之内。1849年7月21日,英国驻沪领事馆正式迁入李家厂新馆。这就是后来的黄浦路33号。

李家厂原是黄浦江与吴淞江交汇处的一个村落,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在这里设过营垒,吴淞失陷后,英军从水路进攻上海,清军还在这里向英军发炮阻拦。战后这里逐渐荒芜。英租界初划时,此处适在界外,而巴富尔已看中了这块地方。英国这所领事馆,1852年翻造过一次,1870年毁于火,1872年在原址重新建造。英领馆于1880年升格为总领事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侵占上海的日军限令关闭,1945年9月10日重新开馆。

英国驻沪总领事馆 (外滩)位于外滩33号,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建成时间为1873年。建筑风格属于19世纪流行的殖民地式样,四坡顶,2层均有券廊,砖木结构。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

外滩-1850年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2)

第一代英国领事馆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3)

第一代英国领事馆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4)

最右边为第一代英国领事馆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5)

1850年代,外滩,第二代英国领事馆(1852-1870) 1850年代,外滩,第二代英国领事馆(1852-1870)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6)

1850年代,外滩,第二代英国领事馆(1852-1870)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7)

1872年重建的英国领事馆,是外滩源保存最早的外国建筑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8)

1872年重建的英国领事馆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9)

英国领事馆正门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0)

英国领事馆一角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1)

英国领事馆一角(1945年)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2)

英国领事馆 (1923)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3)

俯瞰英国领事馆(1945年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4)

领事馆路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5)

外滩公园 、英国领事馆、新天安教堂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6)

领事馆围墙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7)

铭牌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8)

领事馆花园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19)

明信片

英国驻华大使出游上海外滩(上海外滩之英国领事馆)(20)

保护铭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