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技术成熟(10年进化5代的封装技术)
台积电技术成熟(10年进化5代的封装技术)在2014年开发的第二代“CoWoS_S”中,硅中介层扩大到1150mm2。接近1287mm2,这是1.5分划板的曝光面积。2015年被赛灵思高端FPGA“XCVU440”采用。它配备了三个 FPGA 逻辑芯片。FPGA 芯片制造技术是 20 纳米 CMOS 工艺。“CoWoS_S”(原“CoWoS”)于2011年开发。这被称为“第一代(Gen-1)”CoWoS封装技术首先是被 Xilinx 的高端 FPGA 采用。其中,Si 中介层的最大尺寸为775mm 2 (25 mm x 31 mm)。它接近一个掩模版的曝光尺寸(26mm x 33mm)(在 ArF 浸入式光刻机的情况下)。FPGA 芯片制造技术是 28 纳米 CMOS 工艺。采用该技术的赛灵思高端FPGA“7V2000T”在“CoWoS_S”中配备了四个FPGA逻辑芯片。 “CoWoS_S”(传统的“CoWoS”)的横截
本文转载自【半导体行业观察】公众号
正如之前所说,台积电根据中介层(interposer)的不同,将其“CoWoS”封装技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CoWoS_S(Silicon Interposer)”,它使用硅(Si)衬底作为中介层。这种类型是2011年开发的第一个“CoWoS”技术,在过去,“CoWoS”是指以硅基板作为中介层的先进封装技术。
另一种是“CoWoS_R(RDL Interposer)”,它使用重新布线层(RDL)作为中介层。
第三个是“CoWoS_L(Local Silicon Interconnect and RDL Interposer)”,它使用小芯片(chiplet)和RDL作为中介层。请注意,“本地硅互连”通常被台积电缩写为“LSI”。
“CoWoS_S”(传统的“CoWoS”)的横截面结构示例。是所谓2.5D封装的代表。通过在作为中介层的硅基板上形成高密度布线和硅通孔(TSV),可以在硅芯片之间紧密放置并传输高速信号
继续扩大中介层面积、晶体管数量和内存容量“CoWoS_S”(原“CoWoS”)于2011年开发。这被称为“第一代(Gen-1)”CoWoS封装技术首先是被 Xilinx 的高端 FPGA 采用。其中,Si 中介层的最大尺寸为775mm 2 (25 mm x 31 mm)。它接近一个掩模版的曝光尺寸(26mm x 33mm)(在 ArF 浸入式光刻机的情况下)。FPGA 芯片制造技术是 28 纳米 CMOS 工艺。采用该技术的赛灵思高端FPGA“7V2000T”在“CoWoS_S”中配备了四个FPGA逻辑芯片。
在2014年开发的第二代“CoWoS_S”中,硅中介层扩大到1150mm2。接近1287mm2,这是1.5分划板的曝光面积。2015年被赛灵思高端FPGA“XCVU440”采用。它配备了三个 FPGA 逻辑芯片。FPGA 芯片制造技术是 20 纳米 CMOS 工艺。
在2016年开发的第三代“CoWoS_S”中,虽然Si中介层的尺寸没有太大变化,但高速DRAM模块“HBM”和逻辑首次混合使用。2016年率先被NVIDIA的高端GPU“GP100”采用。在这种封装下,GPU 芯片和“HBM2”混合在一起。HBM2 是硅片叠层模块(4 个 DRAM 芯片和 1 个基片(底部)通过 TSV 连接),“GP100”配备了 4 个16GB(128Gbit的HBM2 模块和大容量的DRAM和GPU高速连接。
在 2019 年开发的第4代“CoWoS_S”中,Si 中介层的尺寸已扩大到相当于两个光罩的曝光面积——大约1700 mm 2。这个巨大的中介层装有一个大型逻辑芯片和 6 个 HBM2。由于一个HBM2存储的容量增加到8GB(64Gbit),所以总容量为48GB(384Gbit),是第三代容量的3倍。
“CoWoS_S”(传统的“CoWoS”)的演变。2011年第1代到2021年第5代的改进。
要集成的逻辑和内存总是很大在上文中我们谈到,高性能封装技术“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从首次开发起约10年的时间内推出了多款衍生产品。接下来,让我们还回顾一下“CoWoS”技术自 2011 年首次开发以来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CoWoS”技术使用硅(Si)衬底作为中间衬底(中介层)。目前,台积电称这种类型为“CoWoS_S(Silicon Interposer)”。正如第一部分所解释的,从2011年的第一代到2019年的第四代,CoWoS技术不断扩大中介层面积、晶体管数量和内存容量。
“CoWoS_S”(传统的“CoWoS”)的演变。从2011年的第一代升级到2021年的第五代。2023年研发下一代“CoWoS_S”
中介层原本很大,但现在变得更大了。第一代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标线(775mm2),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面积相当于1.5个标线(1150mm2和1170mm2)。在第 4 代中,它变得更大,达到了相当于两个标线 (1700mm2 ) 的面积。
最初,安装在中介层上的硅芯片是多个逻辑芯片。从第3代开始,它支持逻辑和内存的混合加载。它现在配备了一个逻辑 (SoC) 芯片和一组高速DRAM模块“HBM(高带宽内存)”的层压芯片。具体来说,将一个SoC芯片和四个 HBM(4GBx4,总共16GB)安装在一起。到了第4代,SoC die的面积(集成规模)扩大了,要混合的 HBM 数量增加到了6个。通过将一个 HBM 的存储容量增加一倍,HBM 的总容量已显著增加到第三代的三倍(48GB)。
“CoWoS_S”的改进助推HPC系统演进
台积电在今年(2021年)开发的第5代“CoWoS_S”将Si中介层进一步扩大到2500mm2,这相当于3个光罩,是第3代的两倍大,安装了8个HBM。Logic 的硅芯片再次成为小芯片,在总面积为1200mm2 的地方放置了两个迷你芯片。可安装的 HBM 规格为“HBM2E”(HBM 2nd generation 的增强版)。 通过使铜 (Cu) 布线比以前更厚,Si 中介层的重新布线层 (RDL) 将薄层电阻降低到不到一半。用 5 层铜线连接硅芯片。台积电还重新设计了 TSV,以减少由于硅穿透孔 (TSV) 引起的高频损耗。重新设计后,2GHz至14GHz高频范围内的插入损耗(S21)从传统的0.1dB以上降低到0.05dB以上。此外,通过将具有深槽的高容量电容器“eDTC(嵌入式深沟槽电容器)”装入 Si 中介层,台积电进一步稳定了电源系统。eDTC 的电容密度为 300nF/mm2。在100MHz至2GHz的频率范围内,配电网络 (PDN) 的阻抗已通过eDTC降低到35%以下。
支持第5代“CoWoS_S”(传统“CoWoS”)的基本技术
下一代(第6代)“CoWoS_S”计划于2023年开发。Si中介层的尺寸更大,有四个掩模版。通过简单的计算,它达到约3400mm2 (约58.6mm见方)。逻辑部分配备了两个或更多带有小芯片的迷你芯片,内存部分配备了12个HBM。相应的HBM规范似乎是“HBM3”。
硅中介层将处理器处理性能提升 2.5 倍高性能计算(HPC)的封装技术“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首次出现在10年前(2011年)。正如前文所说,在过去十年里,我们不断扩大集成规模,提升每一代的性能,并为“CoWoS”开发了衍生产品,目前主流产品的名称已更改为“CoWoS_S”。“_S”表示将硅(Si)基板用于中间基板(中介层)。
除了高密度连接之外,硅中介层在缓解封装基板(树脂基板)和硅芯片(逻辑芯片、存储器芯片等)之间发生的热变形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热失真会导致电路操作延迟。
在一个活动上,台积电展示了倒装芯片连接封装和 CoWoS 封装与7nm代 CMOS 逻辑的 CPI(每条指令的时钟数)的比较结果。如果在倒装芯片连接到封装板(树脂板)的700 mm 2 SoC(片上系统)芯片上将 CPI 设置为“1”,则采用 CoWoS_S 技术封装的 840mm2 SoC 芯片的 CPI短至“0.4”。成为。这意味着指令处理性能提高了 2.5 倍。
将CPI(每条指令的时钟数)与“CoWoS_S”和倒装芯片进行比较。由于Si中介层减轻了热变形,“CoWoS_S”的CPI(相对值)为0.4,比倒装芯片的CPI短。如果时钟频率相同,指令处理性能将提高2.5倍
混合宽带存储器“HBM”和SoC的“CoWoS_S”的标准化配置和布局
“CoWoS_S”的特点是混合了宽带内存模块“HBM(High Bandwidth Memory)”和大规模SoC的高性能子系统。通过Si中介层连接HBM和SoC,实现了宽带内存访问。 “HBM”的规格对于每一代都有共同的标准。产品的传播始于第二代“HBM2”。下一代是HBM2的增强版“HBM2E”。下一代是“HBM3”,容量越来越大,带宽越来越宽。
此外,“CoWoS_S”中安装的HBM数量将增加,Si中介层面积将增加,SoC制造技术将小型化。SoC 的形式将从单芯片变为小芯片,再到SoIC(集成芯片系统)。构成“CoWoS_S”的元素技术将会增加并变得更加复杂。
宽带内存模组“HBM”(横轴)的演进以及对应“CoWoS_S”(纵轴)的功耗、速度、内存带的转变 因此,台积电提供具有标准化配置和布局的“CoWoS_S STAR(标准架构)”,以便作为客户的半导体供应商可以快速开发采用“CoWoS_S”的子系统。可使用对应于 HBM2 的“STAR 1.0”和对应于 HBM2E 的“STAR 2.0”。
将SoC和HBM混合的“CoWoS_S”的配置标准化的“CoWoS_S STAR”概述 标准化的是硅中介层的最大尺寸、HBM 的数量和硅芯片的布局。客户可以从三种基本规格中进行选择:最大配置、中间配置和最小配置。 最大配置是硅中介层,其曝光面积相当于掩模模版两倍。SoC(或ASIC)布置在中央,三个HBM分别放置在其左右两侧。
中间配置的曝光面积相当于硅中介层最大尺寸的掩模版的 1.5 倍。SoC布局在中央,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了两个HBM。
最小配置是硅中介层的最大尺寸,即相当于光罩1.3倍的曝光面积。两个 HBM 沿 SoC(或 ASIC)的侧面放置。 HBM2兼容“STAR 1.0”和HBM2E兼容“STAR 2.0”从最大配置到最小配置的标准规格相同。似乎他们有意识地在“STAR 2.0”中重用“STAR 1.0”的开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