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最明显的三个特点(从大闹天宫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明显的三个特点(从大闹天宫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征)第二次闹天宫: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面对皇权,他们并非真的不屑于"名利",而是不满足于现在的官爵、职位、俸禄。以"归隐"之名,赚得美名,而加官晋爵。孙悟空打出南天门之后也曾说玉帝:"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而后与哪吒还说:"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这与文人哀叹怀才不遇、不得赏识的诗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于孙悟空的反叛是彻底的,他与诸神相逆而行,足够强大能够打上灵霄宝殿,毁灭羞辱
名著粹要 普及名著 备战未来
《西游记》之四:从大闹天宫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世人若谈《西游记》,就会说起闹天宫。可见大闹天宫一节是小说的精华,同时也是主人公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体现。
大闹天宫实际上是两闹天宫。
第一次闹天宫: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做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
孙悟空是英雄主义的化身,他反抗权威、轻蔑偶像、率意自我。"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的人物性格,孙悟空面对天庭的"招安",态度一开始是归顺的,之所以产生反叛而大闹天宫的原因是玉帝不过想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而孙悟空希望的是"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当他在酒席上无意中发现"弼马温"是"未入流"的官职,"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声 '好'字",觉得自己被轻贱,于是开始了他的"大闹"。倘若真的是他想象中"想是大之极"的官职,那么孙悟空从此在天庭一心做官,根本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反叛。
孙悟空面对皇权,他们并非真的不屑于"名利",而是不满足于现在的官爵、职位、俸禄。以"归隐"之名,赚得美名,而加官晋爵。孙悟空打出南天门之后也曾说玉帝:"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而后与哪吒还说:"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这与文人哀叹怀才不遇、不得赏识的诗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于孙悟空的反叛是彻底的,他与诸神相逆而行,足够强大能够打上灵霄宝殿,毁灭羞辱他的神仙上界:"胡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直南天门。"即使天上神仙以"齐天大圣"的虚名一时稳住他,他蔑视官僚主义,渴望自由,不屑繁冗的陈规旧俗。
第二次闹天宫: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一个小小的石猴竟然也能够让天庭手忙脚乱,让诸多神仙无计可施。龙王对他也是:"莫说拿!莫说拿!""南海龙战战兢兢,西海龙凄凄惨惨,北海龙缩首归降。"面对死亡也是"略举手,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使得"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这正是民间出于对自由的向往勾画出的一副英雄主义画卷。作者在大闹天宫激烈的战斗中展现了孙悟空法力高强、足智多谋的英雄气概。天上神仙、天兵天将纵然有多少神通,拿这个花果山的石猴没有办法。他落地时"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气概不凡,天上的仙丹,他随意便吃了,"如吃炒豆相似"。和二郎神的斗智斗勇,几番变化,一人变雀,一人变饿鹰,一人变鱼,一人变鱼鹰,极富戏剧性。最终仍是二郎真君得胜,显示"天尊洪福,众神威权。"
大闹天宫是关于封建秩序的越轨笔致,孙悟空敢放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轻蔑、不安分的情绪淋漓尽致,但还没有达到颠覆的程度,诸多神奇变化、天上神物,是浪漫想象对等级森严秩序的调侃和戏说,如孙悟空自以为是地在如来佛祖手掌中撒下一泡猴尿,具有喜剧气氛,一切归寂,仍然以"安天大会"平复一切。从后文对于孙悟空形象的设置可以见得,大闹天宫只是孙悟空的"青春期",显示了他神通广大的法术与天庭明珠异宝、奇花寿果的神话世界,但孙悟空的"顽皮"并非真正达到作恶的程度——他不曾食人肉,不曾害人,对唐僧忠诚,符合儒家"君臣父子"的伦理观,善恶分明,"大闹天宫"只是他的白璧微瑕,独具个性的孙大圣定了"心猿"仍然是可以成佛的"斗战胜佛"。
当我们学会了斗争,任何困难都迎刃而解。也就是说,各种困难都源于我们的性格和观念,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