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国墓葬青铜器(山西洪洞发现春秋晚期卿大夫墓)
山西晋国墓葬青铜器(山西洪洞发现春秋晚期卿大夫墓) 杨及耘表示,南秦墓地反映了该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种群、不同阶层人类的丧葬情况,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墓地,为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尤其是对两周时期晋国历史的考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资料。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关于山西洪洞南秦春秋时期大型贵族墓葬的考古简报,正式公布该墓葬出土了两套9件青铜鼎和成套的编钟编磬乐器组合,证实了该墓葬主人级别较高,或为当时的卿大夫。
南秦墓地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南秦村西南约200米的一处台地之上,北面有瓦日线铁路东西横穿墓地,西南距洪洞县县城约5公里,北距永凝堡遗址约1公里,东北距坊堆遗址约2.5公里,南十余公里为东周洪洞古城遗址。南秦墓地属于南秦遗址的一部分,南秦遗址解放初即被发现,其范围包括了南秦村、永凝堡及坊堆三处遗存,20世纪80年代曾在永凝堡抢救发掘了中小墓葬12座。据了解,因该墓地被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早在2016年就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区域位于墓地西南部,共布10× 10米探方四个,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在探方内清理出春秋、战国—秦、清各个时期墓葬9座,灰坑4座。其中,发掘了两座未经盗扰的春秋时期大、中型墓,在较大的春秋墓葬中,共出土各类器物150余件套,有铜、陶、石、金、骨、漆器等。特别是两套9件青铜鼎和成套的编钟编磬乐器组合的发现,让墓主人的级别得以确定。据悉,这套编钟,器型、纹饰基本一致,大小依次递减,都属于皆甬钟,钟体厚重,腔体偏长。
该项目领队杨及耘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座大型春秋墓葬面积达30平方米,墓壁四周抹青膏泥,有积石积炭,随葬青铜器种类多、数量丰,比如,鼎有两套,一套不带盖的鼎4件,一套带盖鼎5件,还有成套的编钟编磬乐器组合等。“东周时期三晋地区所出乐器均见于五鼎以上的墓中。其中,积炭墓,除一座为战国早期一鼎墓和一座春秋早期早段三鼎墓外,剩下的大多是五鼎以上的大墓,而积石积炭墓则更少,一般出现在七鼎墓或九鼎墓中。在春秋晚期,五鼎执政卿的墓中也偶有发现,三鼎及以下铜器墓基本不见,由此可知,南秦墓地所反映的墓主级别亦为贵族大夫阶层,应该能达到卿大夫级别。此外,该墓葬还随葬大量的兵器和工具,墓主为男性的可能性很大。”
杨及耘表示,南秦墓地反映了该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种群、不同阶层人类的丧葬情况,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墓地,为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尤其是对两周时期晋国历史的考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