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情诗句(晨读花窗)
初夏的风情诗句(晨读花窗) 岁月静好的新江南,告别了旧时光的惆怅,营造了别致的美好。每一个素色典雅的花窗格,惊艳着时光,温柔了岁月,框出了暗香浮动的画卷,让人们推窗可见茂盛的繁花,成为千年不衰的江南风景。而花窗所体现的天圆地方的江南哲学文化,时时告诫着人们,江南是有诗性和情怀的,有风度和教养的。江南的好,在于刚柔相济,剑胆琴心,雅性和野性的融合。 当下,长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乡村空间改造,让粉墙上的一扇扇花窗成为点睛之笔。用瓦片、薄砖、木竹制作的圆形、矩形、回纹、万字、冰纹、花鸟、山水等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的江南符号,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诗情画意,让人们在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中,寻觅探幽。一扇扇诱人的花窗,似一团花影,如一缕花香让江南春色关不住。 花窗总是与诗意江南的欲说还休、欲言而止联系在一起的。一扇花窗观世界,也听风雨,也听晴,它把精彩的风景引入人们的眼睛和心灵深处。它是江南文化孕育的审美理念,隔而不隔,遮而未
江南的花窗,是江南文化的符号,透露出诗性和雅性的文化基因。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杜甫描写江南的诗句。江南的民居,顺应天人合一,追求房屋格局的变化,注重细部的装饰,它的门窗,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充满了灵秀,营造了精巧细腻、活泼淡雅、肃穆华丽的风格。在花心、格子等几何纹、套环纹细节的点缀下,使整个窗户线条流畅,匠心独具,增添了人居环境轻松灵动的感觉。
在我眼中,江南的花窗,总有一种万花筒的神秘和若隐若现的美丽。时光飞逝的纹路,糊在窗户的祝福,始终烙在我的心田里。那小巧方正的窗格,映照出东升的旭日,西下的残阳,飞归的宿鸟,摇曳的竹影,行走的明月,阑珊的灯火,花窗格中,填满了江南四季的景色,更演绎了生命的悲欢离合。
我小时候外婆家的花窗,满足了我对古镇老街上行人和外面世界观望的好奇欲望。外婆说,从前大户人家的小姐,总是利用木格子花窗的遮避,来羞答答地寻觅意中人的身影,获得心灵自由的空间。那文人墨客也是透过这神秘的花窗,去打开意中女子的心灵,寻觅雨巷中行走的姑娘。
花窗总是与诗意江南的欲说还休、欲言而止联系在一起的。一扇花窗观世界,也听风雨,也听晴,它把精彩的风景引入人们的眼睛和心灵深处。它是江南文化孕育的审美理念,隔而不隔,遮而未遮。想当年,湖州才俊赵孟頫和青浦才女管道升的“长三角”之恋,便是通过青浦练塘管家弄江南民居的花窗,含蓄细腻,精致又有情调,运用书画传情,诗词唱吟,结成浪漫姻缘的。
而南社诗人陆灵素和侠义之士刘季平,也是在朱家角老屋的花窗下,灵素唱曲,季平吹箫中,抒发了诗情的爱慕心声,结缘了真挚的恋情。诗人把这对花窗下的伴侣比喻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再现。即使在刘季平死后,陆灵素整理丈夫遗著时,依然在“窗前惨绿松阴,疏竹秋光依旧”的环境中,编辑成了《黄叶楼遗诗》和《黄叶楼尺牍》,续写了花窗下,刻骨铭心的浪漫爱情。
而练塘古镇江南民居的花窗下,煤油灯闪耀着希望的红色光芒。大革命期间,陈云同志鼓动教育乡亲,策划了小蒸农民暴动。1949年后,陈云四次返乡,依然在花窗下,进行农村农业农民调查。他踱着方步,思考着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方向,起草《青浦农村调查》的报告,实现共产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
当下,长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乡村空间改造,让粉墙上的一扇扇花窗成为点睛之笔。用瓦片、薄砖、木竹制作的圆形、矩形、回纹、万字、冰纹、花鸟、山水等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的江南符号,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诗情画意,让人们在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中,寻觅探幽。一扇扇诱人的花窗,似一团花影,如一缕花香让江南春色关不住。
岁月静好的新江南,告别了旧时光的惆怅,营造了别致的美好。每一个素色典雅的花窗格,惊艳着时光,温柔了岁月,框出了暗香浮动的画卷,让人们推窗可见茂盛的繁花,成为千年不衰的江南风景。而花窗所体现的天圆地方的江南哲学文化,时时告诫着人们,江南是有诗性和情怀的,有风度和教养的。江南的好,在于刚柔相济,剑胆琴心,雅性和野性的融合。
处处门窗皆有意,花饰窗棂景醉人。江南的花窗,历经沧桑,演绎着一段段浪漫的传奇,它是江南文化的符号,透露出诗性和雅性的文化基因。它朴实、美观,传承着江南的历史文化,传达着新时代最美的江南。(曹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