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5号运河(在运河五号看常州工业发展传承里小人物的大梦想)
常州5号运河(在运河五号看常州工业发展传承里小人物的大梦想)孙茹说:“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寻求群众文化的舞台突破,《织梦运河》是我们打造的第一部原创沉浸式话剧,想打破演员与观众之间‘你是你,我是我’的界限,让运河五号的老工厂变成‘我们’的舞台。”“又有打电话来预定看剧的了,票真不多了!”向外发布观演信息后,钟楼区文化馆长孙茹和演职人员都在边发愁边欣喜:发愁的是,演出限于场地难以回应观剧愿望;欣喜的是,这样一个带有实验意味的剧,被常州观众接受了。2021年12月30日,原创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迎来了2021年的最后两场演出,一票难求。这部由钟楼区文体旅局、钟楼区文化馆出品,运河五号创意园区、五星街道作为支持单位的群文创新剧目,上月初首演时就引发社会关注,并在众多市民的强烈呼声中于月底再次公演。一个“草根化”想法被接受在常州首个国家级工业遗产运河五号里,《织梦运河》以运河五号前身恒源畅纺织布厂为历史原型,以常州工商业发展的典型人物为主线,展示百年工商对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原标题:在运河五号,看“常州工业发展传承里小人物的大梦想” 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一票难求
《织梦运河》演出场景,你还能分得清哪些是演员、哪些是观众吗?
汤家后人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2021年12月30日,原创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迎来了2021年的最后两场演出,一票难求。这部由钟楼区文体旅局、钟楼区文化馆出品,运河五号创意园区、五星街道作为支持单位的群文创新剧目,上月初首演时就引发社会关注,并在众多市民的强烈呼声中于月底再次公演。
一个“草根化”想法被接受
在常州首个国家级工业遗产运河五号里,《织梦运河》以运河五号前身恒源畅纺织布厂为历史原型,以常州工商业发展的典型人物为主线,展示百年工商对常州的影响和对青年成长的影响,采用开放式演出的沉浸模式,融入运河市井文化、老城厢文化和红色文化,让工业遗存、历史风貌与城市人文肌理深度融合,展现常州工商文明。
“又有打电话来预定看剧的了,票真不多了!”向外发布观演信息后,钟楼区文化馆长孙茹和演职人员都在边发愁边欣喜:发愁的是,演出限于场地难以回应观剧愿望;欣喜的是,这样一个带有实验意味的剧,被常州观众接受了。
孙茹说:“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寻求群众文化的舞台突破,《织梦运河》是我们打造的第一部原创沉浸式话剧,想打破演员与观众之间‘你是你,我是我’的界限,让运河五号的老工厂变成‘我们’的舞台。”
她觉得,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梦想,对于观众来说,相比于历史名人是可望而可及的。故事的主人公汤梦熹,就是这样的“你我身边的小人物”。“在文旅融合的当下,我们通过讲述常州工业发展传承里小人物的大梦想,可以在这里寻到城市的‘根’,就是我们打造这出剧的初衷。”
一部鲜活历史在原址重演
导演许建荣有着近50年的舞台经验,觉得这是一次实验,吸引当地老百姓走进剧场体验当地历史文化。许建荣认为:“焕新老故事,新就新在怎样让观众变成参与者,每一场演出都能达到‘开盲盒’的效果。”
运河五号的前身恒源畅厂,百年前是个木行花园,见证了常州的昔日运河繁华和近代工业史。时长80分钟的《织梦运河》,演出场地是运河五号的小剧场,话剧采用开放式演出的沉浸模式,在故事发生原址的老厂房里,以立体鲜活的方式走向市民,是艺术实验性探索与浸入式戏剧感官体验相结合的全新尝试。剧中的演员和观众,都是360°全方位表演和观看,而老常州吆喝、老茶馆、典当铺、木行等场景,则让人感受到了常州的老城厢味道。
这个沉浸式话剧从构思到排演,时间非常紧凑。拿剧本来说,经过反复修改,直到去年10月才定稿进入组织排练阶段。让人意外而感动的是,本就是群众文化活动,参演者并非来自专业剧团,演员也不固定,汇集了本地的话剧爱好者,他们中除了文化馆工作人员,有大学生、舞美工作人员、演艺培训机构的老师、传媒从业人员和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的工作人员……
一段土生剧情让人们了解常州
常州大学表演系大三学生刘子龙来自青岛,扮演了《织梦运河》男主角汤梦熹。男主汤梦熹是一名求学归来的热血青年,人生遭遇恋爱挫折,受“纺织巨子”刘国钧影响开办三和布厂,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后在民族工业与外来资本的斗争中被迫转手厂房,转而接手伯父的三堡镇镇长一职寻求政治清明,并支持表妹等人的革命。和刘子龙一起参演的还有他的7位同学,都不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刘子龙觉得,这部剧让他切身体验到常州的历史。
汤梦熹的后人已经在全国开枝散叶,他们没有想到长辈的故事竟然会登上舞台。在朋友圈看到演出信息后,上月26日晚,在汤梦熹之子汤燕迅的带领下,家族20多人赶来看剧,其中还有的是从云南、上海、南京等地赶来。整场表演,他们的手机镜头聚焦于舞台上的“汤梦熹”。
“我的父亲曾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很少跟我们说之前的事。我花了很长时间从市档案馆等处找寻他的历史资料,只言片语里显示了他是一位很有爱国热情的民族企业家。”汤燕迅说,家族集体来此,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寻根。次日,汤家还有数十人观演。
在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创业多年的徐华在自己的群里呼朋引伴,10多人一起去看了《织梦运河》。她说:“在运河五号好多年,还是通过这个剧,我才了解了街区的历史。”
孙茹介绍,完成6场演出后,今年他们还将继续打磨《织梦运河》,继续立足区域特点、探索文化特质,创作表达更多的常州故事。
何嫄 图文报道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