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建议(创业北京乡村振兴赛)
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建议(创业北京乡村振兴赛)“乡村梨文化产业融合项目”在农业技术指导、电商运营、农业科普等岗位可吸纳300余人就业,多数就业人员来自项目地周围熟悉果树管理技术的农户及80后“宝妈”,企业还提升薪资福利,设置灵活的工作时间,以满足就业人员的不同需求。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和实现共同富裕。抓“双创”就是抓发展,促“双创”就是促就业。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精准性、实效性,推行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模式,预计年内将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各1万人。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双创”工作,通过搭建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北京市选拔赛暨第五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预选赛近日通过视频直播方式举行。30个创业项目依次路演展示,经专家评审,最终15个项目晋级市级乡村振兴专项赛决赛。
本次乡村振兴专项赛旨在深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全市有98个项目通过了报名审核。
为鼓励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乡村振兴专项赛的各类项目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优势突显。例如,“京喜数智便民生态小店”项目立志于做百姓身边最具烟火气儿的便利店。除了经营日百休闲、粮油调味、居家日用品之外,还能提供热水充电、打印、维修家政等便民生活服务,以及到店提、到家送等配送服务,甚至还能开展公益宣传、衣服捐赠等公益活动,因为流量更广、收益更宽,受益自然也更可观。其中,门头沟水峪嘴村的一家京喜便利店,改造前只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乡村日杂小店,经过改造,变得宽敞明亮,焕然一新,新增了打印复印、寄取快递、代售、衣服清洗、手机维修等服务,月成交总额环比提高了350%。这个项目可吸纳8500人就业,是参赛中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项目。
“智能温室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则通过北京、大庆、乌兰察布三个基地,吸纳项目地周围30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通过免费培训,促进他们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同时,企业还在温室建造、蔬菜包装、物流运输、终端销售吸纳更多就业力量,目前全产业链已解决1200余人的就业问题。
“乡村梨文化产业融合项目”在农业技术指导、电商运营、农业科普等岗位可吸纳300余人就业,多数就业人员来自项目地周围熟悉果树管理技术的农户及80后“宝妈”,企业还提升薪资福利,设置灵活的工作时间,以满足就业人员的不同需求。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和实现共同富裕。抓“双创”就是抓发展,促“双创”就是促就业。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精准性、实效性,推行订单式、菜单式培训模式,预计年内将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各1万人。同时,继续深入推进“双创”工作,通过搭建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