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好工作(这份救命文档的主人找到了)

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好工作(这份救命文档的主人找到了)23:12:23,第3小时,文档里出现了第一个脱离险境的家庭:一个大人两个小孩。这位家长在表格更新了备注:“已经顺利坐上车回家了”。第4小时出现了近200条求助信息,新增了一个sheet——“可支援”:有彻夜不闭馆的图书馆、提供方便面的科技馆、提供水上器材的俱乐部……之后新增第三个sheet——“漏电风险地区”,提醒大家避免出入会漏电风险的场所。又一个小时过去,表格已经更新到23版,越来越多的求助信息被核实。还有很多人“被困”“失联”“无吃无喝”“手机即将没电”。21:10:03,表格里出现了“地铁5号线”“5号线隧道”等求助信息。 21:21:52,出现了核实信息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被困,有老人,也有孩子。帮助核实消息的志愿者此时出现。21:56:35,一个小时过去,表格迅速更新到了第12版,出现了一位已经破水、即将分娩急需120救助的孕妇。

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好工作(这份救命文档的主人找到了)(1)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今天凌晨3点被蚊子吵醒后,李睿才发现了网络上有很多人在寻找自己。这位来自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河南籍女孩,以“manto”的昵称创建了一份河南互助救援的求救表格,最初这是一份仅有“待救援人员信息”几个字的简单表格,如今它已成为点击量数百万的“多用途”民间抗洪资源对接平台,被很多人称为“救命文档”。

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好工作(这份救命文档的主人找到了)(2)

和时间赛跑的救命表格

2021年7月20日晚21:04:50,这份“救命文档”出现,最初只有一行字:求救人员信息,救援人员信息。这之后,表格中开始出现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各种求助信息。表格内容逐渐增多,并用不同颜色进行了区分。

21:10:03,表格里出现了“地铁5号线”“5号线隧道”等求助信息。

21:21:52,出现了核实信息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被困,有老人,也有孩子。帮助核实消息的志愿者此时出现。

21:56:35,一个小时过去,表格迅速更新到了第12版,出现了一位已经破水、即将分娩急需120救助的孕妇。

又一个小时过去,表格已经更新到23版,越来越多的求助信息被核实。还有很多人“被困”“失联”“无吃无喝”“手机即将没电”。

23:12:23,第3小时,文档里出现了第一个脱离险境的家庭:一个大人两个小孩。这位家长在表格更新了备注:“已经顺利坐上车回家了”。第4小时出现了近200条求助信息,新增了一个sheet——“可支援”:有彻夜不闭馆的图书馆、提供方便面的科技馆、提供水上器材的俱乐部……之后新增第三个sheet——“漏电风险地区”,提醒大家避免出入会漏电风险的场所。

如今,这份表格已经变成了一个民间救援信息收集对接的平台,更新了近300版,数百万次的访问量,创下了单个文档的访问量纪录。表格拉到最后,有人用醒目的字体写着:要挺住!全国人民都在担心你!河南,加油!

被媒体报道后,很多网友开始寻找表格的初始创建者“manto”,关注她的安危。

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好工作(这份救命文档的主人找到了)(3)

从人工搜集信息开始

“我很感动。”看到各种陌生人对自己的担心和感谢,李睿忍不住热泪盈眶。她刚刚本科毕业,开学就将成为一名研究生,正在家里度过暑假。“我家在河南东南部,离郑州挺远,汛情不严重,基本安全。”

尽管如此,在微博上看到河南互助救援的话题时,作为一名河南人,她还是自问,能不能做些什么?“20号那天我刚刚拔完牙,很不舒服。当时犹豫过,但看到新闻视频,大股大股的泥石流,有人抱着树苦苦挣扎,就下定了决心,要做点什么。”

李睿问了一位师姐,确定了从搜集求助信息入手。接着又在同学群里问了大家的意见,有的同学也一起加入了。她又发了朋友圈,有很多人留言说可以一起做。最初仅仅是32个同学的微信群,如今这个民间自发团体已经扩展到有数个微信群,每个群里都有几百人的规模。李睿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发动这么多人。

她也没想到,最初只有一行字的小表格如今会变成一个数百万浏览量的“救命工具”,并且还在继续更新。“最开始我们做的是一张EXCEL表格,后来觉得实时性比较差,便改成了在线文档。”发展到后来,很多人自发编辑,信息更新非常快速及时。“互联网在线文档YYDS。”李睿笑着说。

信息搜集开始都是靠人工,同学们去微博上进行实时搜集,但发现存在信息重复问题,同学提出后,又改用爬虫。考虑到还有很多求助信息不会发在微博上,又建立了微信搜集群。除了信息搜集,还有一部分同学核查信息,核实每条求助信息发布后,有没有救援,没人救援的话就帮忙联系救援队伍。“我们拉了一些救援群,把信息发布在群里,线下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就近救援。”

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好工作(这份救命文档的主人找到了)(4)

很多人一起组成了无形的力量

“我真的很感谢大家,这个表格其实背后是很多人自发地维护,是很多不认识的人一起组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李睿告诉记者,很多人一起自发更新修改信息,才让这份表格迅速扩容。很快就超出了她和同学可以控制的范围,必须要有更专业的平台来处理,现在已经由更专业的人士来接管。“我希望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可以成为模板,在其他地方也能使用。”

李睿还记得,当文档中有100多条信息时,她和另一位同学分开核实信息,通过微博和电话联系求助者,联系不上就发短信。她7月20日晚上10:38发的一条确认消息,第二天凌晨1:38得到了回复:已经得到救援,谢谢辛苦你们了。“当时我就哭了,感觉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这样的短信在汛情最严重的初期,她收到了几十条。每收到一条报平安的回复短信,都让她更坚定地做这件事。即使这两天她没怎么休息好,“尤其前天因为忙着整理文档,到凌晨三四点才睡。今天也是一早就被各种消息轰炸,基本没怎么睡”。但她觉得很值得。

李睿有个好朋友,一起参与了信息的收集工作。“今天凌晨三点发消息给我,说看到网上的很多评论和文章,很多人在找我,她感动地哭死了。”朋友最后发了一句话,说:“真的很幸运和你一起做了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李睿说,她觉得有点幸福。

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好工作(这份救命文档的主人找到了)(5)

“我要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李睿的微博名叫“白馒头什么时候能瘦到90斤”。有很多素不相识的网友给她留言:“祝你早日瘦到90斤!”也有人说:“已经很瘦了,一定要多吃点!”最早成立的群里,大家现在都非常开心。大家都说,继续一起加油。

虽然被很多人说是“英雄”,但李睿说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快乐女孩。这次的经历的让她对未来有了更坚定的想法。“我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她之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里实习。和隔壁一个组的老师聊天时,老师问她:“你为什么要做互联网产品?你不是学金融的吗?”李睿当时回答说,因为互联网公司氛围很好,工资也蛮高的。“当时那个老师就说,他不是这样想的,他想用自己的产品帮助更多人,改变世界。我一下子就很受触动。”

她一位未来想去教育行业的朋友,也是想给世界带来改变。“他们的就业并不是为了解决物质生活,而是考虑到自己作为个体,能为社会带来什么。”这一次,李睿也感受到了“为社会做了些什么”的幸福,让她对自己的未来也越来越清晰。她想做老年人做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的目的是使生活提效,我希望不仅仅年轻人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希望像我姥姥、奶奶这样的老年人也能享受到这样的便利。”她说,汛期一定会过去,家乡一定会战胜灾难,她期盼着自己创建的“救命文档”信息清零的那一刻,也期盼着之后自己能脚踏实地,继续平凡而充满希望地学习生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