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辛弃疾晚春风雨落花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辛弃疾晚春风雨落花两首)所以看伤春送春诗词,要选择一些历史上重要的诗词作家,因为同样是落花风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状态的力度和深度,具有极其高的精神审美价值。那是一个帝王,面对江山易主,繁华不再,无法超越历史,却必须感受浩大亡国的悲哀。春天之青葱,明丽,百花盛放,往往应对人生朝气蓬勃的青春和华年。而繁花之胜,也往往对应人生的快速上升期。包括春天还会映射到一件事情的上升期,包括了国和家的繁荣。而古人的聪慧和敏感在于,虽然他们掌握的精确的信息没有现代人这么海量,但是对环境的感知,关系自己的生存和将来。无论是岁月中的形成,小家环境,国家环境。而春天过去,恰逢自己人生的低谷,难免会和能够代表悲伤的落花风雨共振。落花之商,风雨之感,往往是诗词表达的重要一种状态,但是不能因此,说古人闲愁太多。有些落花风雨,确实带着文人乔张做致的无病呻吟,但是有些落花风雨,却包含着重要的人生感慨,真实情怀。比如南唐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
辛弃疾晚春风雨落花美词两首:断肠片片飞红,十日九风雨
晚春谷雨节气之后,风雨增多。谷雨节气之雨,有利于传统农作物的生长,灌浆,是丰收的重要保障。但是这样的风雨,也会迅速凋零晚春的花卉,春天的花事迅速进入尾声。
落花风雨常常入诗入词,以抒发人们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惆怅。春天去了,不是还有果木蓬勃的夏天吗?为何古人如此伤怀风雨落花?
实际上,这是季节转变,和人生时光岁月一种微妙的互振。
春天之青葱,明丽,百花盛放,往往应对人生朝气蓬勃的青春和华年。而繁花之胜,也往往对应人生的快速上升期。包括春天还会映射到一件事情的上升期,包括了国和家的繁荣。
而古人的聪慧和敏感在于,虽然他们掌握的精确的信息没有现代人这么海量,但是对环境的感知,关系自己的生存和将来。无论是岁月中的形成,小家环境,国家环境。而春天过去,恰逢自己人生的低谷,难免会和能够代表悲伤的落花风雨共振。
落花之商,风雨之感,往往是诗词表达的重要一种状态,但是不能因此,说古人闲愁太多。有些落花风雨,确实带着文人乔张做致的无病呻吟,但是有些落花风雨,却包含着重要的人生感慨,真实情怀。比如南唐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那是一个帝王,面对江山易主,繁华不再,无法超越历史,却必须感受浩大亡国的悲哀。
所以看伤春送春诗词,要选择一些历史上重要的诗词作家,因为同样是落花风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状态的力度和深度,具有极其高的精神审美价值。
比如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
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南宋 · 辛弃疾《祝英台近 晚春》
41岁的辛弃疾 时任隆兴 (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离他21岁从金国归宋,整整20年。
21岁时,他在备受金国欺凌的曾经是北宋的土地上,带着父老乡亲的期望,反金起义,投奔南宋,他受到了英雄一样的接待。本来以为打回家乡去指日可待,但是南宋接下来的操作让他迷惘。先是安排他在地方当安抚转运使,年轻的辛弃疾以为这是一种锻炼。
但是,他不断地在这个职位上,东调西调,而且他的报国主战的想法,耿直的性格,被很多妥协派忌惮,所以各种流言缠身,说他对官员太苛刻,是酷吏,说他不善变通。辛弃疾渴望在军队里有所作为,但是很多年,都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军政事务。辛弃疾熬过了最苦闷的30多岁,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不会用他,因为他是英雄,而且是归正过来的英雄,他的胆略和勇气,让人吃惊,不能让他带兵打仗,因为不知道这个人还会爆发哪些能量。
就这么熬到了41岁。
辛弃疾家乡回不去,报国无门,一直在安抚转运使这个职位上,南北东西颠沛,和在镇江的妻子聚少离多。这次他升任南昌知府,难得的几年安定闲适,他决定尽快在这里建立一个家园,把妻子接过来。这些年,为了他的梦想,亏欠妻子太多。
但是,又是谁在亏欠他?他20年掉在南宋官场的泥淖,在等待期望绝望中,耗尽了最后的青春。就算是现在躺平,心意也难平。
和妻子情深意笃,却常年宝钗两股,那江南桃叶渡,又是一年晚春,柳树烟笼。
我的妻子,日日盼望我归来,想她不愿意登高望远,因为良人不归,这晚春时节,十天倒有九天风雨,看青山惆怅,烟雨悲伤,身上寒冷,远帆不归。
那晚春花开,总被雨打风吹去,我的妻子,她也会感伤流年啊。
这写的是妻子,如何不是他自己。归来20年,仕途哪一处不是十日九风雨,终于连青春也耗费干净。冤哉?冤也,辛弃疾无处喊冤,他是才高震主。
我的妻子,此时一定是把鬓边的花,摘下,数着花瓣,如果花有十五瓣,会不会我的夫君15天后回来呢?又怕数错了。戴在头上的花,重新取下来,再细细数。是寂寞,是无聊是悲伤吗?辛弃疾一定知道,自己每次回家书信上的日子从来没有准确过。
他知道妻子担心他,数着日子,等他回家。妻子一定在不多的相聚里,告诉过他,这些等待的细节,比如还有做梦,在梦中哭过。不是亲,不关心。
他辜负妻子太久了。
可是他自己也被辜负太久。古人诗词中的夫妻,往往拟托君臣。
是谁20年来辜负着他的忠贞豪情?他不能不有埋怨和绝望,却也只能,借着自家事,眼前花说。
他不是不期望自己能够受到重用,但是现在,他41岁,看够了也领略够了那些谗言打压。
他的躺平不是他主动的选择,他从来就不是陶渊明。但是现在,他必须躺了,风雨落花,属于他的青春已经过去,属于他的机遇,从来就没有。
在这个晚春,落花风雨是真的伤到了他的心。
他有回不去的故乡,有愧对的妻子,有一事无成的已经过去的青春。而他本人的将来呢?春归躺平,是种表面,他的心还在漂泊。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悽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
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和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南宋 · 辛弃疾《 婆罗门引 其二 用韵别郭逢道》
61岁的辛弃疾,离开他的故乡,如今还是金国的领土40年。此年他住在铅山。
从人生来讲,这是一生的秋天。此年三月,辛弃疾的挚友朱熹病故。朱熹晚年陷在了 “党禁”之中,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弟子遍布天下,却因为得罪权贵,被罗织罪名,他的学术被称为伪学,他的弟子受到牵连,流放的流放,获罪的获罪。朱熹死的时候,门庭冷落,甚是凄凉。
但是辛弃疾决定亲自去悼念朱熹,因为朱熹和他一样,主张抗金,正直。
这是他前往福建建阳的路上,和朋友郭逢道告别时写的诗词,而郭逢道此时北上京城,仕途将有起色。
这晚春绿荫啼鸟,正是阳关路远,我要离开这里的时候,我知道你担心我,一再催促我早去早回。我知道你担心我,害怕我一去难回。
我站在这分别的海山路口,和你千里共心情。
我只是感慨,朱熹和我,高山流水一样的情谊,他死了,如同知音弦断,让人悲凉。
我只是心中充满的惆怅和郁闷,就像落花一样,能够感知风雨的激烈。
我打算像陶渊明一样,在这暮春写下停云美句,表达我对你的思念。
但是我知道,你这一去是仕途进步,我会在这里等待你春风得意后的归来,为你接风洗尘。
那么这首词,其实内容很广博,涉及三个人,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辛弃疾南下去悼念朱熹。
第二件事,他和好友郭逢道离别,他南下,郭逢道北上。
第三件事,是郭逢道对辛弃疾的担忧。
因为朱熹此时,声名狼藉,做官的做学问的都躲着,辛弃疾散居在家里,他这次是要沾是非的。
但是辛弃疾非去不可,因为“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
朱熹的遭遇如何不是辛弃疾自己的?因为主张抗金,因为对南宋权贵多有直言,所以朱熹现在身败名裂。很多人同情,却不沾这个霉气。辛弃疾却有着内心侠气的一面。他不会顾忌什么。反正他也憋屈了一辈子。而这正是朋友郭逢道担心的。
辛弃疾之所以被压制,是因为他是龙啊。但是这条困了几十年的龙,要替朋友朱熹,出个头。
因为他知道朱熹的苦难,是风雨中的落花,墙倒众人推。
辛弃疾不但去了。还带来了力度强烈的祭文,“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是冰雪相照的肺腑知己,辛弃疾大英雄自本色,管不了太多。
他六十一岁了,21岁都没有怕过生死,还在乎叠加在他头上的罪名?
而正是辛弃疾这种让人震撼的气质,居然他说了就说了做了就做了,也没有人能够再怎么样他,毕竟,他此时没有做官。
倒是朋友郭逢道提心吊胆地替他一直捏着一把汗。
辛弃疾诗词豪放沉郁,其中虎啸龙吟的气质,哪怕是写落花风雨,那飞花落红当中,也有剑气。那旖旎处,是英雄美人的惆怅,那深沉处,是时命不予的悲伤,跳脱了普通的伤春悲秋。
当然最著名的落花,是他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咱们下回解读。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