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吃什么饭好吃(咱河北人就爱这一口)
河北人吃什么饭好吃(咱河北人就爱这一口)李军说,据传,赵氏最早从当地制作面酱的程家进货,然后贩卖出去,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在“槐茂”之前,保定的制酱技艺就早已有之。其后,赵氏在当地酱源的基础上加入了绍兴的制酱工艺,让槐茂的面酱风味甜咸适口、浓香醇厚,“槐茂号”逐渐发展起来。这个位置刚好有一棵古槐树穿屋而过,非常茂盛,赵氏借景生情,于是取了“槐茂”二字将小店命名为“槐茂号”,期盼生意兴隆,福荫子孙。三百五十年老字号 九代人吃槐茂槐茂酱园始创于1671年,是中国酱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之一,两大名产“槐茂甜面酱”、“槐茂酱菜”因原料优质、工艺精湛、酱香浓郁而闻名古今。“槐茂”二字缘何而来?关于来历,有很多传说逸闻。但李军说,绝大多数认同这样的说法:1671年(康熙10年),绍兴人赵氏辗转落户保定府,在西大街二道口,也就是现在的永华大街与西大街交会处,东北角大槐树下落脚开店。
百年冀商
《百年冀商》系列策划第五期,走进有350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槐茂”,来了解这一香飘三百年的冀商企业经历的传奇故事。
很少有这样的品牌,从1671年(清康熙10年)诞生直到今天,三百多年只做一件事,持续以优质美味的产品服务消费者,在业界眼中其魅力从不衰减,在百姓中赢得代代相传的赞誉。
今天我们的节目就请到了保定槐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来讲讲这一品牌的发展与蝶变,以及未来的长远规划。
三百五十年老字号 九代人吃槐茂
槐茂酱园始创于1671年,是中国酱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之一,两大名产“槐茂甜面酱”、“槐茂酱菜”因原料优质、工艺精湛、酱香浓郁而闻名古今。
“槐茂”二字缘何而来?关于来历,有很多传说逸闻。但李军说,绝大多数认同这样的说法:1671年(康熙10年),绍兴人赵氏辗转落户保定府,在西大街二道口,也就是现在的永华大街与西大街交会处,东北角大槐树下落脚开店。
这个位置刚好有一棵古槐树穿屋而过,非常茂盛,赵氏借景生情,于是取了“槐茂”二字将小店命名为“槐茂号”,期盼生意兴隆,福荫子孙。
李军说,据传,赵氏最早从当地制作面酱的程家进货,然后贩卖出去,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在“槐茂”之前,保定的制酱技艺就早已有之。其后,赵氏在当地酱源的基础上加入了绍兴的制酱工艺,让槐茂的面酱风味甜咸适口、浓香醇厚,“槐茂号”逐渐发展起来。
传承350年至今,制酱的20多道工艺中,一些至关重要的步骤保留至今。比如“太阳光自然晒酱”的老传统依然在延续,在大多数甜面酱发酵20多天就上市销售的环境下,每一缸槐茂甜面酱都要经过大约60天的阳光晾晒,以保证甜面酱风味达到最佳。
在当时,槐茂酱菜不仅是平常百姓家的家常菜,更曾与宫廷结缘。据《光绪朝廷实录》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慈禧太后从西安回京途经保定,品尝槐茂酱菜后大悦,赐名“太平菜”,寓意“天下太平”。自此,槐茂酱菜身价倍增,每市斤白银一两七钱,合现价500多元。
在槐茂的带动下,保定酱业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渐发展起来。1924年,酱业工会入会酱园81家,大缸2万多口,年生产面酱320万多斤,酱菜400万斤。除槐茂外,酱园大户还有魁盛号、文兴涌、全顺合、全兴等。当时槐茂产品种类达80余种。
“对产品的精益求精,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是槐茂350年来秉承的理念。”李军说,老字号企业350年历经风雨不间断生产、在新时代再创辉煌,就是因为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重,才能经久不衰。
老字号的全新蝶变
作为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离不开品牌的传承与创新,也离不开每一个槐茂人的付出与对工艺的精益求精。
1955年,保定酱业加快公私合营步伐,政府整合了保定市的魁盛号、聚和成、文星栈、槐昌永等二十几家酱业门店,成立保定市公私合营槐茂酱菜制造厂,三百年老字号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1983年,为恢复老字号,经有关部门批准又将保定市国营酱菜厂改名为保定市槐茂酱菜厂,并注册“槐茂”商标,槐茂老字号得以流传。
1988年,不断学习研发新产品的槐茂,已拥有酱菜产品50余种,更是凭借什锦酱菜一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
1999年,槐茂酱菜厂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自此,槐茂的生产经营步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
2006年,因槐茂美誉世代相传三百余年,被商务部认定为首届“中华老字号”;槐茂酱菜制作技艺亦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科技为先导 传承中华酱文化
“槐茂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印记,是属于保定人的饮食文化遗产品牌。”李军说,350年的深厚历史传承和不懈创新,逐渐形成了槐茂人“酿制放心食品、塑造高尚人格”的品牌精髓。
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一代代槐茂人的努力下,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2007年,天香控股投资入股槐茂,拥有资本助力的槐茂,全面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 。这次资本的注入,对于槐茂厂区搬迁以及第三次改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军说,“搬迁升级过程,并非想象中顺利,而是充满挑战。”2014年,槐茂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在河北定兴建立新厂。面酱的制作工艺区域性强、自动化程度相对落后,搬迁新厂绝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更应当是产能提升基础上的工艺革新。
在槐茂工程师的艰难钻研下,其中多项技术与设备都实现了技术创新,推动了行业发展。例如,槐茂自主研发出专用的面粉连续蒸熟机,在实现全自动蒸面的同时,淀粉糊化率大幅度提升,带动了整体行业的技术进步。
如今,在槐茂定兴新厂的酱文化博物馆内,有着一组古法制酱工艺的复原雕塑。该群雕由46个人物,50余口酱缸,马车、井棚若干组成,整体长度达18米。
这组雕塑展现了槐茂老匠人从汲水、和面、制曲到日晒夜露、成品出缸的槐茂甜面酱古法酿造全过程。而就在不远处的厂房内,先进的蒸面机、制曲机隆隆作响。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人力与科技的对比,也体现着“老字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匠心之魂。
精益求精做好酱、匠心传承不懈怠。槐茂融“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于一体,力求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和品质的前提下,持续为消费品市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一代代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成为他们舌尖永恒的记忆。新时代下,“槐茂”将更加枝繁叶茂,香飘四海。
作者 | 《新冀商传奇》工作室
编辑 | 丽辉
河北综合广播
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