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个男孩的心理学(心理学爱自己爱孩子)
读懂一个男孩的心理学(心理学爱自己爱孩子)我再给你讲述第二个案例。简单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性,会不自觉地将主观观点、标准投射给孩子,实质上是养育者无法接纳自己这样做,所以也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稍后展开详细说明。晗晗开学五年级了,各科成绩基本是倒数。但凡是亲生的,爹妈必须着急,暑期辅导班报了一堆,啥用也没有。为什么?辅导只能解决孩子学习能力问题,无法解决学习态度问题!晗晗对于妈妈的报班行为,存在消极抵抗。“你让我上,我就上,反正你也不能看着我,至于怎么上,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了。”孩子要是抱着这种心态,能学好么?回顾晗晗的成长经历,妈妈说:“晗晗从小爸爸就管得太严,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玩......奶奶有些溺爱,带孩子的原则是能帮着做,就不让孩子自己动手。”所以,晗晗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欲,都被压制了。那么,这个案例和爱自己OR爱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文/37度暖爸
友情提示:本文略长,文中案例均隐去隐私信息且经过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不铺垫,不废话,直接上干货!
为什么说:“爱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爱的表达?”看上去有点南辕北辙,是吧?我先给你讲讲第一个案例。
晗晗开学五年级了,各科成绩基本是倒数。但凡是亲生的,爹妈必须着急,暑期辅导班报了一堆,啥用也没有。为什么?辅导只能解决孩子学习能力问题,无法解决学习态度问题!晗晗对于妈妈的报班行为,存在消极抵抗。
“你让我上,我就上,反正你也不能看着我,至于怎么上,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了。”孩子要是抱着这种心态,能学好么?回顾晗晗的成长经历,妈妈说:“晗晗从小爸爸就管得太严,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玩......奶奶有些溺爱,带孩子的原则是能帮着做,就不让孩子自己动手。”
所以,晗晗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欲,都被压制了。那么,这个案例和爱自己OR爱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简单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性,会不自觉地将主观观点、标准投射给孩子,实质上是养育者无法接纳自己这样做,所以也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稍后展开详细说明。
我再给你讲述第二个案例。
桐桐初三毕业了,理科很棒,年级拔尖,语文方面始终敌不过其它班的一个学生。桐桐说:“他看书太多了,我实在比不过他,但是我其它科目都很强,我总分比他高。我要加紧体育练习,这样他肯定干不过我。”通过这两句话可以发现,桐桐的思想很积极。
桐桐的父母也算是普通人: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老师。桐桐妈跟我说:“我有一次放假刷剧到凌晨,早晨我告诉桐桐说‘妈妈不想做饭,你带着弟弟玩,不许打扰我,我想睡觉’。”
看到这儿,我估计应该有人要批评这位妈妈了:“怎么能这么贪玩不负责?”你是不是也会有疑问:难道不关注孩子,孩子就能自己变好?关注多了,反而不对?
没那么简单,我用心理学知识来做一波详细分析:为什么父母学会爱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爱的表达。看懂了且做到,你就是高手:
爱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则认为:爱会让人克服寂寞感和孤独感,但是爱允许人有自己的个性,允许人保持自己的完满性。爱往往意味着一种给予的行为,除了给予,爱还往往包含着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
但是绝大多数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已经变了味道,那不是爱,是控制。什么是控制呢?简单点来说:你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会生气、愤怒;我这么想,你也必须这么想,如果不符合我的标准,你就是不对的。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给到孩子太多的控制,而并非是爱呢?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呢?
父母不能接纳“错误的自己
在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累积了太多是非对错、非黑即白的标准,这些标准束缚着我们自己,同时我们也会用这些标准要求孩子。所以,我们无法接纳“错误的自己”只能允许自己做对的事情。
就以第二个案例来分析:桐桐妈没有用“妈妈应该怎样,不能怎样”的标准衡量自己。所以,她可以心无旁骛地让自己放纵了一晚,也可以坦荡荡地和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
想一想:你所有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认为孩子做错的事情,是不是也从来不允许自己这样做?学会接纳自己,是爱自己的第一步。
关心自己,爱满则溢
如果自己每天有很多“痛点”,例如:工作不顺心、生活压力大......哪儿有心情爱孩子?爱,就像水杯里的水,倒满了自然会溢出来,如果你自己每天有很多令自己不爽的地方,带着负面情绪,哪儿还有能力爱孩子呢?
如果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学会爱自己,尝试与自己的情绪共处,并觉察它们的来源以及携带的信息,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小很多。荣格说:看见即疗愈,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想一想:你心情好和不好的时候,孩子在你眼中是一样的吗?自己在两种状态下,你的教养态度能保持一致吗?
一个身体无法承载两个人的灵魂
学会爱自己不仅是对自己的救赎和疗愈,也是赋予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
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的观点,国内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解读为:60分妈妈。为什么呢?
人的主动性多数来自于需要和对于痛苦等不满现状改变的动力,当一位母亲真的足够好(100分)时,反而会降低甚至限制孩子的主动性发展。例如:妈妈预感到孩子口渴了,提前准备好水,当孩子习惯了被照顾,离开你身边,很大可能会忘记喝水,因为没人给他倒水了。
例如:妈妈认为孩子收拾书包很乱,总是帮助孩子收拾、整理、归纳,那么孩子大概率学不会如何整理书包。这个道理很简单,孩子失去了由不会---练习---掌握技能----变成习惯的机会和过程。
因为父母对孩子不够信任,总是担心“孩子无法完成某事”,所以习惯性代办。如果你将关注点往自己身上偏移一些,可能让自己更愉悦,也会给孩子逐渐独立的空间。我再给你讲第三个案例,也是一件特别好玩,有意思的事情。
朋友家换新房子了,邀请我们夫妻去做客,我们坐在客厅聊天,她家女儿嘴里嚷着要喝水,就跑进了厨房。朋友马上就开始担心:“琦琦,你别倒水,烫到你怎么办?放下,妈妈马上来了”。
给孩子倒完水,坐在沙发上又开始吐槽:“你看我们家闺女,开学六年级了,倒水还不会,万一上初中去一个寄宿学校,这可咋办?”
我笑着对她说:“是你自己不放心,还是孩子真的学不会?”她听完之后自己开始大笑,并自嘲说:“那我就一直跟着她吧!跟着她上大学,然后结婚、生孩子。”
如果能多一点关注给自己,让自己更愉悦,而不是在“不得不”的状态照顾孩子,也就可能达到“爱满则溢”的状态。我想告诉你的是:孩子的身体无法承载两个灵魂,这种状态像不像鬼怪小说里“孤魂野鬼对身体的夺舍”?
当父母忽视自己,为了所谓的“责任”过多关注孩子而忽视自己,会产生较多的牺牲感和付出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想一想:有了孩子以后,你有多久没关注过自己的容貌、小爱好、兴趣?
牺牲感是家庭冲突的制造者
当一个人在付出时,不可避免会对对方产生付出感、牺牲感。没有人可以始终无条件地付出,当父母亲始终扮演付出者、牺牲者的角色,也难免会对孩子存在期待。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能自私、学会分享、为他人考虑,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你不是圣母、不是神仙,也会有自己的需求、渴望,这并不丢人,每个人都需要被满足,并在满足过程中获取幸福感。例如:爱人为自己精心准备的时刻、长久工作后一次旅行、周末的一场电影、期望已久的一顿美食、假期前夜的熬夜放纵......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让我们感受到满足和幸福的时刻,只要我们愿意正视我们的需求。
如果一个人不会照顾自己的情绪,或者说认为照顾自己的情绪是忽视他人、是一件自私的事情,他会觉得自己是在为整个家庭付出。越是感觉自己是在一直付出的那个人,内心往往越是空虚,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人产生高期待和需求。当对方的言行无法满足或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愤怒就产生了,进而导致家庭矛盾。要么,压抑自己的情绪,继续默默地扮演着付出者、牺牲者的角色。
一个人可以像汩汩的泉水一般,每天每时每刻都向外涌出无限的爱,而不会枯竭吗?在你能良好地照顾自己之前,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想一想:你是不是会有心很累的感觉?是不是在家中时常扮演牺牲者的角色,忽视自己的情绪感受和需求?
相信孩子也是爱自己的方式
非常通俗、简单的四个字,能做到的父母却不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性。猜测、怀疑甚至质疑,只会令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是指责、批评、不信任感与控制。
关注自己,学会爱自己,才能有时间、有机会反思、觉察自己的思想、行为,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充盈、满足和成长,而不是带有主观性的标准衡量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肯定、认可、鼓励、信任、赞美的需求,当你能够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赋予孩子信任感,不仅仅是满足了孩子,也是放开了对自己的禁锢。你不用再担心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而拥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必做的事情。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可能很难,但你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上生长的动力和能力,他们只是需要通过练习逐渐掌握技能、习惯。如果你没有办法信任孩子,也会让孩子失去了练习的机会和过程。
就用家长最关心的自律的学习这件事来举例: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管理过自己的时间,即使长大成人,他可能也学不会自律。因为他从来没有尝试过掌控自己的时间,从来没有尝试过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以也不懂得坚持与放弃,更谈不上自律。
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静下来看一部电影?
结语:学会爱自己,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更不是完全忽视他人。而是让自己获得满足与幸福感之后充盈自己的内心,爱满则溢的状态也自然而言的会流露出来。让爱在家庭中的每个人身上传递、流动,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该有多么幸福?
文短言浅,难以言明所有细节,如有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有问必答!
回复“爱自己”免费获取爱自己的七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