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是人生虚无主义吗(我和我骄傲的倔强)
阮籍是人生虚无主义吗(我和我骄傲的倔强)南宋陆游放翁在《读阮籍传》诗中,则是怒气中火地狠批他的不守礼法:籍辈可诛无复议,礼非为我为何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放鹤亭》中还算中肯地评价:阮籍之徒,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阮籍,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是魏晋风度的代名词。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的名作《滕王阁序》中毫不客气地讽刺嘲笑: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盛唐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在《听郑五愔弹琴》诗中溢于言表地羡慕: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如果问:李白是谁?小学生都很知道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如果问:苏轼是谁?很多人也不陌生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甚至如果问一生仅留作二首诗的林升,大家也张口就来他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可如果问阮籍是谁?也许会有人反问:他帅吗?歌手还是演员?哪里的十八线小生?
阮籍,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是魏晋风度的代名词。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他的名作《滕王阁序》中毫不客气地讽刺嘲笑: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盛唐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在《听郑五愔弹琴》诗中溢于言表地羡慕: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放鹤亭》中还算中肯地评价:阮籍之徒,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
南宋陆游放翁在《读阮籍传》诗中,则是怒气中火地狠批他的不守礼法:籍辈可诛无复议,礼非为我为何人?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阮籍还是那个阮籍,可为什么不同人的评价竟有着云泥之别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因为阮籍生前就云淡风轻地说过:“礼岂为我辈设也?”
他不仅若无其事地回答着众口铄金的时代,更言行合一地把他的放荡不羁展示的淋漓尽致。
世俗说:男女授受不亲;阮籍说:清者自清。《世说新语》记载:阮籍的嫂子,也是竹林七贤另一位成员阮咸的母亲有一次回娘家。她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地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看到小叔子阮籍来她家特意和她送别。
小叔子送别嫂子,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法束缚下,这绝对会被人戳脊梁骨,甚至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的事情。
阮籍才不管这些,长亭外,古道边……他哼着,与嫂子开开心心地话别。
面对这一“出格”的行为,果然有人指着阮籍的鼻子骂道:“你小子怎敢蔑视礼法?”
我之所以说阮籍代表着魏晋风度,是因为他的不拘礼节。
他与嫂子本来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关系,送个别而已吗?俗人们就这么大惊小怪的。
面对指责的阮籍,若无其事地回了一句:“礼岂为我辈设也?”
他说完一定还豪放不羁地吹了一声长长的口哨,人家可是嗜酒能啸,善弹琴。搁在今天绝对是全能型流量偶像。
世俗说:丧母者不哭为不孝,裴楷说:阮籍乃方外之人。如果按“哭丧”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孝顺,那么我想说:越是不孝顺的人越擅长表演,奥斯卡都要为这么假模假样哭的死去活来的演员设立哭丧表演奖了。
提到阮籍丧母这件事,我想先说说他不幸的童年。
公元212年,阮籍3岁,他的父亲,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去世。阮母在曹操一家的接济下抚养阮熙、阮籍和幼女。
我之所以说阮籍代表着魏晋风度,是因为他真实率直。
晋书记载阮籍性至孝,但并没有具体记载诸如冬温夏清的事情。
既然阮籍是个孝子,为什么晋书上没有记载他的具体事情呢?
如果这么问题让阮籍回答,那他一定要反问:孝顺父母本来就是子女理所当然的本分,难道还需要在人前故作姿势吗?
是不是给父亲捶背,给母亲端水一定要有观众,不然就是白孝顺了?
阮籍不善于表演,他一生最擅长的就是我行我素、遵从内心的想法。以至于在他母亲的丧礼上,他也一如既往地将世俗那套礼法撕得粉碎。
公元254年末,阮籍丧母。
中国有句老话叫:娘在,家在;娘走,家散。
三岁丧父的阮籍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失去母亲对他无疑是撕心裂肺的痛,而这种痛就像在他的膏肓之间,连药物都不能医治。
按照当时礼法,有客来吊唁,孝子先哭,客人才跟着行礼。
阮籍已经痛到膏肓之间了,还管他什么礼法不礼法。
河东裴氏出身的名士裴楷(流量相当于唐代河东柳氏的柳宗元)听说阮籍丧母,第一时间关掉电脑,换上深色的衣服快步跑到阮籍家,一路上手机微信响了好几声,他都没顾得上看。
可当满头大汗的裴楷进了阮籍家,omg,先眨三下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门。
眼前,喝醉的阮籍披散着长发,伸开两条腿坐在坐床上,没有哭。裴楷这名士的头衔可不是虚的,他立刻长舒了一口气,一秒钟镇静以后,退下来垫个坐席坐在地上,稀里哗啦地大哭一顿后起身离开。
各种头条记者蜂拥而上,围住裴楷采访:请问裴大人,按照礼法,前来吊唁的,主人哭,客人才行礼,阮籍不哭,你为什么哭呢?
裴楷抹着脸上未干的眼泪说:“我意念式的以为阮籍在哭。”
记者们还不依不饶的围追堵截发问。
裴楷鄙视着这帮记者说了句:阮籍是超脱世俗的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这种人是世俗中人,所以自己要遵守礼制准则。
裴楷的这句话把双方都照顾得很恰当,瞬间获得一百个赞。
阮籍只是借酒消愁,来发泄自己的丧母之痛。
世俗说:既然真性情,又何必违心写《劝进表》?阮籍说:死有何惧,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都说乱世造英雄,例如刘邦、刘秀、岳飞这类拯救万民于水火之间的俊杰。
其实乱世不一定造的都是英雄,还有狗熊,例如董卓、司马昭、石敬瑭这类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提到阮籍人生最大的无奈,我想先说说那个朝代更迭、时局不稳的时代。
公元210年,阮籍出生,这也是奄奄一息的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而当时的社会正如曹操《蒿里行》中写的一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自此拉下了东汉196年的帷幕,开启了曹魏政权。
皇帝换成了有恩与阮家的曹氏,八岁能诗文的阮籍本想大力加油干,施展他那济世之志,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也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啊,曹魏的几位皇帝不仅短命(曹丕在位7年,39岁挂了;曹睿在位14年,36岁挂了),还像菜地里的韭菜似的,被司马氏割了一茬又一茬。(曹芳在位16年被废,曹髦在位7年间接被司马昭杀害;曹焕在位6年,曹魏政权game over)
公元263年十月,大权独揽的司马昭让傀儡皇帝曹焕封自己为晋公,位相国,加九锡。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不过是他篡权的一步政治旗。
尽管天下人都懂司马昭的心,可他还是假惺惺地按照世俗礼法表演着过场。
曹魏傀儡皇帝曹奂对司马昭的要求如实照办,他知道他的前任皇帝曹髦就是不听司马昭的话而间接死在了他的刀下的。
司马昭微微倾了倾身子,谦虚地说:“皇上,臣才德浅薄,不能胜任相国一职啊。请皇上收回成命。”
司马昭,你真会开玩笑。皇上要是收回成命,估计他就看不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了,他如何敢收回成命。
皇上配合着司马昭在朝堂之上经过一番表演后,那些巴结司马昭的大臣又进行了一番劝进表演,这些大臣谄媚的嘴脸已经炉火纯青到都不用提前彩排的。
他不是不谙世俗,而是不想同流合污。
阮籍这一天没有上班打卡,他不想与司马昭那一伙同流合污。而司马昭放任他,也吊个爱才的名。
阮籍对司马昭封相国一事早已知晓,他独自在家喝闷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求贤若渴的曹操不仅地阮籍的父亲阮瑀有着知遇之恩,在阮瑀死后,曹操更是隔三差五地派人去阮籍家送茶米油盐酱醋茶,曹丕更是多次亲自登阮家的门慰问。
面对司马昭的飞扬跋扈,无法扭转乾坤的阮籍整日与酒为伴。
司马昭为了拉拢他,想与他结儿女亲家。司马昭托媒人来阮籍家为他的儿子提亲,他的这个儿子就是后来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抛开以后不说,就是当下司马昭的权利,这是多少贪图名利的小人求之不得的好事。而不与司马氏合作的阮籍选择了酗酒避亲,这一喝就是足足六十天,喝光了洛阳好几家酒窖。
司马昭的劝进表需要当时的大名士书写增加影响力,而才华无出其右的阮籍是最合适人选。
酗酒避亲成功的阮籍,这次故伎重演。等使者来催稿时,阮籍还没有动笔。
于内心,十万只羊驼在奔腾;而眼前,是使者手里明晃晃的刀。
如果不写,这把刀也许坎下的是他一个人的脑袋,他的好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曹家女婿的嵇康(曹操的孙女婿,一说是重孙女婿)不与司马昭合作,被莫名其妙牵扯到吕安一案中成为司马昭的刀下鬼,这一年嵇康40岁,舍生取义。
可这把刀也许坎的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
被司马昭满门超斩的刀下鬼们数不胜数,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阮籍又想起嵇康的一对年幼的儿女,嵇康在临刑前把儿女拜托给了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
可以托六尺之孤的山涛绝对是君子,他也不负好友嵇康所望把他的嵇绍培育成材,女儿也风光嫁人。
读过红楼梦的朋友是否也记得小说里也有一个和嵇绍兄妹同病相怜的人,对,她就是林黛玉。
红楼梦中6岁的林黛玉在母亲病逝后,住在自己的亲外婆家锦衣玉食尚且整天流着寄人篱下的眼泪,我想稽绍与妹妹的眼泪也不比林黛玉的少吧。
这就又让我联系起当下的疫情,著名作家方方的那句话:时代的一粒灰 落在个人头上 就是一座山。
阮籍不怕死,可他不能拿家人的命赌,更不能拿整个家族的命赌。写吧,他在几分醉意下一气呵成了劝进表,然后驾着马车漫无目的地向前直到末路放声大哭。
阮籍在写下劝进表的两个月后,郁郁而死。他虽然没有等来下一个春天,但他的魏晋风度却永世流传着。
结语他不拘礼节,听说如花似玉的少女死去,素不相识的阮籍抱着琴去痛哭。他的哭是哀婉一个鲜活生命的消失。
他超然物外,得知司马昭派人来提亲,一杯一杯又一杯的买醉,什么钱权名利,他就是不想和司马昭勾勾手,好朋友。
他青眼白眼,母亲的丧礼上,遵守礼法的嵇喜来致哀,他翻个白眼给人家,下一秒看到嵇康带着酒、夹着琴来,他马上由白眼转为青眼。
有的人对阮籍崇拜到高山仰止之情,求偶遇,求签名,求把臂入林,如东晋风流宰相谢安曾向谢鲲说:“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有的人对阮籍心向往之不能自己,求相思成梦,求倾心夜谈,求灵魂附体,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给自己的字是梦阮(一说是号),原来曹雪芹也是疯狂的追星族。
有的人对阮籍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求模仿,求共鸣,求传承,如唐代诗骨陈子昂受阮籍《咏怀》组诗的影响写下了《感怀》组诗。
有的人对阮籍的爱慕之情穿越时空,求对饮,求同游,求朝夕相处。如写这篇文章的我,和他如出一辙的不谙世俗、放荡不羁。
阮籍: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是魏晋风度的代名词。
作者:九弦钥(本名杨卫杰),河北邯郸人,自由撰稿人,编剧。靠稿费行走过半个中国的自由灵魂。生命于她,是一段随遇而安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