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市面上大行其道的写作课、写作训练营导师,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不难,一点都不难!爆款文章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你学会爆款文章的框架,就能够写出引爆全网的热门文章。写出10万 、100万 ,甚至是1000万 的爆款文,到底难不难?德国社会学家施密特,对卢曼的工作流程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了他独一无二的创作方法——卡片写作法。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里,作者申克·阿伦斯拆解了卢曼独创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从写作知识、写作前的准备、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入手,讲解写作的基本问题,详细介绍了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的写作应用实践。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我们从套路化的写作方式、繁琐的资料整理、低效的素材寻找工作中解放出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思考、理解和发现新思路这些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笔记、搜寻资料参考文献上。

一个普通人要多努力,才能跨越阶层、改变人生轨迹?

从酿酒师的儿子,到进编制、当上公务员,再成为20世纪最有创造力、备受尊崇的社会科学家,一生出版了将近60本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和上百篇论文,尼克拉斯· 卢曼几乎创造了奇迹。

更令人诧异的是,卢曼似乎没有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这一切。

卢曼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卢曼能够轻松实现高质量、高产量的创作目标?

德国社会学家施密特,对卢曼的工作流程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了他独一无二的创作方法——卡片写作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里,作者申克·阿伦斯拆解了卢曼独创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从写作知识、写作前的准备、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入手,讲解写作的基本问题,详细介绍了卢曼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的写作应用实践。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我们从套路化的写作方式、繁琐的资料整理、低效的素材寻找工作中解放出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思考、理解和发现新思路这些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笔记、搜寻资料参考文献上。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1)

01 会套模板就能写出爆文吗?

写出10万 、100万 ,甚至是1000万 的爆款文,到底难不难?

市面上大行其道的写作课、写作训练营导师,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告诉你:不难,一点都不难!爆款文章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你学会爆款文章的框架,就能够写出引爆全网的热门文章。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多数人在学习完爆款文章写作课程之后,确实掌握了爆款文章的大体框架和结构,也就是所谓的爆文模板。但是,这距离写出真正受欢迎的爆款文章,还遥遥无期。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2)

因为,按照爆款模板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东拼西凑出来的,徒有其表,无法真正触达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更不可能带来读者广泛的、自发的传播效应。

能够成为爆款的文章,都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有自主意识的”。这种鲜活的力量,贯穿文章的始终,使它能够走近读者,为读者所感,引发读者所思。

更多的人喜欢将这种抽象的力量,称之为一篇文章的“灵魂”。

它犹如一根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绳索,将原本散落在大脑、书籍里的观点、案例、句子串联起来,形成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

其实,当拆解了市面上的爆款文章后,你会发现:观点独特、情感共鸣、获得新知,是爆款文章从茫茫网海中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

想要写出好文章、爆款文章,光靠模板是远远不够的。模板能够做的,就是帮助写作者梳理思路,列出框架和要点,提升写作的效率。

而要写出可以激发读者情绪共鸣、感动人心的文章,我们还必须往里注入个人理解、思考成果和情感。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3)

02 事半功倍的6步写作法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认为,写作是检验我们是否理解所读内容的最简单方法。

按照爆款框架套模板的做法之所以没能创造新爆款,根本原因在于,套模板的人并不懂爆款背后真正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逻辑。

这就好比现在百花齐放的自媒体平台,同样都是做算法推荐内容的产品,但内在的推荐机制和运营逻辑不同,导致最终呈现出的产品效果和用户口碑天差地别。

那么,怎么才能让写作变得不困难呢?卢曼在《卡片笔记写作法》里提供了一个事半功倍的6步写作法:

第一步:明确区分任务

大脑教练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这本书里提到,对当代人提升脑力、思维能力、专注力、学习能力和成长能力影响最大的4个要素——数字洪流、数字分心、数字痴呆和数字推论。

科学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让可移动的电子数码设备、各种类型的社交软件APP入侵了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的信息和热点事件,忙碌且仓促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乱了思考的节奏。

在这种环境下,追求高效率,成了多数人的选择。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能够一心多用,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情,但实际上,对没有进入“心流”状态下的人来说,一心多用反而效率低。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当下需要处理的任务逐一写下来,减轻大脑的负担,让大脑能够在接下来的思考中保持足够的精力;为不同难度级别的任务分配不同的关注度和精力;全神贯注于处理每项任务。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4)

第二步:阅读理解

对写作者来说,阅读理解就是一个消化内容、获取知识的过程。

就好比,我们从市场上采买各种各样的食材,倘若没有经过清洗、筛选、分切、下锅烹煮、调味、摆盘等一系列步骤,食材就不可能会蜕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不管是阅读什么样的内容,可能仅仅只是一篇自媒体文章,又或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宣传册,都有可能成为写作者宝贵的思想财富来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消化眼前的内容。

阅读理解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很多门道的:

1、边读边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纸笔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当然,习惯了使用笔记软件、备忘录等电子工具的人,也可以使用电子产品来进行记录。

不过,研究发现,手写方式记录比较的效果,要远远好于采用电子记录的方式。

人的记忆存在两种机制——存储和提取。记忆学家比约克发现,大脑的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呈现负相关。

也就是说,当你将某些内容输入大脑时越容易,那么想要再次从大脑中提取出这些内容就越困难。

所以,手写笔记会比直接复制粘贴的电子记录方法,记忆更深刻。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5)

2、保持开放的心态。

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都是先确定选题,然后围绕选题去搜集、筛选相关信息,留下可能会用到的素材、金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让我们陷入确认偏差。

什么是确认偏差呢?

简单来说,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公平公正的,但实际上,我们在搜集、整理和重新调用信息的过程中,总会更加倾向于能够确认我们先前存在观点的趋势。

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不妨改变一下思路,先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然后再对信息进行整理,这有助于对某个问题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也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选题。

3、警惕曝光效应。

很多人认为,重复阅读某些内容,能够提高认知的效果。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多次重复阅读或复习相同的内容,只会给大脑形成错误的认知,实际上我们仅仅只是看完了、看了很多遍而已,仅仅只是达到熟悉的地步。

只有通过写作、叙述给他人听的方式进行检验,才能够确定是否真的将内容理解、学会。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

因此,阅读时更应该有选择性、有意识地选择阅读的内容。与其一直反复阅读同样的内容,死记硬背记住知识,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去运动一下,调整状态、缓解压力,更有助于理解记忆。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6)

第三步:写笔记卡片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中,完成笔记卡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决定了卡片盒写作的成败。

卢曼每天都会用A6纸大小的卡片来写笔记,每天完成6张卡片,循环往复。正是这种日积月累的记录,才让卢曼几乎毫无压力地完成了58本书以及数百篇文章。

当然,对普通人而言,要达到卢曼的高度和努力程度实在是有点困难。但他完成笔记卡片的方法,依旧值得学习,因为这对收集素材、选题、金句、框架大有裨益。

1、坚持每天写3条笔记

不管是写小说、自媒体文章,还是写学术论文,积累的作用不可忽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到下笔脑子空空的窘境,相信是不少人的常态。

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从素材的累积做起。每天写3条笔记,就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一来可以促使自己积极阅读、努力记录,二来也能够保证每天动脑去思考和消化知识,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2、把思考和想法写下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灵感是最容易溜走的东西,如果你不动笔把它先记录下来,兴许就错失了一个绝佳的好点子。

很多作家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随时保持手边有纸笔,不管是桌子上,还是床头柜上,都会放纸笔,目的就是为了随时记录一闪而过的灵感。

所以,当我们在阅读中突然产生了新想法、新的思考方向,那就赶紧将它记录下来,说不定这个想法在日后笔记的记录和整理中,就能够发展成更有价值的观点。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7)

3、将永久笔记添加到卡片盒里

《卡片笔记写作法》将笔记卡片分为三类,分别是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

闪念笔记一般指代临时产生、不成熟的想法,可以使用纸笔、电子笔记软件、备忘录等工具进行记录,事后需要进行整理,形成永久笔记。

文献笔记一般指的是阅读时不想遗忘的内容,尽量简短、精炼,使用自己的语言对内容进行复述,记录引文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抄写,而是要进行深刻理解,保存时需要连同书目等细节一并保存。

永久笔记就是那些已经经过思考、处理、记录下来的笔记,在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寻找它们与研究、思考选题的关联点,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

将这些思考成果记录下来,放进卡片盒里,并且相互之间建立链接,以便随时可以找到这条笔记所关联的所有笔记信息。

第四步:发展想法

很多人都在为建立素材库而烦恼,不知道应该怎么将素材进行分类,每次将收集到的素材按照主题进行归类时,都会很纠结,同一个素材可以归为多个主题文件夹里,到底该放哪个更合适呢?

卡片笔记写作法,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它运用索引、为笔记建立智能链接,就可以轻松将多个笔记关联在一起。

这既省去了将笔记归类的痛点,又免得笔记消失在茫茫的笔记大海里,最终被遗忘,更重要的是,在通过思考为笔记建立关联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知不觉间发展出了一个或多个新的主题和想法,甚至为某个主题建立起了整个框架。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8)

第五步:分享洞见

我们以往写文章,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也就是先确定选题,然后围绕这个选题定框架、论点,再去搜集能够论证该论点的素材和金句,最后动笔写作。

而卡片笔记写作法提供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模式,它将整个写作步骤完全颠覆,也就是日常写笔记形成素材库记录,然后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观点,再通过笔记之间的关联性,用素材进行论证和充实,全文框架自此一气呵成,最后动笔写作。

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先扩展视野搜集,再缩小视野关注,进而发展论点。

第六步:养成习惯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久?主流观点普遍认为,21天就可以养成习惯。但多数人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从0到1的建立过程很难一下子完成,如何让大脑在新旧习惯的切换中适应、获取愉悦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

就像读书,本应该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但如果变成任务、硬性指标,乐趣自然就少了一半,还会让大脑产生抵触心理。

培养新习惯的关键就是,不要一刀切地与旧习惯决裂,更不要动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去做,而是要有策略地去建立新习惯,逐渐取代旧习惯。

写笔记卡片也是一样,也许从每天写3张卡片开始太难,那就从每天一张开始,也许从每天读30页书开始太难,那就从每天读一两章开始。

这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选择一种令自己感到舒服愉悦的方式,开始养成新习惯,练习卡片笔记写作法,你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写出爆款文章。

快速进行内容创作技巧(为什么按模板创作)(9)

准确地说,《卡片笔记写作法》不只是一种写作方式和技巧,而是一个可以用来学习、储存知识、拓展认知、思考创意的完整系统。

只要将感兴趣的、可能会用到的知识统一收集起来,经过初步的加工、建立链接,这些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就会自发形成主题知识框架,诞生更多新颖的观点和思考方向。

就像书里所说的,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

人类学会了运用工具,才得以进化为高级生物,创造出更灿烂的文明。工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能不能利用好工具,让工具在我们手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