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董明珠是老板(68岁董明珠再度连任董事长)

董明珠是老板(68岁董明珠再度连任董事长)在2019年1月16日,即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选举董明珠女士为公司董事长的当日,格力电器收盘价报39.31元/股。以此测算,三年间格力电器股价跌6.46%。截至2月28日收盘,格力电器报36.77元/股。2019年至2022年,格力电器股价分别经历了涨83.75%、跌5.55%、跌40.22%、跌0.70%后,股价又重回三年前水平。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2005亿元、1705亿元、1395亿元,同比增长0.24%、-14.97%、9.48%;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47.0亿元、221.8亿元、156.4亿元,同比下降5.75%、10.21%、增长14.21%。除格力电器外,其他家电企业亦在过苦日子。以美的集团为例,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794亿元、2857亿元、2629亿元,同比增长6.71%、2.27%、20.75%,20

董明珠是老板(68岁董明珠再度连任董事长)(1)

意料之内,68岁的董明珠再次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

2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选举董明珠为公司董事长,同时聘任为总裁。

三年前的1月16

日,董明珠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再获三年任期。从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来看,董明珠上一任期的成绩不尽人意。

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2005亿元、1705亿元、1395亿元,同比增长0.24%、-14.97%、9.48%;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47.0亿元、221.8亿元、156.4亿元,同比下降5.75%、10.21%、增长14.21%。

除格力电器外,其他家电企业亦在过苦日子。

以美的集团为例,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794亿元、2857亿元、2629亿元,同比增长6.71%、2.27%、20.75%,2018年至2020年其总营收增速连续三年不足10%;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正逐年下降,同比增长19.68%、12.44%、6.53%。

截至2月28日收盘,格力电器报36.77元/股。2019年至2022年,格力电器股价分别经历了涨83.75%、跌5.55%、跌40.22%、跌0.70%后,股价又重回三年前水平。

在2019年1月16日,即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选举董明珠女士为公司董事长的当日,格力电器收盘价报39.31元/股。以此测算,三年间格力电器股价跌6.46%。

但在这三年间,格力电器依旧保持了高分红,分别在2019年年报、2020年中报、2020年年报进行“10派12元(含税)”、“10派10元(含税)”、“10派30元(含税)”。

此外,格力电器在半月前发布公告称拟实施2021年中期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5.37亿元。

上一任期,多元化、渠道改革成为格力电器的关键词。此次再获三年任期,董明珠又将把格力电器带向何处?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认为,董明珠继续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对格力积极效果大于消极效果。“董若不在,格力股价只会跌得更厉害,因为董不在格力,格力的不确定性更大。”

董明珠是老板(68岁董明珠再度连任董事长)(2)

(图片来源:网络)

“接班人”不明

作为格力电器的掌门人,董明珠早在1992年便加入格力,时年38岁,从销售岗位做起,一路伴随格力成长,至今已经陪伴格力走过30年时间。

如今,董明珠已经68岁,下一任期止,董明珠将面临71岁高龄。

摆在董明珠和格力电器的问题是,谁能接班?

此次换届完成后,董事会包括董明珠、张伟、邓晓博、张军督、郭书战等五名非独立董事,以及刘姝威、王晓华、邢子文、张秋生等四名独立董事。

其中,张伟1999年加入格力电器,历任格力电器管路分厂、物资供应部、外协外购质量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负责人、总裁助理等,现任格力电器党委书记。

而邓晓博则是在望靖东辞职后“空降”格力电器,2020年12月至今,任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张军督、郭书战分别为浙江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此外,格力电器设有庄培、谭建明、邓晓博、舒立志、方祥建等5名副总裁。

其中,庄培、谭建明两位格力电器副总裁,分别陪伴格力电器20年、33年,二人如今均已57岁,接近退休年龄。舒立志曾任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副处长、处长,2019年12月加入珠海格力电器,现任格力电器副总裁。

庄培为工程师,2003年4月至今,任公司副总裁。与黄辉相似的是,另一位副总裁谭建明亦有着较强的技术背景,1989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制冷与低温技术专业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

方祥建为格力电器11月20日新聘任的副总裁,2004年7月至今,方祥建历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筛选分厂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质量控制部部长等。

对于谁能接班董明珠,目前仍没有统一看法。董明珠在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谈及接班人问题时表示,“我们一直在选择当中,但是不是我说你行就行,而是你要自己能行才行。”

“空调老大”位置受挑战

2012年5月份,董明珠接棒朱江洪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2012年,董明珠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首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1001亿元。近10年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将近翻了一倍,2019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达上市以来最高点,为2005亿元。

2019年,也是上一次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的时间。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格力未来每年将依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内部认为这远远不够。”董明珠表示,珠海市政府曾经给格力定下2023年营收6000亿元的目标,格力有把握保持10%以上增速,但要达到这个目标远远不够。

但从2019年起,格力电器营收增速开始下滑,不仅离6000亿营收目标越来越远,10%增速也未达到。

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2005亿元、1705亿元、13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24%、-14.97%、9.48%。

营收增速下滑的背后是行业触达天花板。

奥维云网在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销售总结中指出,反观当前的中国家电市场,在地产红利消耗殆尽、渗透率逼近瓶颈、低频消费与弱周期属性、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等诸多因素叠加下,也迈入了“无增长”时代。

截止到2021年11月,我国家电市场累计零售额规模为7022亿元,同比增长4.9%。但是如果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然下滑7.4个百分点。

分品类看,空调品类仍为是格力电器的王牌,“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好空调,格力造”等广告词传遍千家万户。

在2019年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曾表示,空调永远是格力的主业,这个主业是不可能放弃的,只不过加入了一些新兴的值得投资的产业。未来十年空调界老大的地位不会改变。

三年任期过去,上述豪言实现了一半:空调依然是格力的主业,但其空调界老大位置正在受到挑战。

2020年,美的空调业务实现收入1212.15亿元,格力电器空调业务营收1178.82亿元,首次全年在空调业务上被美的超越。

2021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空调产品贡献的营业收入为671.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79%,较上年同期的413.33亿元同比增长62.57%。美的集团暖通空调贡献的营业收入为764.08亿元,超出格力电器空调营收92.14亿元。

“一旦美的获得空调老大的位置,它(美的)会想办法维持这个位置,格力要想夺回这个位置就非常难。”刘步尘表示。

“渠道改革”进行时

回望格力电器在空调业的称霸史,经销商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格力电器过去成长起来主要靠的是线下的专卖店、实体店,但现在是线上线下并举的时代,这时格力电器的渠道已经没有优势了。”但是在刘步尘看来,渠道不是格力电器的核心问题,渠道属于“战术”的问题,而非“战略”的问题。

20多年前,董明珠一手创办“区域厂商股份合作制”经销商制度。

彼时,为遏制经销商间为抢夺市场份额而展开恶性价格战,在格力电器的牵头下,四大经销商共同出资,成立格力电器第一家销售公司湖北盛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这一举措将经销商的利益与格力电器深度绑定,并使格力电器实现统一的价格体系。

天风证券于2021年6月份发布深度点评指出,在当下以消费者需求为主的商业运营模式下,格力的层层分销的渠道模式问题凸显,在产品方面因缺乏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或无法及时按需调整产品结构;在价格体系方面,层层分销导致加价率过高,终端与竞争对手价差较大。

在此情况下,渠道改革成为格力电器的一件大事,数万名线下经销商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也在困扰着格力。

在2019年线上业绩交流会上,董明珠表示,一方面线上渠道已是潮流,格力必须走新零售模式,但另一方面,格力仍有着数万名线下经销商,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结合,格力正在慎重探索中。

据报道,2020年春节后,董明珠首次公开提出渠道变革的策略,核心即是转变各地区域销售公司职能,取消各级代理商,由经销商直接向总部打款提货。

在渠道改革过程中,格力董明珠店成为格力电器的重要线上渠道之一。目前,格力董明珠店已转型升级为综合网络零售电商平台,销售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美妆个护、精品服饰、在线旅游等多大类多品种商品。

与此同时,彼时66岁的董明珠也亲自上阵,尝试新兴事物——直播带货。

据统计,2020年董明珠工进行了13场直播带货,为格力电器斩获476.2亿元的销售额。这一销售额占当年总营收的27.93%。

格力电器2020年年报显示,线上格力董明珠店方面,格力推动了3万家线下专卖店的线上格力董明珠店开业,全年共举办八站全国巡回直播活动。

同时,格力电器提到将在2021年继续开展全国巡回直播,助推线上线下渠道深度融合。

以“全国巡回直播”在格力电器官方微博中查询,2021年仅能查询到两站直播内容。其中,2021全国直播巡演第一站在武汉,订单总额11.4亿元;第二站在韶关,订单总额3.51亿元。除该两站直播外,在媒体报道及格力宣传中,未见董明珠其他直播带货内容。

除董明珠外,2021年9月因一档综艺节目入职格力的孟羽童也进入了格力电器的新渠道。目前,“明珠羽童精选”这一短视频账号目前亦是格力直播带货的渠道之一。

相较2020年,格力电器在2021年直播带货方面的动作明显变少。刘步尘认为,带货直播只能作为销售的补充,不能作为主要渠道去使用。

在格力电器线上销售如火如荼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动了经销商的奶酪,部分经销商开始“倒戈”美的。

2020年8月份,多个消息传出原山东格力销售公司业务骨干团队,带领旗下格力专卖店客户投靠美的空调,成立美的空调在山东第四个业务平台山东盛美卓越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虽然面临改革阵痛,但渠道改革对于格力而言,已是必行之路。

“多元化”继续

在冷淡的家电市场表现下,“多元化”成为格力电器的主题词。

2012年以来,格力电器陆续探索了晶弘系列冰箱、大松系列小家电,足迹遍布手机、电动汽车、芯片、智能家居等领域。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曾在2019年向搜狐财经解释,格力电器多元化有两个主攻方向,一个是继续沿着家电方向往前走,比如格力已经进入冰箱、洗衣机、厨电、日电领域;另一个是进入智能设备。

但从财务数据来看,目前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仍主要依赖空调,多元化业务对格力电器营收贡献有限。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空调贡献营业收入671.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79%。

谈及格力电器多元化没有做成功的原因时,刘步尘分析到,“第一,多元化业务起步较晚;第二,多元化产品竞争力不足。”

从董明珠在上一任期的动作来看,格力电器的多元化路线已扩展至新能源行业。

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表示,汽车行业到现在为止没有中国的企业在世界上有话语权,另外汽车新能源是必要的方向,格力空调做到世界老大但汽车空调没有办法打入进去,最优的方案就是做汽车,现在看已经有成效了。

在汽车新能源这条路上,格力电器在2021年先后收入银隆新能源、盾安环境。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以18.28亿元的价格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

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

不足三月后,格力电器又将盾安环境收入麾下。

11月16日,格力电器公告,拟受让盾安精工所持盾安环境29.48%股份,转让价款约21.90亿元。同时,公司拟以现金方式认购盾安环境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1.39亿股股票,认购价款约8.10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盾安环境4.10亿股股份,占发行后盾安环境总股本的38.78%。盾安环境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对于这一举措,市场观点不一。

2021年11月,有投资者向盾安的竞争对手之一三花智控提问,格力本次收购盾安介入新能源车热管理,对三花在该领域的地位有何影响。三花智控对此的评价是“为时已晚”。

三花智控表示,格力与盾安为时已晚,格力对盾安的收购,可能会导致公司格力订单减少,但格力以外的其他客户订单将大幅流入公司,后者远大于前者。

东莞证券发布研报表示,控股盾安环境,有利于公司通过其产品矩阵完善的新能源热管理器业务,助力格力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加快公司多元化进程。

格力电器在汽车这条路上打算怎么走?董明珠近日接受央视财经专访中提到,现在对于核心汽车的关键部件加工,格力已经提供设备保障。“必须要让人们知道,格力不是单一做空调,而是从到电器到电气的转变。”

同时,董明珠表示,“家用车我根本不做,但是我可以做城市环卫车,这是最有价值的。”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