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和佛教有关(这15个常用成语都出自佛教)
成语和佛教有关(这15个常用成语都出自佛教)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原意是比喻人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修持境界已经很高。后来指人裸体。四、一丝不挂出自《五灯元会》。比喻事态相当严重,形势非常紧急,已经迫在眉睫,必须立即设法解决。三、家贼难防出自《五灯会元》卷三十七。这里的“家贼”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原意是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了人本性中的善法。后来用作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
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自汉朝时期传入我国以来,经过两千年来与中国本土文化儒、道的融合,已经深深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与儒道两结合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并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我们张口就来的成语,很多都是来自佛教,但我们却日用而不知,已经忘记了它的来源。
一、盲人摸象
出自于《涅槃经》卷三十。比喻不能看清事情的全部,只凭片面的了解和局部的经验,就盲目地做出论断。
二、火烧眉毛
出自《五灯元会》。比喻事态相当严重,形势非常紧急,已经迫在眉睫,必须立即设法解决。
三、家贼难防
出自《五灯会元》卷三十七。这里的“家贼”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原意是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了人本性中的善法。后来用作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
四、一丝不挂
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原意是比喻人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修持境界已经很高。后来指人裸体。
五、想入非非
出自《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原指修行人已经达到“非想非非想”的禅定境界。后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六、单刀直入
出自《景德传灯录》,原意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现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七、头头是道
出自《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原指开悟后的境界,指的是尽虚空遍法界,“道”无所不在。现在多比喻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八、杀人不眨眼
出自《五灯元会》,原意形容经上所说的屠夫广额。后成为禅林用语,比喻师家接化学人,冷酷严厉,丝毫不留情面。现在形容人极其残暴,杀人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九、无风起浪
出自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
十、打成一片
出自《五灯会元》,原指融合一体。即去除一切执着与分别,将千差万别之事物融通一片,不再有你我、彼此、主客等差别之情想。后用以表示和不同人的感情都很融洽,成为一个整体。
十一、心心相印
原是禅语,心是佛心,印是印可。意思是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佛的心印众生的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形容人彼此之间的思想感情非常默契,完全投合。
十二、伸手不见五指
出自《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意思:悟道的人见一切事物,都是平等不二的,不会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后来形容没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一片漆黑。
十三、有口皆碑
出自《五灯元会》,形容做的善事非常突出,人们都称赞他的功德,众人之口,便成了一座座无形的丰碑。
十四、本来面目
出自《六祖坛经》,原指人的本性,明心见性后的那个“性”。后用来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十五、冷暖自知
出自《大日经疏》卷十二:“如饮水者,冷热自知。”原指修行人证悟的境界,只有自己能够感受,无法告知他人。后来比喻对事物体会的深浅,只能靠自己体验,别人无法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