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虫谷13集青铜棺(云南虫谷九锁镇魂青铜椁原型)
云南虫谷13集青铜棺(云南虫谷九锁镇魂青铜椁原型)今日广西西林县,周边基本被崇山密岭所怀绕1969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政府的工作计划,县内要修一条公路,由当地八达公社负责召集本社两个大队的村民施工。而在我国民间传说中,铜棺也不是什么吉祥之物,但凡要用铜棺下葬者,多半是下葬之人本身存在极大问题,需要用坚固的铜棺镇住。正因铜棺极其罕见,因此在中国考古史上鲜有铜棺出土的案例,但在上世纪60年代的广西西林县,却是史无前例地出土了一口极为珍贵的鎏金青铜椁,这也是《鬼吹灯》小说中镇魂青铜椁的原型之一。同时也正是这口棺材,给中国考古界留下了至今仍没有答案的不解之谜。
看过电视剧《鬼吹灯之云南虫谷》的都知道,在胡八一等人历经九死一生终于下到献王墓地宫时,赫然迎面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三口极其诡异的棺材。
其中左侧摆放的是一口万年窨(yin)子木棺,右侧则是一口性如寒冰的寒石棺,这些倒也罢了,关键是那正中间,摆放的却是一口由九根铁链死死锁住的镇魂青铜椁。
《云南虫谷》截图,此铜椁由九根铁链锁住,悬空而立
《鬼吹灯》小说原著中关于这段场景,曾描述有一句“窨子棺、青铜椁,八字不硬勿靠前”,搞得很是神秘。
而在我国民间传说中,铜棺也不是什么吉祥之物,但凡要用铜棺下葬者,多半是下葬之人本身存在极大问题,需要用坚固的铜棺镇住。
正因铜棺极其罕见,因此在中国考古史上鲜有铜棺出土的案例,但在上世纪60年代的广西西林县,却是史无前例地出土了一口极为珍贵的鎏金青铜椁,这也是《鬼吹灯》小说中镇魂青铜椁的原型之一。
同时也正是这口棺材,给中国考古界留下了至今仍没有答案的不解之谜。
第一部分:铜棺现世1969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政府的工作计划,县内要修一条公路,由当地八达公社负责召集本社两个大队的村民施工。
今日广西西林县,周边基本被崇山密岭所怀绕
西林县在广西境内的位置颇为特殊,位于广西的最西端,桂、滇、黔三省的交界处,历来便是三省的咽喉要道,而且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12月15日,八达公社施工队一行15人到达当地一个叫普驮寨的地方,按照工程计划,这15人将负责普驮寨路段的土方挖方工作。
当晚5时许,一名村民正挥舞着十字镐奋力挖方,谁知他用力一镐下去,却听得地上“咚”地传来一声闷响,镐上更是传来一股巨力,直震得他双手发麻。
村民以为是挖到了石头,于是走了几步换了个位置,又是一镐下去,哪知传来的还是一声“咚”的声音。
“什么鬼东西?”村民心头很是疑惑,于是便用镐尖拨开浮土,这时地下的东西终于露出一丝身影——一块泛着金黄色的铜板。
与此同时,周围施工的工人们都渐渐围了过来,大家看着这露出地面一小块的铜板也不知是何物,不过直觉告诉他们,这东西怕是个宝贝。
由于当时已接近饭点,一群人便将泥土掩埋了回去,准备当晚再过来挖出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
晚上工地上放电影《农业学大寨》,施工队一帮人便偷偷溜出来到白天的施工处,在众人的合力清扫下,很快泥土就被清理干净,此时地下之物的真身也终于现出了全部身形——一口巨大的且全身封闭的棺材。
“棺……棺材?”这时周围人中有人惊恐地失声叫道。
辛辛苦苦挖到这么个玩意,对这群村民来讲肯定是觉得晦气的,但由于这口棺材实在太过罕见,于是一群人都站在那围观。
在众人眼中,只见这口棺材硕大无匹,浑身上下金光闪闪,长度至少有两米,高也有六七十公分,威风凛凛的同时还显出一丝莫名的诡异之感。说它诡异,只因这口棺材完全不同于大家往日所见棺木,它全身上下竟然都用青铜打造,外裹一层鎏金,无比坚固厚实,仿佛是在刻意禁锢棺内之物。
如此重宝现世,现场又人多势众,所以众人很快便去了惧意,取而代之升起的却是一股贪婪之心。
不过这铜棺上下封得严严实实,所以这帮人一时也打不开棺盖,结果不知谁出了个主意,说用十字镐和钢钎把棺盖撬开,这才把棺盖撬开了一丝缝隙,同时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阴霉之味从棺内悄然传了出来。
西林铜棺仿制品
然而此时一帮人早已利欲熏心,哪里管得了这许多,一人当即从撬开的缝隙里伸手进去掏摸,大件拿不出,那人便胡乱抓了一把泥土就缩回了手。
接着那人将手摊开,众人借着手电光一看,老天爷,满手都是珠宝!
这下一帮人更是着急,急急忙忙对着铜棺一通摆弄,愣是将棺盖给撬了开来,此时众人已然红了眼,一哄而上将最有价值的珠宝及铜制品等文物哄抢一光。
不久后看电影的一大群人也闻讯赶来,把棺内剩下之物也掏摸走了,甚至连那层不知是泥土还是棺主遗骸的东西都刮得干干净净,最后只剩下一个空落落的铜棺摆放在哪里。
别说本来就没有大粽子,就算有粽子,在这种情况下也得惨遭分尸。
此时无知乡民们虽将棺内之物哄抢而光,但至少最珍贵的大铜棺还在,如果铜棺能保存下来,那也是功莫大焉,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快连这口举世罕见的铜棺也遭受了噩运。
过了几日,县里听到铜棺出土的消息,便派了一辆柳江牌汽车将其拖回,安置在县委大院球场的一角,此后铜棺便在院里好生呆了两年,但到了1971年年底,祸事了。
西林县旧照
这一年县农机厂因维修机器缺铜,不知哪个人想起了这口铜棺,就建议把铜棺融了炼铜来修补机器,名曰:古为今用,废物新用。
如此铜棺就被拖到了农机厂车间,据当时知情者所言,先由工人用重锤将铜棺砸碎成小块,然后投入冶炼。但铜棺是由青铜制成,杂质较多,这怎么可能炼出纯铜来,所以最终炼铜失败,然而铜棺却就此被毁,令人万分痛惜。
以上便是西林铜棺出土始末,同时也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段沉痛的教训。
看到此处,大概有人会问,既然铜棺已毁,原物不存,那么凭什么说它珍贵呢?
那是因为后来考古发现中的证据显示,这件铜棺的来历,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神秘的古国,这口铜棺,很可能正是这个神秘王国国王的棺椁!
第二部分:铜棺的来历和神秘古国1919年,云南广南县阿章村曾出土了一面铜鼓,这件铜鼓是我国西南地区历代出土铜鼓中最为精美的一件,被称为“云南铜鼓之冠”,可惜清末的中国尚处于战乱之中,没人去关心这面铜鼓,更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
国家一级文物西汉羽纹船铜鼓,又称阿章铜鼓
而1969年出土铜棺的西林县与广南县恰恰比邻而居,两个重要文物的出土地点相距仅110公里,从地理位置上看已属极近的距离,这便让后来的考古学家高度怀疑这二者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而随着后来广南、西林两县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专家们终于确定,铜棺和铜鼓都属于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古国的遗物——句町(音同勾丁)古国!
这个句町古国的详细情况虽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它在历代史书记载中却是赫赫有名。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从这句话可见,在汉武帝时句町还算不得强大,只被司马迁归入“什数”之中,以它当时的实力,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还只能算是个吃瓜群众。
出土铜鼓的广南和出土铜棺的西林比邻而居,均属当时句町古国统属范围
但到了汉昭帝时期,句町却已变得颇为强大,由于助汉平定姑缯、叶榆的反叛有功,汉昭帝于始元六年下诏封当时的句町首领“毋波”为王,可见中原王朝对句町国的重视程度。
此后句町国一直助大汉镇守西南,在其强大国力的威慑下,西南诸小国无一敢有二心。
然后便到了西汉末期,王莽篡汉,这时最为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由于王莽不知吃错了什么药,无端下诏把句町王从王爵改为侯爵,句町王“邯”大怒,遂起兵反抗王莽,称王莽篡夺大汉天下天理不容,句町国要主持正义为汉室讨个公道。
口号喊得很响,但结果却不怎么样,双方大战9年,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王莽派出了20万大军。
王莽剧照
句町毕竟国小民弱,虽勉强靠着山高林密击退了王莽军队,却也在连年大战中一蹶不振,到两晋时期,已然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从存世时间上看,句町也算是和大汉同生共死了。
而铜鼓和铜棺,正是西汉时句町国最繁荣时期的造物,西汉时铜就是钱,句町居然用铜制棺,等同于纯粹用钱打造了一副棺材,端是无比的财大气粗。
据现代考古发掘,句町国都城大约在今广南县、西林县一带,即铜棺铜鼓出土地,那么问题来了,当初强大到足以和王莽争锋的古句町人,他们后来究竟去哪了呢?
阿章铜鼓上的一副图案,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千古谜案的真相。
阿章铜鼓局部图
这是阿章铜鼓上一副奇特图案的放大图,上面刻了2个人,1头牛以及1根木杆。
这到底是啥意思?
看下图,答案就在其中!
广南壮族同胞“牛魂节”仪式
这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广南壮族同胞都会举行的“牛魂节”,壮语称为“景吉”,汉语为“七月节”。
注意照片中的景象,牛和木杆,人则围着木杆转圈,阿章铜鼓上刻画的是2000年前的情景,但在2000年后的今天,这一幕却依然留存于世间。
所以句町古国虽早已烟消云散,但句町人却并未就此消失,今日广南等县的壮族同胞,正是中国历史上句町古国的后裔。
目前关于句町古国的研究也算是考古历史学上一个前沿热点,据当初那具铜棺出土时的亲历者后来回忆,上面绘有极其精美的图案。若是完整保存下来,这具铜棺和铜鼓相互印证,必然能解开大量有关句町古国的秘密,可惜却被几个无知之人毁于所谓的“炼铜”之中,留下无尽的未解之谜。
后来经过追索,当时被哄抢一光的棺内之物如今总算找回了一些,但还有一部分文物却不知所踪,而且由于当时场面混乱,所以也没人能全部记得棺内有些什么文物。
因此直到今天,棺内究竟装了些什么也没人清楚,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的缺失,实是令人痛心不已。
而当初那具被毁坏的铜棺,后来也根据曾目睹之人的回忆做了一个大概的复原品,同时当时还未融掉的一些残缺铜块也被找回,但复原品毕竟是复原品,论初始原貌,又如何能与真正的原品相比。
西林铜棺复原品侧面
今时今日,经过《国家宝藏》、《鉴宝》等系列栏目的宣传,有关文物保护的知识已在公众中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想来铜棺的遭遇不会再次重演,更别说会发生把稀世奇珍砸得稀碎这种暴殄天物的糊涂事了。
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
句町古国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今留下的只有出土文物以及壮族同胞代代传承中的那一点生命记忆。而在历经两千年时光的民族融合大潮里,汉壮两族终究在历史的选择下走在了一起,有了中华民族这个共同的名字,极目便是故土,抬头更是同一片星空。
参考文献:《关于西林铜棺的一些情况》,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2008;
《句町:古壮国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