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抗疫措施的法律意见(助企抗疫稳外贸)

上海抗疫措施的法律意见(助企抗疫稳外贸)在积极助企纾困方面,记者注意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是全国最早复工复产的仲裁机构,并在中国民航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指导下建立疫情期间航空争议解决“绿色通道”即“仲裁助航”项目,帮助降低航空企业争议解决成本,高效公正地定纷止争。通过该项目,成功受理多起调解案件,涉及航材仓储、航食供应等类型,均已通过调解、裁决的方式顺利办结。为了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减轻负担,中信保还建立了保费缓缴机制和快赔先赔机制。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支付保费的投保业务,按正常业务受理,不影响企业保单权益。对于企业有明确投保需求而暂时未能缴纳保费的保单,经企业承诺确认后,可先生效保单,保费延期缴纳;对于风险确定已经发生但尚未到应收款日的出运,企业可以同时申请索赔,可以视情况予以整体定损核赔,提前一次性弥补企业损失。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未全额缴纳分期最低保费的,支付赔款时可先行抵扣未缴纳部分后再支付企业

每经记者:夏冰 每经编辑:董兴生

在此次上海遭遇疫情冲击之时,出口企业的经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当前,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相关纾困政策也陆续出台,助力企业脱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受疫情影响,部分出口企业出现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贸易合同的现象。对此,4月12日,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称“中信保”)方面获悉,该公司已联合上海市商务委推出“助企抗疫,稳外贸护民生”的十项服务举措。另外,上海贸促会方面也表示,该会下设的出证认证部继续免费为企业提供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服务。

上海抗疫措施的法律意见(助企抗疫稳外贸)(1)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进行线上开庭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放宽出口企业承保受理和理赔受理限制

针对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盖章、提交纸质材料及无法使用电子签名等问题,中信保表示,可先通过信保通或企业邮箱进行沟通确认,中信保先审批办理相关业务,正本材料后补,确保企业正常投保、理赔需求不受影响。

另外,企业由于居家办公,难以提供常规理赔申请需要的纸质单证及申请材料,支持符合条件的业务在上海“单一窗口”的“信保绿色通道”直接办理报损索赔。依托平台数据开展真实性等交叉校验,加快启动海外勘察及提升理赔效率。

不仅如此,中信保还放宽了承保受理和理赔受理限制,推动“应保尽保“,确保企业权益。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按保单约定及时进行申报的业务,可放宽受理限制,并按正常申报处理,不影响企业保单权益。对于企业暂时无法判断风险状况或希望暂缓报损、索赔的案件,对于符合条件的业务提高风险容忍度,可接受企业提交的迟报可损、迟报索赔申请,不影响企业理赔权益。

为了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减轻负担,中信保还建立了保费缓缴机制和快赔先赔机制。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支付保费的投保业务,按正常业务受理,不影响企业保单权益。对于企业有明确投保需求而暂时未能缴纳保费的保单,经企业承诺确认后,可先生效保单,保费延期缴纳;对于风险确定已经发生但尚未到应收款日的出运,企业可以同时申请索赔,可以视情况予以整体定损核赔,提前一次性弥补企业损失。对于企业受疫情影响未全额缴纳分期最低保费的,支付赔款时可先行抵扣未缴纳部分后再支付企业。

企业可通过线上认证平台进行疫情相关的事实性证明

在积极助企纾困方面,记者注意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是全国最早复工复产的仲裁机构,并在中国民航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指导下建立疫情期间航空争议解决“绿色通道”即“仲裁助航”项目,帮助降低航空企业争议解决成本,高效公正地定纷止争。通过该项目,成功受理多起调解案件,涉及航材仓储、航食供应等类型,均已通过调解、裁决的方式顺利办结。

日前,上海市贸促会也陆续发布多项帮助商事主体纾困解难的措施,多措并举帮助商事主体尤其是外贸企业,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形势下共渡难关。

4月8日,上海贸促会发布《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关于服务商事主体纾困解难的特别安排》(下称《特别安排》)。

上海抗疫措施的法律意见(助企抗疫稳外贸)(2)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官网

具体来看,《特别安排》提出,一是对新案减收15%仲裁费;二是对“调仲对接”案件减收75%仲裁费;三是对使用协商调解方式进行仲裁的案件退还部分仲裁费;四是对使用在线方式进行仲裁的案件退还部分仲裁费,在普遍减收基础上可再退还15%仲裁费;五是允许部分出现经济困难或费用较高情形时缓交部分仲裁费。

上海市贸促会会长、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主任周敏浩告诉记者,此次发布的《特别安排》不是一项仅针对仲裁费减免的临时性措施,而是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对2020年疫情以来实施的一系列仲裁程序保障机制和便利措施的一次整合与升级。

考虑到本轮疫情对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面广时长,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明确《特别安排》将适用至2022年底,给予商事主体复工复产最大程度的支持与保障,与商事主体共渡难关。而2022年版的“仲裁助航”项目对航企的服务措施力度将比2020年版进一步加大,继续帮助航空企业降低争议解决成本,快速高效化解纠纷。

除减收仲裁费用外,记者注意到,上海贸促会还提供信用证明,多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

周敏浩介绍,针对上海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处于封控管理、员工居家办公的情况,上海市贸促会指导有需要申办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事实性证明的企业通过线上认证平台进行线上申办。从3月15日至今,共有4家企业向上海市贸促会申请办理疫情事实性证明。目前,上海市贸促会出证认证部已经通过在线方式对申请材料完成了审核工作,相关证明处于准待发状态。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出具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服务已经成为上海市抗疫信用惠企服务政策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20年疫情以来,上海市贸促会已免费为企业出具257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事实性证明,所涉合同金额312亿人民币。

除此外,企业还可继续在线申请签发原产地证书业务,审证人员居家在线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审核通过后企业可自主打印证书。

每日经济新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