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这份奇葩告示,让资本家看了都要落泪。以企业的名义,让职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并且还将员工的征信搭了进去。该公告称:用于解决2022年6月至9月份职工工资的兰州农商银行‘金城E贷’薪易贷(专享)定制贷款,由集团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承担按月结息、到期还本责任。用大白话来解释兰州公交集团(以下简称“兰州公交”)的核心逻辑就是: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兰州。

在文艺青年眼里,兰州是“杂志圣地”,《读者》、《飞碟探索》成为一代人的永恒记忆;在饕餮青年口口相传中,兰州是流淌着牛肉面的城市,“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是永远的牌面;而在逗比青年心里,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

兰州烧饼。

然而在2022年9月,一份网上流传的致“兰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的告知书,让兰州这个存在感稀薄的省会城市迅速成为舆论的热点

该公告称:

用于解决2022年6月至9月份职工工资的兰州农商银行‘金城E贷’薪易贷(专享)定制贷款,由集团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承担按月结息、到期还本责任。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1)

用大白话来解释兰州公交集团(以下简称“兰州公交”)的核心逻辑就是:

以企业的名义,让职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并且还将员工的征信搭了进去。

这份奇葩告示,让资本家看了都要落泪。

可能是没有料到此时会掀起轩然大波,在9月9日接受《财新》杂志采访时,兰州公交集团的工作人员扭扭捏捏地表示:

确有此事,但并非强制执行,而是同银行商议后制定的测试,实际上是一个意见征求书。

王二曾经曰过,“如果不能证明我的无辜,我倾向于证明自己的不无辜”。兰州公交集团沸沸扬扬的“压力测试”之所以让人无力吐槽,主要是因为:

假的太像真的,而真的又太像假的了。

蹊跷的“举债创新”

按照兰州公交集团有关人员对记者的回复,“让员工贷款给自己发工资”是为了解决集团当前的运营困难。

一方面,欠薪已成为员工的燃眉之急。有员工反映已经有四个月没有领到工资,对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暂时还看不到远水解近渴的指望。兰州公交集团负债已达39亿,整体负债率为72%,糟糕的财务状况几乎不可能让银行通过申请贷款。

所以,兰州公交的大聪明们开动脑筋,搞出了这么个“自贷自发”的绝招。据了解,整个流程中,兰州公交集团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

1,向银行出具企业员工个人征信、资质等方面的相关材料;

2,对员工的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如果说,第1条阐述的是公司“在卖人的时候帮着按手印”,那么在第2条中,兰州公交的态度就大有玄机

如果没有接受过经济法的系统学习,很多人会有一种模模糊糊的认识,认为员工贷款如果还不上,最后由公司“连带责任保证”兜底,看上去问题不大…

但其实不然。

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

在这起“自贷自发”闹剧中,兰州公交是连带责任人,即承担连带责任中的“第三人”。而在法律上,连带责任人并不是代人受过

首先,在本案例中,兰州公交极可能承担“补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人作为多数主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连带责任的各债务人,诸如合伙内的各合伙人,共同侵权的各侵权人等,这种情况下,大家的“江湖弟位”是相同的,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另一种是补充连带责任中的主债务人和从债务人,如保证合同中的主债务人和保证人。

兰州公交如果承担的是后一种角色,对直接承债的员工相当不利。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

从去年起,房企暴雷的消息并没有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炸起轩然大波,但近期风起云涌的烂尾楼停贷事件里,各种金融机构争先恐后地发布安抚告示。最核心的原因是,金融机构对房企的商业贷款有相对较高的风险评估与减值准备,而个人房贷则被广泛认为是最优质的贷款,几乎不存在风险。

其次,在本案例中,兰州公交与员工承担的违约后果并不对等。在连带责任的保证关系中,保证人与债权人所形成的是主债,而连带责任人承担的是从债(即保证之债),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可同日而语。

说得阴暗一点,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兰州公交如果最终破产,为员工贷款提供的担保事项就成了或有负债,大概率是不了了之。但在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仅在深圳等少数地区开始试点探索,作为自然人的公司员工从银行贷款,这是近乎无限责任的。哪怕集团倒闭、个人下岗,个人欠了银行的钱还是得还,不还的话就会上个人征信,直接影响个人工作、生活、出行,甚至子女就业…

所以,我在此真诚奉劝兰州公交的员工:

千万不要因为“大而不能倒”的国企光环,以及不明觉厉的“连带责任”而麻痹大意。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们,如果别人说一堆云里雾里的概念向你送天大的福利,这事儿基本不靠谱。

这一点,饱受毒打的大A股股民就看得十分明白。例如在2016年5月出现结构性熊市、广大股民寻求割肉解套时,中X证券的一份研报就让股民体会到“江湖险恶”,它的标题是:

《A股底部已到,老乡别走》。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2)

生锈的铁饭碗

兰州古称金城,是甘肃省的省会,其地形西部与南部高,东北低。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地貌以峡谷、盆地、串珠形河谷为主,这对于当地交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3)

另一方面,兰州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和装备制造基地。在狭长的河谷地形中,大量的工业废气无法散尽,导致了较严重的灰霾天气。

近年来,兰州对于环保的关注度非常高,对于汽车尾气排放问题也很重视,是全国较早实行单双限号的大城市之一。因此不难理解:

作为限制私家车的替代方案,兰州的公交系统规模庞大。

据当地资料统计:

兰州公交集团为国有控股的大型公交企业,集团下属8个客运公司,拥有在职职工9178人,运营路线101条,运营线网总长度为2463.8千米。公司拥有车辆2364辆,日客运量超过200万人次,年客运量达到7亿人次。

而截至2021年年末,兰州常住人口仅为:

438.43万人。

这至少意味着三个事实:

1,兰州公交承担了绝大多数兰州人的日常出行,意义非常重大;

2,兰州公交近万人的在职职工,以及数量众多的离退休职工,让兰州公交成为兰州市人数规模最大的国企之一;

3,由于普遍实行无人售票,从兰州公交集团的运营车辆数目(2364辆)推算,公司在职职工(9178人)与真正的一线员工(即司机)之间,存在巨大的数据差异。由于不可能所有公交车都每天运行,即使考虑到轮班,司机数量也不可能超过半数。

据悉,兰州公交“工资间歇性发放”已经持续了两年,而2022年5月-8月的工资仍未发放。按照兰州公交有关人员的表述,公司的亏损囧境源于连续17年的低票价政策(注:兰州市公交车票价至今仍控制在1元),以及疫情爆发以来的出行影响。但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

如果公交公司的管理、后勤人员比司机还多,出现亏损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毕竟公交公司不是高科技行业,一线人员产生不了这么高收益。

更有网友辛辣地表示:

不干活的人,工资更有保障;真正会被拖工资的,反而是干活的司机。

从这个角度看,近年来扎堆“考公、考编、进国企”的就业热情,是否也可能存在某种隐患?

吃紧的地方财政

当然,公交集团承担着公共交通的特殊任务,不能视之为完全的市场竞争主体,在低价运营的条件下出现亏损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出现亏损,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这也是全世界的普遍作法。

可为什么诺大一个兰州市,就拿不出补贴公交的钱呢?

废话不多说,先上一组公开统计数据:

2021年,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73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不含四个直辖市)中排名第22,财政自给率55.61%,政府性基金收入187.57亿元,排名第22,调整性债务率581.55%,排名第2。

从2017年起,兰州市的财政收入增长主要依靠非税收入,重头戏是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让金。中泰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表明,在经历了疯狂的2020年后,兰州市的土地财政已经放缓,2021年增速甚至为负。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4)

2021年7月22日,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公告,称“请41家欠缴土地出让金的单位尽快缴纳”,其中就包含富力地产、恒大地产等出险房企。

而据华西固收的一份研报,近年来,兰州市的住宅土地成交情况不容乐观。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5)

但兰州市对于土地出让的依赖度,却是逐年递增的: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6)

当地政府面临着一个难解的困局:

所有人都知道土地财政的潜在不良后果,但兰州市实在是停不下来。

因为从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看,2021年兰州市的财政自给率为55.61%,低于同期全国省会城市财政自给率的中位数(67%),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低。

财政收入进项受限,公共卫生等支出又在持续增长,这让兰州市的财政捉襟见肘。但更要命的是,兰州政府还要为可能出现的土地财政后果“埋单”!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7)

2022年8月29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发布公告称,未能足额收到兰州城投应支付的“19兰州城投PPN008”的兑付资金,无法完成债券付息兑付。这意味着兰州城投发生技术性违约,涉及金额约为875亿元。这一技术性违约,反映出兰州城投自身及所在地区债务压力重、流动性吃紧。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8)

宛若晴天霹雳一声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城投信仰”险些折在兰州城投身上。这一事件如果被确认,极可能导致严重的连锁反应,其ZZ后果是当地政府万万不能承受的。

于是在极短时间内,依靠政府回款、银行借款接续等技术性手段,兰州城投及时将524.8万元利息付款至PPN专户,上清所给投资人做了清算。

这就导致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

兰州市“江湖救急”的钱,究竟是从哪儿挤出来的呢?

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下,有自称利益相关的兰州公交职工匿名质疑,原本应当用于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是不是被拿去填补其他窟窿了。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9)

我们多么希望,这个推测不是真的!

像鸡毛一样飞

其实,兰州公交的欠薪问题,从2021年起就有相关的信息: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10)

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之下,不排除兰州公交不得已之下出此下策、暂缓员工的燃眉之急。

而这也不是个案,之前内蒙古包头市、山东邹平市等地都出现过司机讨薪的情况,河南郸城县还出现过因欠薪而导致公交停运的尴尬局面。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11)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兰州公交的“自贷自发”早就有了前尘故事。

上个世纪末期的阵痛性变革时,很多现金流枯竭的国企面临停产的困境。当时有个流行的做法,干部带头、发动工人,大家集资杼困,让厂子运转起来,渡过难关就好。

但绝大多数基层工人都受困于信息不对称。他们无法理解,当时国内企业的“三角债”现象严重到朱总理都挠头。工人集资的钱还没转化为材料设备,就被蜂拥而至的债主“截胡”了,真正复产复工、拜托困境的,比传说中的大熊猫还罕见。

甚至于,一位朋友向我说过一段秘辛:

工厂管理层号召职工“奉献爱厂”,自己却走关系,把自家交上去的集资款偷偷拿了回来。真正成为呆账烂账的,是后来下岗职工家庭交的钱。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12)

当然,这段转轨时期的阵痛,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职工们对企业的信任与朴素情感,换来的是2004年类似于柳总的回复:

公司不是家,不能把企业当成家是必然的。

希望兰州公交的员工早日体会到这一点。

当然,从技术角度,这起“企业牵头、自贷自发”的资本运作游戏,足以写进国内商学院的MBA案例集。它雄辩地证明:

引发2008年次贷危机的资产证券化算得了什么?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连员工欠薪都能证券化呐…

更美妙的是,在此过程中,经营困难的企业顺利地延缓了欠薪压力,基层员工的生活又能持续一段时间,而贷款发放难的银行得到了风险极低的优质业务。

经济内循环的车轮滚滚前行,大家都有光明的前途,看起来这里面没有输家。

2011年9月,由罗永浩编剧、导演的微电影《幸福59厘米之小马》里,曾出现过一个搞笑的名场面:

罗永浩在星巴克想点个中杯咖啡,结果女服务员告诉他,“我们只有中杯、大杯和特大杯。中间杯型的是大杯而不是中杯”。

兰州公交早班几点发车(开往冬天的兰州公交)(13)

莫非,在兰州公交的金融创新中,大家也只有中赢、大赢、特大赢的区别?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 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