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拍得太美了光看画面就很值了(这取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沙丘拍得太美了光看画面就很值了(这取景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小说问世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一设定直接指向冷战初期的地缘政治 —— 香料象征着石油,而西方世界则为了一片埋藏着珍惜资源的荒漠地区展开权利角斗。这一隐喻不但影射着当时中东地区的政治角逐,更是精准地预言了未来五十多年内的国际局势。在故事中,"美兰极"(Melange)不但可以延年益寿,还能帮助使用者获取"超感能力",用来进行超空间跳跃,甚至可以拥有祖先的记忆。趁影片上映前,不妨让我们了解一些《沙丘》的基础设定与背景,并借此跟随摄制组去那些小众的取景地转一转。《沙丘》与阿拉伯文化熟悉弗兰克·赫伯特原著的人一定会注意到香料在书中的隐喻。如同多数伟大的科幻小说一样,《沙丘》为读者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世界观。书中故事被设定在两万多年后的未来,已经移居外星的人类为了掌控具有神秘力量的香料矿砂"美兰极"(Melange)展开部族斗争。
科幻大片《沙丘》将于10月22日登上荧幕,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同名小说。多年以来,好莱坞一直试图将这一科幻史诗搬上荧幕。但无论是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在70年代的宏大愿景,还是1984年大卫·林奇(David Lynch)失控的尝试,都始终受制于资金短缺、技术限制与种种利益纠葛之中。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构想图,由瑞士超现实主义画家H·R·吉格尔创作。
插画师罗恩·米勒为大卫·林奇的电影制作的概念手稿。©Ron Mille
《沙丘》的改编难度大众人皆知,其宏大的背景与晦涩的文风令许多知名导演都望而却步。而这一回,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决定从取景地出发,试图从根基上重塑原著中瑰丽壮阔的异星环境。
趁影片上映前,不妨让我们了解一些《沙丘》的基础设定与背景,并借此跟随摄制组去那些小众的取景地转一转。
《沙丘》与阿拉伯文化
熟悉弗兰克·赫伯特原著的人一定会注意到香料在书中的隐喻。如同多数伟大的科幻小说一样,《沙丘》为读者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世界观。书中故事被设定在两万多年后的未来,已经移居外星的人类为了掌控具有神秘力量的香料矿砂"美兰极"(Melange)展开部族斗争。
在故事中,"美兰极"(Melange)不但可以延年益寿,还能帮助使用者获取"超感能力",用来进行超空间跳跃,甚至可以拥有祖先的记忆。
在小说问世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一设定直接指向冷战初期的地缘政治 —— 香料象征着石油,而西方世界则为了一片埋藏着珍惜资源的荒漠地区展开权利角斗。这一隐喻不但影射着当时中东地区的政治角逐,更是精准地预言了未来五十多年内的国际局势。
尽管香料与石油之间的隐喻十分明显,但是大多数读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作者赫伯特同样从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中大量进行借鉴参考,并融入小说的设定中。故事中沙漠星球“阿拉基斯” (Arrakis)的原住民弗瑞曼人(Fremen)在阿拉伯地区有着清晰的原型 —— 贝都因人(Bedouin)。与书中的弗瑞曼人一样,贝都因人有着棕色的皮肤与黑头发。他们不愿意被当代文明所驯化,以氏族部落为单位,过着艰苦游牧生活。由于生活在干旱的荒漠地区,他们同样逐水草而居,十分重视对水源的保护。
上图:影片《沙丘》中的弗瑞曼人。
下图:中东/北非地区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
除了外形与习性,小说中弗瑞曼人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基于阿拉伯语改编的。由于长期生活在沙漠地区,阿拉伯人有着丰富的词汇来描述在沙漠环境中遇到的事物。而赫伯特则从中提取元素,发展出一种独有的“伪阿拉伯语”。小说中大量新鲜事物的名词直接借鉴于或使用了阿拉伯语单词。举例来说,片中“沙虫”的名字“Shai-hulud”源自阿拉伯语中的“shay'khulūd”(永恒之物),而主角保罗的弥赛亚教名“Muad’Dib”则对应着阿拉伯语中的“mu’adibs”(老师)一词。
最后,如同赫伯特本人所承认的那样,主角保罗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在1917年阿拉伯起义期间领导阿拉伯部落反抗奥斯曼帝国的英国军官劳伦斯(T. E. Lawrence)。同样作为外族人,他们以宗教诉求领导人民发动叛乱,并推翻统治阶级。
上图:《沙丘》中蒂莫西·查拉梅饰演的主角保罗。
下图:传记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T.E.劳伦斯。
“阿拉基斯”
沙丘与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