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而地处浔江、桂江交汇点的梧州,随着东西贸易增多而慢慢兴盛起来,在此之前也仅仅是因为粤桂交界重要的军事位置,已经发展成为整个岭南地区的重要的军事中心、经济中心、交通枢纽。西江源远流长,干流各段都有不同的名称,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区称黔江,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南盘江、红水河两段共为西江上游,黔江、浔江两段共为中游,西江段为下游,以下至磨刀门为河口段。西江一路向东,与东江、北江及诸河合称珠江,直抵富庶的珠三角地区。今天要说的是,他的“百年商阜”——梧州。桂D:梧州市在交通严重依靠水运的时代,沟通广西广东只有一条水路可走,正是得益于这一条西江水道,成就了梧州“百年商阜”的美名!

本系列共14章,从桂A说到桂R,本期为第4章,约2000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位于华南地区的西部,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公里,是中国唯一的沿海自治区,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区内交通便利,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1)

广西因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的桂林郡,故简称为“桂”,下辖有14个地级市。区内聚居着以汉、壮、瑶、苗、侗、京、回等民族,汉语方言有白话(粤语)、西南官话(桂柳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六种,壮语方言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苗话、瑶语等。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主要品种有火龙果、番石榴、荔枝、金桔、蜜橘、龙眼、沙田柚等。

广西的生态优势金不换”,还拥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独具魅力。

今天要说的是,他的“百年商阜”——梧州。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2)

桂D:梧州市

在交通严重依靠水运的时代,沟通广西广东只有一条水路可走,正是得益于这一条西江水道,成就了梧州“百年商阜”的美名!

西江源远流长,干流各段都有不同的名称,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区称黔江,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南盘江、红水河两段共为西江上游,黔江、浔江两段共为中游,西江段为下游,以下至磨刀门为河口段。西江一路向东,与东江、北江及诸河合称珠江,直抵富庶的珠三角地区。

而地处浔江、桂江交汇点的梧州,随着东西贸易增多而慢慢兴盛起来,在此之前也仅仅是因为粤桂交界重要的军事位置,已经发展成为整个岭南地区的重要的军事中心、经济中心、交通枢纽。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3)

明末清初,梧州农业、手工艺和商业相当的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场和手工作坊,不仅富甲一方,更是广西第一大都会,彼时梧州是东西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经济持续发展,吸引了中国乃至国外的经商者来到这里,空前繁华,成为当时的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

就是这样一座地位位置极佳,历史深厚的城市,却在19世纪末期,成为世界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通商口岸。1897年6月3日梧州正式开埠,外商蜂拥而来,开洋行、建教堂、办医院、开工厂、办学校……加上当地本已活跃的发展商贸业,进出口贸易风生水起,近代工业萌芽生根,各行各业空前繁荣,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商埠,成就其“百年商埠”的美誉。

解放之后,梧州也凭此确立了自己的优势,继续坐拥广西四大老牌地级市头衔,被广西确定为轻工业中心,并建立了一大批工厂,造船、松脂、日化等产品占据有不少市场份额,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商贸往来。当时广西贸易额的八成以上来自梧州,财政年收入的七成得益于梧州的贡献,贡献之大、地位之高,放眼广西无人可敌,人称“广西四阿哥”,梧州自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4)

然而,兴也西江,衰也西江

1955年7月全线建成、1956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的黎湛铁路,北起宾阳县黎塘站,经贵县(今贵港)、玉林,终止广东港口城市湛江。这条全长318.3公里、南北走向的铁路,南可达湛江出海口,北直达衡阳抵中原腹地。铁路运输可通达全国各地,且速度快、运量大,沿线及周边地区均受益,其辐射区域远远超出水运。

正是因为这条铁路,节点城市玉林搭上了发展的快车,从而获得迅速崛起的机会,而贵港也得以升格为地级市,城市辐射范围直达岑溪、藤县,甚至到达苍梧。而另一方面,随着上游来水量的不断减少,水路交通也渐渐呈现出衰落态势,且由于缺乏维护导致航运能力下降,加上公路、铁路增多,陆路运输的优势显现,梧州交通枢纽已经名存实亡,城市地位不断下滑!

尽管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将梧州市定位为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但直到2011年7月才建成开通了洛湛铁路、2014年12月建成开通了南广高铁,梧州总算成为广西少数同时具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城市之一,但是提升并不明显,尤其是传统强项轻工业的没落,如新华电池、田七牙膏等品牌,而新兴产业短时间还无法担当重任,2019年GDP总量跌破千亿,仅为991.4亿元,全区排名跌至老九,增长速度仅为4.2%,低于广西平均增速,低迷的梧州倍感失落。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5)

经过多年转型的苦痛,梧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那就是“东融”——全力向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全面推进产业大招商。推进“央企入梧、民企入梧、湾企入梧”三项行动计划,推动再生资源、医药食品等六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取得新突破。完善驻点招商机制,强化驻外招商办事处功能,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创新委托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提高专业招商和市场化招商水平。

全面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深化与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等城市的战略合作,加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并推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供应基地建设,推动与云浮市开展现代农牧业养殖合作,落实好梧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协议,深化赤水港码头与珠海港集团、李家庄码头与广州南沙港“港港合作”。

广西为什么称为八桂(细说广西的十四阿哥)(6)

作为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如果梧州的发展继续低迷,将严重影响和拖累整个西江经济带的健康快速发展。梧州的发展需要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加快建设更有实力、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广西东大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