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各型拖拉机(内战中大显神威的拖拉机)
苏联的各型拖拉机(内战中大显神威的拖拉机)这些坦克的外壳材质不明,很可能使用的是从什么地方拆卸下来的锅炉钢板和船舶钢板,只能抵挡一些中小口径步枪的子弹。这与卫国战争敖德萨保卫战中苏联军民用拖拉机改造的NI坦克是相似的。3款坦克分别被命名为“Rio Grande do Sul”、“Parayba”和“Minas Geraes”。其中“Rio Grande do Sul”与“Parayba”有着相同的底盘,两款坦克的原型很可能是福特森公司的M1922拖拉机,但工程师们改变了拖拉机的行驶正向,以方便用最大的履带轮辅助越野机动。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有着低矮圆滑的类球形车体,而后者采用了楔形车体。“Minas Geraes”采用了不同的地盘,其原型有可能是Best60拖拉机,有着两个大尺寸履带轮和6个小尺寸负重轮,车体与“Parayba”相似。车体布局与早期轻型坦克类似,有着前置发动机舱和燃料箱,战斗室位于车体后部,有一个圆柱形的旋转炮塔,安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一般认为是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然而研究“大萧条”的学者们很少把目光放在第三世界国家上。这其中不得不提巴西。巴西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出口国,在“大萧条”爆发时,因国外的购买力不足而引发了咖啡滞销 同样经历了经济和政治的大动荡。由于大量的工人和农民失业,社会矛盾频发,执政党和政府首脑们逐渐失去人心,而反对派却开始在平民中积累人望和力量。
巴西革命期间的宣传海报
1930年巴西大选,国内的政治势力分为了以前总统路易斯为核心的圣保罗州派,也被称为资产阶级派,和以反对派领导人瓦尔加斯为核心的米纳斯吉拉斯州派,也被称为无产阶级派。大选以路易斯的“傀儡”,时任总统普列斯特斯的成功连任而告终,但瓦尔加斯等人并不承认这一结果,便组织了革命军。于是,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巴西革命战争中出现的堑壕战场景
由于当时列强均支持资产阶级派的联邦政府,因此革命军面临着武器的缺乏。虽然枪支弹药还有获得途径,但是装甲车、坦克等重武器极为缺乏。巴西联邦政府只有12辆FT-17坦克及少量其他战斗车辆,然而这些重武器依然能对革命军造成极大威胁。为了弥补装甲车辆的不足,革命势力曾设计过一些有趣的装甲战车,其中有4款可以称之为坦克,在1930年设计制造了3款,1932年设计制造了1款。
巴西人以这款拖拉机为基础改造出了两辆坦克
1930年,巴西各州的革命军计划设计并制造一些装甲战车,但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巴西难以设计并制造出像样的坦克。无奈之下革命军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改造农用全履带拖拉机。革命军预定采用卡特皮勒Best60、福特森等农用全履带拖拉机。虽然不知道改造的设计方案出自哪位工程师之手,但是拖拉机的改造由阿尔卡拉斯工业机械业务公司和阿雷格里港理工学校联合实行。工程师们共设计并制造出了3款由拖拉机改装的轻型坦克,其中两种有着相同的底盘。
革命军改造的三辆拖拉机坦克
这些坦克的外壳材质不明,很可能使用的是从什么地方拆卸下来的锅炉钢板和船舶钢板,只能抵挡一些中小口径步枪的子弹。这与卫国战争敖德萨保卫战中苏联军民用拖拉机改造的NI坦克是相似的。3款坦克分别被命名为“Rio Grande do Sul”、“Parayba”和“Minas Geraes”。其中“Rio Grande do Sul”与“Parayba”有着相同的底盘,两款坦克的原型很可能是福特森公司的M1922拖拉机,但工程师们改变了拖拉机的行驶正向,以方便用最大的履带轮辅助越野机动。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有着低矮圆滑的类球形车体,而后者采用了楔形车体。“Minas Geraes”采用了不同的地盘,其原型有可能是Best60拖拉机,有着两个大尺寸履带轮和6个小尺寸负重轮,车体与“Parayba”相似。车体布局与早期轻型坦克类似,有着前置发动机舱和燃料箱,战斗室位于车体后部,有一个圆柱形的旋转炮塔,安装一挺8毫米哈奇开斯机枪。成员2人,为驾驶员和机枪手。装甲厚度6-9毫米,车重6-8吨。
三辆坦克的车体外形和悬挂装置对比一目了然
显而易见,这些简单的战车在作战性能方面有待改进。这些坦克的作战记录和驾驶情况并无详细资料,但有证据证实“Rio Grande do Sul”号坦克曾在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附近参加战斗。后在1931年至1932年,曾有记录表明这3辆坦克都曾与联邦政府军队展开战斗。内战之后,这3款坦克被封存,现在下落不明。
驶下卡车的“Minas Geraes”号
1931年,革命军在卡特皮勒拖拉机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一款被称为“兰卡·查玛斯装甲”(Blindado Lanca-Chamas)的坦克,该坦克的名称字面意义上就是“喷火坦克”。该坦克的布局类似上面介绍过的3款坦克,车体中部从前往后排列了散热器、发动机、燃料箱、控制装置、驾驶席、战斗室结构。战斗室上方安装了一个圆柱形旋转炮塔,炮塔内安装了一具火焰喷射器,也可换装为机枪。车体前后各安装了2挺哈奇开斯8毫米机枪。装甲情况与其他坦克类似,同样采用从锅炉、船舶上拆卸下来的钢板,防护性能不佳。坦克重4-6吨,成员4-5人。该坦克的行驶性能不佳,速度缓慢,且在复杂地形行动困难。虽然炮塔可以360度旋转,但是步兵喷火器的攻击范围只有20米左右。
工程师们与BLC坦克的合影
该款坦克(简称BLC)最明确的作战记录发生在圣保罗市郊。1932年2月,联邦政府军攻击革命军,革命军面临困境,而在一场夜战中,BLC坦克吐出的致命火舌不仅击退了联邦军的进攻,并且大大提振了革命军的士气。最终联邦军败退,革命军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喘息机会。然而,在内战中,革命军的BLC坦克几乎损伤殆尽。内战结束后,仅存的一些BLC坦克被封存,后被报废解体。
BLC坦克看上去还是比较像一辆真正的坦克
在战争期间,把拖拉机改造成坦克是很常见的,但产物大多粗制滥造不堪使用。像巴西的这几辆精细的拖拉机改造坦克是很难得的,值得大家鉴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