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了女主角毁了哪些电视剧(一个比一个离谱)
选错了女主角毁了哪些电视剧(一个比一个离谱)很少有正常的形象。要么是阴暗执拗畏畏缩缩的偏执小媳妇。从年轻姑娘到全职妈妈,从不讲理的婆婆到强势的岳母,应有尽有,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里的女性形象就变得越来越奇怪。要么是能骂老公能斗小三能搞事业的十项全能。
电视剧的受众里,女性一直是最大的群体。
家庭中电视剧的遥控器管理权大都在她们手里。
根据数据统计,女性重度电视群比男性多了近20%百分点,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因此,专门针对这个群体的家庭剧,情感剧层出不穷。
从年轻姑娘到全职妈妈,从不讲理的婆婆到强势的岳母,应有尽有,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里的女性形象就变得越来越奇怪。
要么是能骂老公能斗小三能搞事业的十项全能。
要么是阴暗执拗畏畏缩缩的偏执小媳妇。
很少有正常的形象。
无论什么剧都被演成狗血剧,矫情得让人无法容忍。
01、《亲爱的小孩》里,任素汐靠演技刷屏幕了。
任素汐不漂亮,但她凭着演技,准确演出了一个女性在踏入婚姻后面临的鸡毛蒜皮的生活。
在扮演孕妇及生育的时候,她的状态让人拍手叫绝。
一脸的雀斑,臃肿的身躯非常有代入感。
真实到几乎“贩卖焦虑”的地步。
但再看看,就觉得味道有些不对了。
因为她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方一诺个性实在太拧巴了,有种剧情全靠她个性推的感觉。
在剧中,作为知识女性的方一诺敏感而矫情。
她想做的与做的总是两个方面。
她瞧不起丈夫肖路的所有,丈夫做过的家事她都要重新做一遍,直到最后自己承包了所有家务,但又说丈夫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忙了一天后,不善做饭的丈夫为她做了面条,忘了放盐,好声好气地说重做,方一诺却绝了“能指上谁啊我?”
和丈夫交流,张口就是:“你要什么脸啊”。
照顾孩子,必须按照书上的条例,差一点点都不行。
虽然片中丈夫一家做得很多事情也不怎么样,但方一诺完全就是个火药桶。
她几乎像个矛盾制造机,不停地用偏执的个性与刻薄的语言加速着家庭的瓦解。
虽然新手妈妈慌乱和谨慎是常有的,但像方一诺这样全身都是负面情绪的也极为罕见了。
而更神奇的是,她离婚再婚后,就变得温和懂事。
似乎是可以理解为剧情已经不需要她尖酸刻薄了。
可靠这样毫无由来的矛盾推动情节,拉高观众情绪,不合理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前不久海清主演的《心居》里的角色也不太正常。
她在剧中扮演外地媳妇。
婚前有私生子,但她瞒着这个情况和丈夫结了婚。
婚后不工作,总共存款只有3万,却想买200万的房子。
没钱,就找大姑姐要。
最后因为夫妻争吵害死了丈夫。
离婚后,又与追求大姑姐的有钱人有了一段若有似无的感情。
这种魔幻的个性,简直就是人间极品。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一两种情况和个性出现是可以的,但所有情况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太极端了,不现实。
婚前有私生子,还能瞒住与丈夫结婚,显然是有能力的。
就连看不上她的大姑姐也承认她有心机有能力。
但偏偏有能力就不出去上班,虽说家庭需要她照顾,但总的来说她本人就是不上班。
而丈夫死后,她搬出了丈夫的家。
神奇的是,丈夫那离不开人的一家居然就不需要人照顾也能过得好好的了。
她也迅速成功创业,还学会了弹琴和调情。
总之,剧情的前半段营造出了一个又狡猾又老实,又工于心计精于算计似乎又是傻白甜的角色,太割裂了。
但恰好是这样,才足够狗血,才能拉动讨论。
这部戏中所有的矛盾和剧情推进都是依靠着海清扮演的冯晓琴近乎精分的个性来推动。
换句话来说,但凡冯晓琴有一件事做得和正常人一样,这部戏就没啥冲突了。
还有《我们的婚姻》里,全职妈妈蒋静,也是纯粹的傻白甜。
所有的一切都以丈夫的话为准。
因为她的乖与无能,剧情才得以推荐。
总之一句话,这类女性形象就是围着家庭,忍辱负重,含辛茹苦,最后爆发。
但这个过程,几乎都是不可思议的。
02除了奇怪的家庭妇女,还有一类就是十项全能的女性角色。
大热剧《三十而已》里的顾佳,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
通过职员给丈夫桔子,就发现了女职员对丈夫图谋不轨。
不动声色地就解决了小三。
作为业余选手,她做的蛋糕能让尝遍世界顶级美食的富太太爱不释口。
孩子上不了贵族幼儿园,她能求到关键人物的推荐信。
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欺负,她大打出手,替孩子找回公道。
丈夫事业遇到困境,她出面道歉。
日常还能把丈夫的衣食住行照顾得无微不至。
丈夫最后出轨,生意失败,还得是她收拾残局。
似乎离开她的人都没有好结果。
最厉害的是,排挤她的太太圈,在她离开后,破产的破产,离婚的离婚,也各个都很惨。
最后,还有太太圈里硕果仅存得太太主动给她介绍新的财路。
这种完全是开了金手指的爽剧模式。
如果说一开始,顾佳的人物还让人觉得可信有看头,看到最后,这种女主角十项全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绝处逢生的焕发第二春的剧情就真的太玄幻了。
同样的《我们的婚姻》里的沈彗星,也是开挂的人生不用解释。
研三未婚先孕,回归家庭当了家庭妇女。
但可能是为了体现女主的高智商,这个家庭妇女也开启了开挂模式。
买房、装修、搬家一个人就搞定,甚至还会电焊。
在当全职妈妈的过程中还组建了摇滚乐队,甚至还能接点活。
而后,意识觉醒,要重返职场。
非让在事业上已经很成功的丈夫配合前途未卜的她。
在家里,单凭吵架,就能把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丈夫说得哑口无言。
说话夹枪带棒,动不动就要离婚,说她刻薄不为过。
最后,自己请了保姆开启了女强人模式。
找工作,非要找丈夫的对家公司,和丈夫打擂台。
想要投资,对方开出的条件居然是公众号粉丝达到10万。
而沈彗星通过下雨天送鞋套,一夜之间让公众号的粉丝达到了15万。
不知道该说是她能力强,还是条件太无聊。
老公领着她一起和上司进餐。
她全然不顾老公的前途,对上司冷嘲热讽,指桑骂槐,以满足自己所谓的“正义感”。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对她有种无条件的宽容。
上班还要讲条件,因为女儿没人照顾。
实际上,一个一天班没有上过,完全没有接触过工作的30多岁女性,在职场上是没有太多竞争力的。
何况她还在家呆了六年。
可凡是她想的,都能做到。
总之,世界似乎就是为她打造的,她怎么做都对。
能力超群,什么事都能做到最好。
这样的女性形象还有很多。
虽然是披着生活剧的外衣,但一路升级打怪都顺利的不得了。
各个都是十项全能,但归根结底还是运气爆棚,想什么来什么。
03、其实,在很早以前,我们也有过很多表现女性家庭生活的电视剧。
演的也都是鸡毛蒜皮,人物也都普普通通,但那些并没有影响那些作品的可看性。
曾经红遍全国的《渴望》,虽然女主人公有些圣母情节,但至少大部分人都是正常人。
婆媳剧的始祖傅艺伟主演的《婆婆媳妇和小姑》,讲述的也是家长里短的事情,在当年也是爆款。
剧中刁蛮的小姑,娇气的媳妇,还有偏心的婆婆,各个人物栩栩如生。
没有太多强行升级的狗血事件,但就是用日常小事和细节成就了一部经典。
即使前几年的《双面胶》包括《父母爱情》这些剧中虽然对生活有加工,但至少底层逻辑还是通的。
至少,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是正常人,也容易共情。
可从国产剧开始流行女性视角的电视剧开始,这种情况就变了。
在这些剧中,女性成了故事的主线。
这当然是为了迎合女性观众,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本来是件好事。
但很多作品,为了戏剧性,强行推动情节。
将女性形象固化,要么是斤斤计较最后咸鱼翻身。
要么是十项全能,最后摆脱男人。
让女性形象完全沦为工具人。
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好情节是让普通的人,在普通的环境中,遇到不寻常的事,做出不寻常的选择。
但现在这些大女主,一开始是让一群不正常的女性,做一个不正常的环境中,做着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尽管在短期内看,这种强行煽情的方式能很快带动起观众的情绪,有引爆点。
但时间稍微一长,观众回过味来,就觉得假,别扭从而没了共情。
这也是今年来电视剧大火之后,很难有经典的女性形象的原因。
国产剧曾被批评过悬浮,很多时候,在剧中即使最穷的人都能住着大平层,开着进口车。
衣服一天一换,每餐都进餐厅。
最不堪的时候也妆容精致,消愁喝的都是香槟。
这种现象一度是观众批评的焦点。
但实际上,这种对女性形象模糊化,固定化的角色处理方式,何尝不是另一种悬浮呢?
把很多女性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简单的全部归因到女性的个性和认知上。
让女性要么是全知全能所向披靡,要么是伏低做小含辛茹苦,太片面也太没有诚意。
希望以后的影视剧中,能有更多正常的女性形象。
用扎扎实实的情节和故事去打动人,而不是一味的撒狗血。
唯有这样,文艺作品中才能涌现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