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联系到路遥中学毕业后那段“王军长”经历,王满银的原型有可能至少包括他的一位“革命”战友。路遥在书里写,“从此,他在这社会上就成了孤单一人”。笔触中透出深切的关爱。王满银剧照王满银在《平凡的世界》里是个分量不重的小人物,然而他即便不是最突出的,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据称他祖上出过“拔贡”,但到祖父手里,抽大烟抽光了一点家业,父亲后来成了前后村里有名的二流子。他出生那一年逢战乱,母亲将他生在躲灾的山崖窑里,次年父亲就去世了,等母亲辛苦将他拉扯到十九岁,也病故了。

旅馆房间低得很,刚能直起腰。

王满银呆坐了一会,无意间拿起桌子上的破镜子看了看。

镜中人满脸皱纹,两鬓白发,这副尊容让他大吃一惊:竟是全然陌生!

蹉跎半生的逛鬼王满银呆坐良久,嚎啕大哭。“我得要回去!”他对自己说。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1)

王满银剧照

王满银在《平凡的世界》里是个分量不重的小人物,然而他即便不是最突出的,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

据称他祖上出过“拔贡”,但到祖父手里,抽大烟抽光了一点家业,父亲后来成了前后村里有名的二流子。他出生那一年逢战乱,母亲将他生在躲灾的山崖窑里,次年父亲就去世了,等母亲辛苦将他拉扯到十九岁,也病故了。

路遥在书里写,“从此,他在这社会上就成了孤单一人”。笔触中透出深切的关爱。

联系到路遥中学毕业后那段“王军长”经历,王满银的原型有可能至少包括他的一位“革命”战友。

王满银此人胆子小、不爱劳动,对家庭没什么责任心,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整年不见人影,倒腾小生意却一无所获,在外面的日子过得极惨淡。

路遥对王满银这个形象,可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给了满银一个最忠诚温柔、善良纯洁、无怨无悔的兰花;又让满银在近40岁时蓦然回首,还有家可回,最终得了个合家圆满的好结局。

当我们仔细比较路遥和王满银的人生,会发现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也许同孙少平的感情归宿一样,满银身上也寄托着路遥最后的家庭理想。

叹一声:出走半生,何处是归途?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2)

路遥

1 选择伴侣

王满银从武斗队扔了枪跑出来,之后靠着做小生意过活。

一天,他突然想娶个老婆,思来想去,选定了双水村的孙兰花,她“长得俊”,“身体又壮实,将来砍柴、担水、种自留地都行”。反正这些苦活他不愿干,也干不了。

很快,兰花就死心塌地嫁了王满银,为他生儿育女,一人操磨家事农事。

可以说,王满银的恋爱和婚姻带有很明确的功利意味和目的性。

事实上,路遥自己的恋爱和婚姻也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年轻时的路遥心高气傲,非北京知青不娶。经历了那段“被分手”的初恋(与林虹的恋爱)之后,有一次和朋友海波聊天,海波说“还是找个本地人比较稳妥”,路遥生气反驳:“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

他第二段恋爱的对象便是后来的妻子林达,也是北京知青。

再后来,林达以通讯干事每月三十八元的收入,供应了未婚夫四年大学生活的基本费用;她自己,则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

这样以理性选择开始的婚姻,能过成什么样子,当真还是得看局中人怎么作为。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3)

王满银追求孙兰花

2 追寻自由

王满银始终是个不能安分在土地上的人,整天逛荡,家里事全是兰花操劳。兰花也无二话,有心爱的丈夫陪她就好。

罐子村实行责任组以后,王满银就跑了出去。说是做生意,却总是两手空空。他借金富的钱倒卖木耳,结果连手里的几十块也搭进去。手里没钱回不了家,在火车站遇见个倒卖塑料手表的广东女人。两人合伙做生意,一来二去又睡到一起。

王满银把广东女人带回家,兰花反应过来,绝望中吞老鼠药自杀。王满银让少安打了一顿,听说兰花吞药,跌跌撞撞跑到医院。好在虚惊一场。满银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就又故态萌生,出去逛了。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4)

王满银带“生意伙伴”回家

王满银追求是什么?

也许是某种含混的“自由”,也许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类人:

他们在缺少关爱的环境中长大,靠投机生存,没什么意志力,没受过什么教育,又不能安于土地上的生活,没什么目标,又没什么能力。

因此,王满银追求的自由是空中楼阁,注定要失败的。

在这一点上,路遥完全是王满银的对立面——他清楚自己追求的是政治成就,后来得加上文学上的成就。

路遥的人生可以这样描述:

他家贫,六岁便被父亲送到大伯家养育。他认真读书,见识不凡,表现出众。尽管经历过一些挫折,但凭着卓越的才华和颇有魅力的人格,路遥始终能得到他人的看重和帮助。自小到大,他都目标明确,意志如钢铁般坚定。他坚定地想要走出农村,掌握自己的命运。

和王满银相同的是,路遥的追求也以忽略家庭责任为代价,完全建立在妻子的奉献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两人的生活都过得很糟糕。王满银在外游荡时,总是生活得邋遢随意,经常被人当作乞丐。路遥呢?他的创作方式和投入的程度,经常废寝忘食,与外界失去交流。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路遥对去看望他的厚夫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这十几年,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你解下不?……”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5)

王满银和兰花

3 亲情浓淡

王满银看起来对亲情很淡薄,即便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旦出门晃荡,就全部抛到脑后去了。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自己家庭的影响——很早失去父亲,根本没有负责任的男性形象教给他“责任”为何物。

但当他回家之后,总能很快投入到父亲的角色,两个孩子对他的依恋甚至能对抗父亲长久地缺席。

这种分裂让人疑虑,同时也不由生出怒其不争和同情的心理。

路遥自己对亲情十分看重,在《人生》大获成功之后,他的酬劳基本都给了一大家子亲戚。

实际上,路遥去世当天的凌晨,还在呼喊他的亲人们:“爸爸妈妈还是离不得,爸妈……最亲……”

六岁时被父亲送给大伯养,尽管母亲告诉他这样才能读书,但这还是给路遥的整个人生烙下很深的印记。他强烈的自尊和目的性也许都与此产生的“被抛弃感”有关。

他与两个弟弟王天乐和王天笑的感情极好。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过程之中和之后,天乐都对他照顾良多;当他病重住院,天笑一直陪护到哥哥去世。

注明:王天乐和王天笑都是路遥亲生父母王玉宽和马芝兰的孩子,王天乐也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

可以说,路遥对家庭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极高。但是,和他结婚的是独立的城市知识女性——林达,两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差别都很大。林达也不可能为将就路遥的创作放弃自己的工作,那样家都养不起。

对林达来讲,错位的生活方式,沉重的大家族负担,长久独自承担家庭责任,甚至路遥在写第二部时那段隐秘的婚外情……所有这些最终造成感情破裂,林达提出离婚。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6)

路遥和林达

4 回归家庭

四十岁,对路遥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他在随笔中写,创作《平凡的世界》源于他二十岁左右的一个念头:

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

这种宏大的目标和紧迫感使他卖命地投入创作,最终在39岁完成《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并在42岁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王满银也在将近四十岁时,从上海一家破旅馆的一面破镜子里看到自己“前半生荒唐而愚蠢的生活”。他幡然醒悟,迫不及待地回归家庭,好在兰花依然在等着他。待他回到家里,改头换面,在少平的砖场做帮厨,竟真的成了个浪子回头、踏事工作的好丈夫、好父亲。

小说的最后,少安终于成为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但陪他走过风风雨雨的秀莲却得了肺癌;少平失去了灵魂伴侣晓霞,拒绝金秀的追求,回到矿上,和惠英、明明一起生活。

只有王满银得了个有始有终,幸福美满。

在现实的生活中,路遥却已没有了那个可以回去的家。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7)

路遥

因长期的作息问题、吃饭敷衍、创作环境艰苦,第二部的创作接近尾声时,路遥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林达也在那时开始提出离婚。

作品获奖以后,林达仍坚持己见。

1992年,两人达成一致,确定离婚。路遥向所有人隐瞒了自己的健康问题,开始请人帮忙装修房子,想让妻子和孩子从北京回来后“大吃一惊”。后来,当他病重在延安住院时,也不忘为妻子的新工作和女儿上学筹钱。

路遥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

许多过去我所倚重的东西现在也许已不在我思考的主流之中;而一些我曾轻视或者未触及的问题却上升到重要的位置。

出走半生,路遥终于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

但为时已晚。

当他终于对自己的雄心有了交代,他的家庭大厦已经残破不堪,再无力维持了。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8)

路遥最喜欢的一张自己的照片

一部《平凡的人生》,写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知识青年的心路和奋斗历程,也写尽了路遥一生对回归家庭的追求与企盼。

如果说——

少安意味着路遥眼中农村知识青年现实主义道路的选择,

少平是理想主义的追求和展现不懈奋斗的“平凡人生”的灯塔;

那么也可以说——

王满银是路遥本人的阴影,以及他对自己最后的接纳与祝福。

从这个角度来讲,读王满银即是读路遥,读他对家庭的愧疚和最后的渴望。

平凡的世界路遥写尽了人间百态(平凡的世界读懂王满银)(9)

《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首名,在中国青年中长盛不衰。路遥短短42岁的生命因其作品得以辉煌。


以心看万物,以情动你我,以意验来去,照见我们自己。欢迎关注“心理的后花园”,我在这里等着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