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1945年抗战胜利后,调职返京。经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引荐,拜谒禅净大德夏莲居7老居士,深蒙奖掖,成唯一入室弟子,后随侍夏老居士二十年。夏大师著作宏富,悲智并运,艰苦卓绝,会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以下简称《大经》)。黄老亲闻大师讲解此经,且详作笔记。于禅净两宗深得法要。六十年代初,撰写《大经玄义提纲》一册,呈大师鉴核,得到充分肯定并赞叹具超师之见,嘱托注解弘扬此经,允其直抒己见,讲解中可任意发挥。尽管如此,黄老不敢稍懈,注解中引经据典,一字不苟。1943年,黄老皈依当代禅宗大德虚云4老法师,深受法要,直达禅宗巅峰,得无上妙谛。1946年,皈依白教5大德贡嘎6活佛。活佛曾多次于北京传授其大法,在一次传法后,极高兴地说:“金刚种子撒在了北京。”于交谈中,贡嘎活佛发现黄老颇具大圆满见,从此对黄老如获至宝地看待。贡嘎活佛准许他看阅一切密乘法本,黄老成为贡嘎活佛最得意弟子之一。其后,又皈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1)

黄念祖(1913-1992),法号莲华龙尊,亦号心示、乐生,别号老念,不退翁。祖籍湖北省江陵县,公元1913年三月初六生于上海。祖上五代单传,代代信佛,至黄老一代同胞四人,黄老居长。

自幼异于常儿,几不喜嬉戏玩耍,而愿跟从舅公梅光羲1老居士参学法要,聆听众多禅宗公案,从小就显示出超人的志趣和深厚的慧根。

黄老性纯孝,七岁丧父,父病危弥留之际,嘱黄老寻求往生咒正音传授。梅太老夫人笃信佛法,礼敬三宝,黄老常随侍庙中,恭敬念佛,往往至人散后独自一人绕殿经行不已。后来见到多年念佛仍然只求世间福,个人名利之心丝毫不减旁人者,十分反感,讥为迷信,以为学佛无用,曾一度不信佛。

1932年入北平大学工学院学习,性格开朗活跃,擅长排球、滑冰等运动。学业成绩优异,名列全系榜首。三年级寒假,偶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受大震动,觉一次次甘露灌顶,从头至踵,阵阵清凉,久久不已,深切体味到“无住生心”之妙,以及凡夫欲臻此境,除念佛或持咒别无他途,从此深信佛法。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2)

毕业后,被校方推荐至开滦煤矿工作。身处异地,思家心切,一次梦中觅“家”,了不可得,与空中问答之际,思想顿灭,身处大光明中,初开悟。

抗战期间,黄老工作于重庆,辗转由同事齐昌鼎老居士寻访到诺那2呼图克图嫡传继位弟子王家齐3上师。1942年初,皈依王上师。王上师赐一同皈依的其他四人三字法号,唯独赐与黄老四字法号,曰“莲华龙尊”。

黄老求法修持,恭敬刻苦,公务下班后,经常步行四十余里山路听法,深夜返家,几次遇险,均安然度过。每次传法前,按王上师指示,均日叩百遍以上大头,百日后方得传授。法本手自恭录,于此得到先父欲求之往生咒正音,并接受了全部阿弥陀无上密法。

1943年,黄老皈依当代禅宗大德虚云4老法师,深受法要,直达禅宗巅峰,得无上妙谛。1946年,皈依白教5大德贡嘎6活佛。活佛曾多次于北京传授其大法,在一次传法后,极高兴地说:“金刚种子撒在了北京。”于交谈中,贡嘎活佛发现黄老颇具大圆满见,从此对黄老如获至宝地看待。贡嘎活佛准许他看阅一切密乘法本,黄老成为贡嘎活佛最得意弟子之一。其后,又皈依了大宝法王与督嘎上师。

1945年抗战胜利后,调职返京。经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引荐,拜谒禅净大德夏莲居7老居士,深蒙奖掖,成唯一入室弟子,后随侍夏老居士二十年。夏大师著作宏富,悲智并运,艰苦卓绝,会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以下简称《大经》)。黄老亲闻大师讲解此经,且详作笔记。于禅净两宗深得法要。六十年代初,撰写《大经玄义提纲》一册,呈大师鉴核,得到充分肯定并赞叹具超师之见,嘱托注解弘扬此经,允其直抒己见,讲解中可任意发挥。尽管如此,黄老不敢稍懈,注解中引经据典,一字不苟。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3)

新中国成立后,黄老先后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及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通信工程学专业教授。1953年,任教于天津大学时,精进修法持经,一次读到“佛法无多子”公案时,心地豁然开朗,大笑不能自制,继而大哭也不能自止,从大光明中自然流出三段偈子,后恭录两份,分转呈王上师、夏大师。夏大师见后拍案大呼:“念祖开悟了!”王上师见后说:“汝如是,我亦如是。”其后,督嘎上师也印证说:“你可以接受顶礼和传法了,可以收弟子和接受供养了。”

1959年,王上师圆寂时留下正式遗嘱,将诺那祖师传承衣钵之佛像(诺那祖师从西藏土牢中脱险时,身上仅带此一尊佛像,别无他物)及莲花精舍金刚阿阇黎位传给了黄老,是为红教第三十四代祖师。夏大师并印证说:“实际上国内红8、白密与显教大统均归于念公一身。”

在“文革”动乱中,黄老因曾在解放前任过广播电台台长,利用广播宣扬过佛法,故被列为“牛鬼蛇神”之列,下放河南干校劳动。黄老数次遇死,均安定持诵,将生死置之度外,完全放下,遂安然度过。一次,河南干校驻地遭遇龙卷风袭击,刹时房屋、物件一扫而空,众人惊呼奔逃,死伤多人,独黄老直立原地持诵如常,获得殊胜境界,获大飞跃,印证了夏大师悬记:“唯艰难困苦备尝之矣,方可成就。”

“文革”后,回到北京时,已六十余岁,超过了工作年龄,以微薄的退休工资,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黄老发愿完成《大经解》,以图上弘下化总报四恩。其间经过,见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以下简称《大经解》)的“后记”一文:

“注经甫毕,再申数言。念祖障深福薄。浮生数十年,于烦恼堆里,颠沛流离,幸蒙慈光照沐,得休歇处。故感恩图报,拼死注经。于己未之岁(1979年),摒除俗务,广集中外经论,苦心参研,构思酝酿,经历二载。乃于辛酉(1981年)掩门谢客,一心注解。该年竣初稿,次年竣二稿。连岁带病突击,体不能任,血压过高(220/120),心脏间歇,出现死脉。于是于癸亥(1983年)辍笔,闭门潜修。每日念佛修法,并持咒数万。甲子(1984年)春,医仍警告,应注意休息。但鉴于无常迅速,时不我待。故宁可书成而失命,不愿辍著以自保。于是奋笔修成三稿。时经六载,方告粗成。”

《大经解》于1987年流通于海内外。同年夏,黄老应美国维州(弗吉尼亚州)莲花精会之邀,赴美传播密法,宏扬净土法门。此行使海外佛子普沾法雨,深获真实利益。

其著作除《大经解》外,尚有《净土资粮》《谷响集》《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心声录》及《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前半部),阐发净土宗义甚为精到。计划撰写的尚有《净修捷要报恩谈》《禅净密三法一昧论》与《随笔》三种,惜众生福薄,均未能实现。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4)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5)

1991年春,黄老于撰写《心声录》时,曾写“七十九龄自述偈”一首,录之如下,以见其晚年的“心声”:

浮世沧桑幻梦中,皤然须发一耄翁。

虚名哗众惭实德,弱灯无罩惧微风。

掩扉闹市堪藏拙,舍智如愚始大通。

报恩无术仍思报,试演心声应远钟。

黄老对著述态度严谨,他曾在给居士的信中说:“错下一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所以我每在修持功课之后,求上师三宝加被,在佛光冥照下,才下笔写作,庶免谤法之罪。”

除著述外,黄老还要抽出时间来慈悲接引,随机设教。更重要的是,每日还要完成自己的定课,坚持一日念几万声佛号(黄老日持佛号三万是最低限度,持得多时超过十万),修一座大法,黄老每天的功课平均约为八小时,因此每天都要到深夜一两点钟以后方能入睡。

笔耕同时,黄老还不辞辛苦,不顾体弱多病,于1980年后任北京居士林林长,并执教于中国佛学院,讲授净土宗史。黄老于北京居士林及广济寺等处多次弘法,开设净宗讲座,并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6)

黄老坚持世事克减的原则(减至再减),始终恪守不从佛法营私利、不受顶礼之初愿,拒收一切礼品,实在无法拒绝者,则劝其转赠寺庙。国内讲经一律拒收报酬,不受为讲课所供馔食,国外讲学所得全部捐中国佛协。当有人违背告诫而顶礼时,必定顶礼还报,无论身体如何不适也不废止。

黄念祖居士做到了禅、净、密三法圆融,主张禅、净、密一体不二,强调习禅修密者须发愿往生净土。是近现代非常难得的大德,是民国夏莲居居士之后著名的在家居士。黄念祖讲经说法,契理契机,理喻圆融,深入浅出,文显义明,使大众普沾法雨,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为当代净土宗师。

黄老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行持等间的大善知识,而且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自然科学家。以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为方便利导,示说佛教义理,这在当今佛教界的诸善知识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黄老长年寝食减废,为法忘身,积劳成疾,延误医治,于1992年3月27日即壬申年二月二十四日凌晨往生。临终前欲语不能之际,但洒然一笑,全无牵挂。念佛七中,家属与海内外弟子云集,种种祥瑞稀有殊胜。获舍利三百八十多粒。黄老最后以身心性命供养大众,作了无言开示,震聋发聩,令众弟子从刻骨悲痛中猛然惊醒,各自获取真实利益,策励精进。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7)

注:

1 梅光羲(1880-1947),字撷云,江西南昌人。年十九中乡举,1903年,东渡日本入陆军振武学堂、早稻田大学学习。归国后,先后任职教育、交通、司法各部。

因桂伯华介绍而接触佛学,深生信向。1907年入祗园精舍,随杨仁山学佛学,常以薪俸资助佛教事业。1910年后专究唯识,数十年孜孜不倦,有《相宗纲要》《相宗史传略录》《宗镜法相义节要》等著述传世。在佛教界声望甚高,与北京夏莲居齐名,时人有“南梅北夏”之称。(陈兵,《新编佛教辞典》)

2 诺那(1856-1936),生于西康昌都徐姓人家。被认为金塘呼图克图转世,迎至伍齐诺那寺,取名丕成勒买谟措。七岁,从格鲁派扎素王雀堪布学佛法,又从噶举派上师学习,勤修十三年,复从墨雅打那习宁玛派法,继宁玛祖位。

曾因政治原因,被囚禁于拉萨六年,1924年脱险。由印度至北平、南京等地灌顶传法,一时皈依受学者甚众,开近代红密汉传之端。任蒙藏委员会委员、西康宣慰使,为民族团结而奔走。圆寂后,民国政府赠“普佑法师”号。

于佛法,圆融禅、净、教、密,沟通汉藏,强调红教学人必须求生西方净土。有语录及《诺门普传真言录》行世。(陈兵,《新编佛教辞典》)

3 王家齐(1895-1959),字毅修,号太庚,法号莲华正觉,汉族,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南省屯昌县新兴镇)人。藏传佛教宁玛巴第三十三代金刚上师,解放初期汉族“四大活佛”之一。

1924年,毕业于广东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由于品学兼优,被选派赴日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考察,归国后在海南的屯昌小学、琼山中学等校任教。1930年,经蔡元培先生介绍到南京东南大学任图书馆管理员,其间潜心佛学研究。

1933年,拜藏传佛教宁玛巴第三十二代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为师,修学藏传佛教密宗教法。

1934年起,先后任全国蒙藏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蒙藏佛学教授、重庆大学教授。1945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秘书处干事、行政院蒙藏委员会专员等职。次年,辞去政府公职,执教云南大学,兼任莲花祯社佛学法师。

1957年,任海南行政区第二届政协委员,海口五公祠任文史研究员和广东省文史研究员等职。1959年病逝,被蒙藏活佛誉为爱国法师。(中共海南省委党校等主办,《新东方》,2014年01期)

4 虚云法师(1840-1959),当代中国禅宗泰斗。虚云法师法名古(山 严),又名演彻,字德清。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出身官宦人家,十九岁逃离家庭,披剃于鼓山涌泉寺,行脚天涯,巡礼名山,遍学经教,参究禅宗。

四十三岁发愿朝礼五台山,数年间,进川入藏。越雪山至缅甸、印度、锡兰朝礼佛迹,历尽艰辛。曾结茅潜修于终南山等处。以定力、苦行、坚忍著称。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中兴云门宗,延续沩仰、法眼二宗。

曾重兴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西山华亭寺(改名云栖寺)、曹溪南华寺、乳源云门寺、云居山真如寺等巨刹,创立鼓山佛学院培养僧徒。重振禅宗祖风,制定丛林清规,率众参加劳动,农禅并举。德高望重,归依弟子达百万众。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协名誉会长。

著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圆觉经玄义》等,后人辑其语录偈颂为《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示录》等行世。门人有佛源、一诚、定慧、本焕、传印、净慧等。(陈兵,《新编佛教辞典》)

5 白教:噶举派。藏传佛教派别。噶举有“白传(口传)”义,谓本派特重师徒间口耳相传的密诀;又说本派祖师当初修法时穿白僧裙,或多为白衣(在家居士),故汉地俗称为“白教”。(陈兵,《新编佛教辞典》)

6 贡噶(1893-1957),名谢朱却吉僧格,汉译法狮子。噶玛噶举派呼图克图,居西康贡噶山(在今四川)木雅康松扎寺兼承宁玛派法。曾依止第十五代大宝法王喀恰多吉等修学显密教法,任德格八邦寺说法和尚。

1935年,应诺那遨请,来成都、重庆传法。1937、1939、1945年,又应请来内地,在昆明、汉口、长沙、南京、江陵等地传法,受法者甚众。民国政府授予“辅教广觉禅师”号。

较系统地传述了大手印、大圆满系法。有《大手印讲义》《恒河大手印直讲》及所译《心经》等传世。解放后曾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陈兵,《新编佛教辞典》)

7 夏莲居(1882-1965),法名慈济,自号渠园幼叟。山东郓城人,出身名门,久居北京。早岁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山东省政府秘书长、监运使。

性甘淡泊,无心仕进,志在以学术匡时,人格化物。为学无所不窥,由儒、道等百家而归于佛,于佛门由禅而教、由教而密、由密而净。曾与梅光羲同受戒于安庆地藏庵慧明和尚,与谛闲、省元等相交至契,主张净土一门,融摄世间、出世间法,为禅教密之精华与归宿。

闭门精进修持,并会集《无量寿经》诸译为《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被誉为海内第一善本。

另撰有《会集秦唐两译阿弥陀经》《校经随笔》《会译引证记》《宝王三昧忏》《莲宗密钞》《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净修捷要》《听佛轩自警录》《渠园诗文集》等。其修持与道德,为人所钦敬。(陈兵,《新编佛教辞典》)

8 红:即红教,宁玛派。藏传佛教派别,宁玛意为“古旧”,因该派自称其教法传自前弘期入藏的莲花生大士,传承前弘期所译“旧译密咒”,故名。又因该派僧帽色红,故汉地俗称“红教”。(陈兵,《新编佛教辞典》)

老法师修行次第(集科学家与佛学家于一身的黄念祖老居士的修行人生)(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