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功放各功能标志(Yamaha雅马哈功放以人工智能)
雅马哈功放各功能标志(Yamaha雅马哈功放以人工智能)今次测试的 RX-A3080 配备了 9 声道放大、每声道提供 230W 输出,配合额外的后级可以提供 11.2 声道环绕声效。支援 Dolby Atmos 及 DTS:X,同时可以使用 CINEMA DSP HD3 处理,而且新增了「Enhanced」模式。自动音场设定有多点测量 YPAO R.S.C.Z(反射声音控制)声音优化,提供 3D、64bit 精准的 EQ 计算及多角度测量。7 入 3 出的 HDMI 端子支援 4K/60P(4:4:4)视讯 pass-through,兼容 HDCP 2.2 以及 Dolby Vision、HLG 等现时主流的影像规格,另外通过 Firmware 升级也可支援埋 eARC,影音功能好齐全。最高支援 11 声道处理 兼容最新 4K HDR 规格启用 Surround:AI 之后,机身前面板的「AI」标志就会亮起,表示正在使用 Surround:A
AV 扩音机、多声道喇叭畀人的印象系设定比较繁复,愈系高阶机就愈多设定,要整到靓声就愈困难。不过 Yamaha 最新推出的旗舰 AVENTAGE 系列,就引入了一个相当特别的技术「A.I.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因应播放中的场景选择最佳的音效设定,可以话只需要通过两个步骤:一、以附设的收音咪做好 YPAO 自动音场调校,二、启用 Surround:AI 功能,就可以享受到最靓声的效果,究竟实际上有冇咁神奇?今次就用 RX-A3080 试下。
环绕声都有 A.I.?
Yamaha 新一代的 AVENTAGE 系列 RX-A1080、RX-A2080、RX-A3080 合并机以及 CX-A5200 前级扩音机都支援了 Surround:AI 技术。「人工智能」讲落好神秘,其实也是源自品牌最出名的 DSP 技术。Yamaha 的 Cinema DSP 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像真的音场空间,也是 fans 喜爱 Yamaha AV 扩音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音效处理方面累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加上庞大的音效数据库,Yamaha 就让扩音机可以通过 Surround:AI 技术将每一个播放场景同数据库作对比,实时调整音效输出来获得最佳效果。
RX-A3080 支援 Dolby Atmos 同 DTS:X 音效,不过在启用 Surround:AI 之后就会采用 Yamaha 自家的 DSP 音效处理。
启用 Surround:AI 之后,机身前面板的「AI」标志就会亮起,表示正在使用 Surround:AI 模式。
Surround:AI 在扩音机处理音效之前,会撷取音效特性、再同自家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择出最适合的优化处理方式。
RX-A3080 可以叫出 Info 选单、显示出 Surround:AI 的运作状态,包括加强人声、提升音场连贯性,或者增强各种音效等等。
最高支援 11 声道处理 兼容最新 4K HDR 规格
今次测试的 RX-A3080 配备了 9 声道放大、每声道提供 230W 输出,配合额外的后级可以提供 11.2 声道环绕声效。支援 Dolby Atmos 及 DTS:X,同时可以使用 CINEMA DSP HD3 处理,而且新增了「Enhanced」模式。自动音场设定有多点测量 YPAO R.S.C.Z(反射声音控制)声音优化,提供 3D、64bit 精准的 EQ 计算及多角度测量。7 入 3 出的 HDMI 端子支援 4K/60P(4:4:4)视讯 pass-through,兼容 HDCP 2.2 以及 Dolby Vision、HLG 等现时主流的影像规格,另外通过 Firmware 升级也可支援埋 eARC,影音功能好齐全。
比起上代 RX-A3070 一个改变就是,取消了前置的 HDMI 端子,阿炽自己的经验这个前置端子的确好少用,对实际使用影响不大。
机背设有 7 入 3 出 HDMI 端子,全部兼容 HDCP 2.2 以及支援 4K HDR 视讯。
9.2 声道设计,支援 11.2 声道音效处理,配合额外的后级就可以支援到 7.2.4 音效。
跟机会有 YPAO 的收音咪及支架,用作在多点测量及计算音效作自动音场校正。
AVENTAGE 系列顶级硬件配置
RX-A3080 作为 AVENTAGE 旗舰系列入面的旗舰,用料方面也属顶级之作。配备了高音质的 ESS ES9026PRO 及 ES9007S SABRE DAC 芯片,机身采用了兼顾视觉和听觉的铝质前置面板。内部 H 型交叉框架、高刚性底盘及双层底盘结构有效提升机身稳定性,加上 A.R.T. Wedge 防振技术,提供机底中心的第五支撑点等等,都是 AVENTAGE 经典的高质机身设计。
铝制前面板质感相当之好,机身重量接近 20kg,用料十足,也采用了大量 AVENTAGE 旗舰系列的经典设计。
机身内部采用了 H 形横杆加固,提升机身刚性及稳定性。
除了「正常」4 个机身脚座之外,机底中间仲有 A.R.T(Anti Resonance Technology)共振抑制脚座,提升机身运作时的稳定性,减少火牛及整体机箱的振动、提升音质。
影、音兼备 网络功能更丰富
除了是一部 AV 扩音机,RX-A3080 的音乐播放功能同规格一样好全面,本身支援 11.2MHz DSD 以及最高 32bit/384kHz 的 WAV 译码,也兼容 AirPlay、Spotify 等串流平台,想要高质素播 Hi-Res 档案、或者方便地网络串流音乐都可以。另外除了 RCA 的模拟输入、输出之外,RX-A3080 仲有埋两声道 XLR 平衡输入及输出,作为两声道译码或者放大器都得。新机当然都支援 Yamaha 自家的 MusicCast 网络串流功能,方便自组 Multi-room 系统,而家仲可以连接埋无线后置喇叭(MusicCast 20、MusicCast 50),玩环绕声更方便,也是市面上少有 AV 扩音机直接就可无线连接后置的设计。
机身直接设有 Pure Direct 快捷键,方便听歌的时候使用,关闭不必要的电路减少干扰提升音质。
除了 RCA 环绕声 Pre-out 之外,RX-A3080 仲设有两声道 XLR 平衡输入及输出,对听歌人士来说有需要可以用 XLR 更靓声接驳。
除了新的选单布局之外,遥控器亦都采用了新的全黑一体式设计。
MusicCast 20(左)同 MusicCast 50(右)除了可以独立作为蓝牙、网络喇叭使用之外,仲可以配合 RX-A3080 作为无线后置使用。
选单及设定:全新设计更清晰易用
Yamaha 的 AV 扩音机一向设定都好丰富,尤其是音效相关的项目,不过亦都因此选单结构稍为复杂,对普通用家来说可能较为难用。不过今次新一代机款就采用了全新设计的选单,将所有选项设于左边,而右边就详细列出了不同项目的解释,虽然 RX-A3080 的功能设定好丰富,但系用落依然方便同清晰好多,值得一赞。
环绕声效测试:「睇得到」的 Surround:AI 效果?有「专人」帮你随时调声
试听影音或者音响器材,最怕就系响 showroom 试到效果好好,返到屋企用就差一截。所以今次除了在 Yamaha 的通利琴行 showroom 测试之外,都借返公司的试音房再详测,睇下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同设置之下,RX-A3080 的表现系点。首先「剧透」一下,虽然在 showroom 是采用了额外后级玩 7.2.4,试音室只系 5.1.4,不过 RX-A3080 在两种环境同设置之下,做出来的音场都相当完整,当然 7.2.4 在某些环境细节声,尤其是两边同后方的音效会再细致一点,不过 5.1.4 的效果已经好令人满意,整体空间感十分立体,无论是人声、爆炸声等主音效都好突出抢耳,同时仍保持到周围的细节,YPAO 自动音场调校同 Surround:AI 的表现应记一功。
启用 Surround:AI 之后,系统就会全面接管音效处理,所以用家亦都无得选择不同音效设定,包括 Dolby Surround、DTS Virtual:X 等 up-mixing 方式。
虽然 Surround:AI 好似有少少神秘,其实通过遥控可以叫出一个信息界面,睇戏时在左下角显示,就可以知道 Surround:AI 正在加强边一种环绕声效以及左右声道平衡等等。睇《极悍巨鲨》时做 A/B 比较,明显感受到水声的质感更强,李冰冰在水底被群鲨围绕时,流水声更突出,令到整个水底空间感更加 3D。不过播《挑战者 1 号》赛车一段,由于部分声效比较混乱,有时就会低频过多,稍稍盖过人声及少了部分环境细节。不过整体上较大动态、环绕效果较多的场景,Surround:AI 都可以做到一定的音效提升,文戏的提升就较不明显。
今次的设定方式十分简单,就系先做 YPAO 自动音场校正,然后再启用 Surround:AI,完成!中间稍稍微调了少少喇叭距离同输出的参数,不过都系阿炽强逼症发作而做的小调整,其实 YPAO 的测量准确度已十分高,甚至连好难校准的超低音都可以计到相当准确,加上有埋角度等信息,基本上系统接驳或者摆位上有甚么问题都可以实时察觉。播《非凡生命历》轰炸一段,启用 Surround:AI 之后,低频的动态明显更强劲一点,半空枪战时子弹破风声更加凌厉突出。同直接推高超低音相比,Surround:AI 会在需要的场景先加强低频,在轰炸机内有人声对话时,就加强了人声输出,在周围有凌乱爆炸音效时依然保持到清晰的对话。去返战机外机关枪扫射的场景,又会自动加强返环绕声效,而且子弹破风的定位同方向感都更明显,加了「味精」但效果系几讨好,尤其 RX-A3080 的驱动力相当强,即使系后置同后中置的输出都相当有力,冲击效果亦都相当足够,间接提升了整体音效的立体感。
总结:六、七成场景有用 等同专家不停调声
播碟或者串流睇戏,最理想当然系一个设定全部通用,现实系不同影碟的动态、声压、高中低频效果等设定都各有不同,甚至同一只影碟的不同段落,有时都需要不同设定,好似阿炽呢类比较执着细节的用家,有时睇套戏都要好忙碌地较来较去试吓效果。而 Surround:AI 就好似一路睇戏、一路有个专家同自己微调音效设定,虽然 AI 始终只系 AI,以试机个几星期的经验来说,都有一两成的场景出现「帮倒忙」的情况,不过大约六、七成的场景都系对音效有提升,大动态场景特别明显,加埋 RX-A3080 的顶级配置,可以话玩旗舰机从未如此易用又有抢耳、讨好的效果。
Specifications
RX-A3080
声道:9.2 声道(11.2 声道处理)
最大输出功率:230 W × 9(4 ohms 1 kHz 0.9% THD 1-ch driven)
环绕声译码:Surround:AI、Dolby Atmos、Dolby TrueHD、Dolby Digital Plus、Dolby Surround、DTS:X、DTS-HD Master Audio
输入端子:HDMI × 7、USB、同轴 × 3、光纤 × 3、RCA Audio × 9、Phono、色差 × 2、RCA Video × 4、XLR(2 Ch)
输出端子:HDMI × 3、超低音 × 2、耳机、XLR(2 Ch)
体积:435 x 192 x 474mm
重量:19.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