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英莲最后和谁在墓里(甄英莲丢失是天意巧合还是人为陷害)
甄英莲最后和谁在墓里(甄英莲丢失是天意巧合还是人为陷害)因为他最有作案动机。原因如下:甄士隐已经退休了,他最看重和宝贝的一是他的女儿,另一个就是他的钱财。严老爷打过甄士隐钱财的主意,没有得逞;正面不行,就用阴谋!严老爷!答案是人为陷害!为什么?因为整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都有蹊跷,几年后见证人门子(即当年葫芦庙的小沙弥)也揭示出甄英莲是被人拐卖。谁作的案?
上篇文章我们讲到,甄士隐通过三件事无意中得罪了严老爷,甚至可能激怒了严老爷。严老爷是个什么人?极可能是姑苏阊门最有势力的人。
甄士隐得罪了严老爷,必有后患。果然,祸患很快就来了。
又是元宵佳节矣。因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 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 霍启因要小解 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 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 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 便逃往他乡去了。
这也太巧合了,我们不得不问一句,这甄英莲的丢失到底是天意巧合还是人为陷害?
答案是人为陷害!
为什么?因为整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都有蹊跷,几年后见证人门子(即当年葫芦庙的小沙弥)也揭示出甄英莲是被人拐卖。
谁作的案?
严老爷!
因为他最有作案动机。原因如下:甄士隐已经退休了,他最看重和宝贝的一是他的女儿,另一个就是他的钱财。严老爷打过甄士隐钱财的主意,没有得逞;正面不行,就用阴谋!
时间为什么选在元宵节甄士隐让家人带女儿出去看社火花灯,说明他根本没防备。
时间为什么选择的是元宵节?
因为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节”;主要习俗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元宵节自古以来就以热闹喜庆而著名。
小说中霍启带着英莲出去看社火花灯,半夜都没归,可见当时的热闹。甄士隐半生只这一个女儿,平时都看得比较紧,元宵节是少有的机会可以让家人带她外出。
时间选在元宵节也是乘乱好下手,容易把蓄意混成偶然,可以麻痹人。
当事人为什么叫霍启(祸起)让霍启负责带小姐出门,可见甄老爷对霍启的重用和信任。
元宵丢女儿的家人为什么叫“霍启”?“霍启”谐音“祸起”,偷走甄士隐女儿英莲是祸事的第一步,所以叫祸起。
曹雪芹写作草蛇灰线,非常含蓄,常常话说一半,似说非说,欲说还休。目的就是不让人一眼看穿真相,但作者又留下隐约的线索,让我们细心去推求事实真相。这里巧妙地应用谐音这种含蓄隐晦的修辞提醒读者去注意事件背后的原因。
“祸起”来自于词语“祸起萧墙”,意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出自《论语·季氏》。这里“霍启”就指“祸起萧墙”,意指家人霍启里应外合,联合外人算计甄家。因为后面第四回门子(葫芦庙的小沙弥)揭示,英莲是被拐子拐卖。
就是说英莲丢失不是巧合,是人为,是设计陷害。
霍启就是当事人之一!霍启为什么要背叛主人?是主人对他不好吗?书中介绍甄士隐“嫡妻封氏 情性贤淑 深明礼义。”,这就排出了她苛待家人的可能性,也就说这个霍启(祸起)偷卖英莲或故意给拐子留下机会,不是因为家主母对他不好的原因,而是被外人蒙蔽,或者说被外人诱使干出的事情。
这句话也同时排除了甄家祸事是因士隐妻子惹事的可能性,把可能性只集中到甄士隐的行为上。
甄士隐的故事里他只接触了两个外人:一个是贾雨村。雨村还太弱小,不具备做坏事的能力,况且他八月十五中秋夜就进京赶考去了,可以排除贾雨村谋害甄家的可能性;余下就只一个人:即严老爷。
作者笔下多么缜密,一笔不漏,一笔不多。
前面分析过,甄士隐无意中做了三件事得罪了严老爷,严老爷又是当地最有势力的人。他要陷害甄士隐有作案动机,也有作案条件。
严老爷拜访甄士隐的目的是要钱,钱没要到,还变相被羞辱,激怒了严老爷。很可能严老爷这伙人策反了甄士隐的家人。这是个阴谋,还是一个集团作案。
英莲丢失这事件表面看是霍启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实际上是里应外合串通好的。
地点为什么是十里(势利)街霍启为什么能够被外人蒙蔽或诱使?去祸害自己主人?
是因为势利,胳膊拧不过大腿。
以严老爷为代表的这波想陷害甄家的人应该是谋定而后动。能够策反他的家人,那要先替霍启考虑好后路,还要考虑好把英莲带到哪儿去卖,可见十里街严老爷代表的势力是股很大的势力,最起码大过甄老爷很多,才会让霍启背叛他的主人去做这么一个危险的举动。估计严老爷许诺给霍启丰厚的报酬,肯定比在甄府的报酬要高。报酬高,严老爷势力大,霍启一是为自己出路考虑,另一也是为了明哲保身。
所以这地方叫势利街人情巷。
势利:以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指权势和财利,形势便利。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
《红楼梦》的势利是指霍启背叛主人甄士隐归顺严老爷,帮严老爷办事陷害设计自己的主人甄老爷。自己家里用老了的家人都能背叛主人,就因为新老板是比他的旧主人拥有更大的权势。可见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家人势利,趋炎附势,做出让家主人骨肉离散的坏事。地方势力无耻,为彰显自己的绝对权威,不容挑战。严老爷干惯了欺压百姓的流氓事,没想到在甄士隐面前玩不转,他们的手脚岂会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退休书生给束缚住?
遇到一个不懂事的,要挑战他的权威的,他觉得必须给甄士隐一个教训。老虎不发威,你还以为是病猫呢!所以故意推这么一个甄家自己内部的家人出来,干出这种离散骨肉、伤天害理的无耻流氓事!
不把甄老爷教训住,叫他以后在这地方怎么称王称霸?哪有更大的空间腾挪转寰?
所以这地方叫势利街人情巷,真真名符其实。
多年后见证人门子的话透露英莲是被拐卖英莲是被拐,并且是蓄意拐卖,不然门子怎么知道这事?
这门子就是当年葫芦庙的小沙弥,门子曾对贾雨村说过:“一并这拐卖之人我也知道“。再看门子替贾雨村判案:其祸皆因拐子某人而起 拐之人原系某乡某姓人氏 按法处治 余不略及。这话可见出门子对这拐子是知道得非常详细,家住哪里,姓什名谁,什么原因。不仅把拐子消息搞得透里透,连被拐之人及原由也明明白白,从他对贾雨村说的话:老爷 你当被买之丫头是谁?……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 名唤英莲的。”门子又告诉贾雨村:“这一种拐子 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 养在一个僻静之处 到了十一二岁 度其容貌 ?带至他乡转卖。”
门子对这些事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可见当时的阴谋,是参与作案的一伙人都知道的事。门子(当时的小沙弥)和这事脱不了干系。阅历决定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判断,门子看到十里街发生在甄老爷家的悲剧,是他人生的一次大震撼,也是大成长。在这次事件中,他形成了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学,先要生存,再图发展,绝不可以惹有权势的人。
所以他知道英莲被拐的全部真相却不敢去管,也是深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力量。他一定知道是严老爷指使人干的,知道是甄士隐得罪了严老爷。明了这些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事,他唯一的善良就是去劝劝英莲、安慰一下。
这也可以解释英莲累及爹娘的说法。
严老爷指使人拐走英莲,就拿走了甄氏夫妇活着的希望,孩子五岁,正是最可爱的时候,老夫妻俩的感情寄托突然没了。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 一旦失落 岂不思想?因昼夜啼哭 几乎不曾寻死。看看的一月 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 日日请医疗治。
此事扰乱了甄氏夫妇的心智,导致下一个灾祸,所以说英莲累及爹娘。
小结:所以甄英莲丢失,表面上的一系列巧合是作者写出来混人的表象,既要遮盖,又要揭示,反而是欲盖弥彰!时间恰巧在元宵节是因乘乱好下手,易把蓄意混成偶然;当事人霍启谐音“祸起”意指“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小说意指家人霍启里应外合算计甄家;地点势利街,指这里是以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地方;几年后见证人门子透露英莲是被拐卖证明甄英莲丢失是人为陷害。严老爷终究还是报了羞辱之仇,第一把火烧到甄家,让他们骨肉离散。做这件事不仅报复和教训了甄士隐,还扰乱了甄家夫妇的心智,易引起下一个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