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同时日本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本来就国土狭小,资源不足,日本一直是通过对外侵略得到自身近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现在大规模侵华战争不能进行,日本经济迟迟不能回复,农村普遍贫穷,而军队的中下层基本来自农村,目睹家乡父老受冻挨饿,而城市的大官僚、资本家却朱门酒肉臭,士兵们内心十分不满,所以士兵们幻想和明治维新一样“激扬清浊”实现“人民”的“昭和维新”(手段对内建立彻底的法西斯政权,对外要疯狂侵略扩张掠夺)。首先和日本当时的国情分不开,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分为皇道派、统制派,两派势成水火。1934年统制派在军队领导中取得绝对优势,开始清洗皇道派,皇道派高层将领纷纷被降职、调到外国,这引起了皇道派的愤怒(皇道派的支持力量主要为军队中下层)。裕仁1936年2月26日,以皇道派军官为核心,东京都驻军约1500名士兵,袭击了首相府邸,首相冈田启介躲过一死。同夜,叛军们杀死了内大臣、海军大将斋藤实;陆军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1)

二二六兵变

1936年日本爆发了“二二六兵变”,叛军以“昭维新”为旗号,要求“尊皇讨奸”。当时的日本天皇握有绝对实权,但天皇一般不管事,天皇作为“治天之君”,哪能因案牍而劳形!可是“二二六兵变”的发生,使得沉寂的皇权苏醒了,裕仁主动使用皇权,命令镇压叛军。 在天皇的坚决命令下,所有同情兵变的阁臣无法再保护叛军,“二二六兵变”由此被镇压。那么裕仁为何动用皇权严肃处理一个小小的兵变呢,裕仁的用意是什么?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2)

二二六兵变

一、明治以来的制度设计

明治维新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和旧幕府相比,天皇绝对握有实权,但皇权不能轻易发话。明治维新以天皇为旗号倒幕,所以明治元老们自然要妥善安置作为国家象征的天皇。但因为倒幕战争是萨、长几个雄藩出血、出钱,分赃的时候自然要维护萨、长的利益,所以明治元老在制度设计上有规定,仿照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同时尊重日本传统,即天皇有实权,握有事件决定权,但天皇并非事无巨细,天皇的统治是通过内阁辅佐完成的。换句话说,内阁总理大臣是日本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内阁制定具体政策,各项政策体现的是内阁意志,但无天皇同意,提案等同废纸;同时出了事要由内阁负责,天皇不负政治责任(所以这也是右翼认为天皇无战争罪的原因,当然这完全是右翼自说自话,没裕仁同意内阁哪敢开战)。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3)

裕仁

二、二二六兵变的发生和叛军的目的

1936年2月26日,以皇道派军官为核心,东京都驻军约1500名士兵,袭击了首相府邸,首相冈田启介躲过一死。同夜,叛军们杀死了内大臣、海军大将斋藤实;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重伤未死。叛军还封锁了陆军省、陆军参谋本部、警视厅,并进一步占据霞关(日本中央政府各省厅驻地)、报社等地,一时间政变似乎真的要成功。那么为什么驻京军队会哗变?这是和日本历史传统、现实分不开的。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4)

高唱昭和维新的叛军

首先和日本当时的国情分不开,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分为皇道派、统制派,两派势成水火。1934年统制派在军队领导中取得绝对优势,开始清洗皇道派,皇道派高层将领纷纷被降职、调到外国,这引起了皇道派的愤怒(皇道派的支持力量主要为军队中下层)。

同时日本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本来就国土狭小,资源不足,日本一直是通过对外侵略得到自身近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现在大规模侵华战争不能进行,日本经济迟迟不能回复,农村普遍贫穷,而军队的中下层基本来自农村,目睹家乡父老受冻挨饿,而城市的大官僚、资本家却朱门酒肉臭,士兵们内心十分不满,所以士兵们幻想和明治维新一样“激扬清浊”实现“人民”的“昭和维新”(手段对内建立彻底的法西斯政权,对外要疯狂侵略扩张掠夺)。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5)

30年代经济危机下的日本农村

第三日本有悠久的刺杀传统。人们认为当世道混乱上天就会派义士铲除社会蛀虫,远的大化改新前刺杀苏我氏,近的幕末攘夷刺杀不断,再近1932年的“五一五兵变”、还有劈死永田铁山的“义士”等等,这些“前辈”都是“二二六兵变”时士兵们的“楷模”。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6)

尊皇讨奸的军官

“二二六”的目的:建立法西斯政权,解散政党、财阀,全国实行军管;要求撤换惩治军内统制派人物,要求任命皇道派首领担任国家要职;对外积极扩张;最终实现“昭和维新”。

三、日本政府对叛军的态度

“二二六兵变”发生之后,日本政府内态度是有分歧的,甚至军部内的意见都很不统一。陆军中,统制派自然不想让皇道派掌权,所以要对叛军坚决镇压;皇道派虽然上层权威不足,但皇道派也不是没有高级将领,出于和统制派争权的目的(本来事变也是皇道派挑起来的)皇道派对兵变自然持同情态度。海军则态度坚决,必须镇压叛军。不仅因为遭受袭击的斋藤实、冈田启介、铃木贯太郎全是海军大将,更是因日本陆军师承德国,海军师承英国,日本陆、海军也继承了二位老师之间的仇恨,日本陆海军之间矛盾相当尖锐(尖锐到陆军造舰艇,海军造坦克,想要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海军自然不想放过打击陆军的机会。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7)

日本陆军海军矛盾由来已久

叛军把这次兵变称为“昭和维新”,目的是要“尊皇讨奸”“七生报国”;把日本今日一切贫穷归为资本家财阀、腐败官僚的无能统治。叛军们说的有理有利有节,当时的陆军大臣本来是去劝说叛军投降的,结果陆军大臣反而被叛军说服,变成了叛军的同情者。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8)

海军所造的坦克:特二内火艇

裕仁是在睡梦中得到兵变的消息,不知道是不是被吵了美梦的原因,裕仁立场十分坚定,态度明确,“杀戮朕之股肱的老臣,如此残暴的军官们,无论其精神如何,也不应该给予任何宽恕。把朕最信赖的老臣全部打倒,这是对朕不满的表示”。裕仁主张坚决镇压,甚至对想要求情的陆军大臣说,如果军队不镇压,那么朕将御驾亲征,亲率禁卫军剿灭叛军。天皇都发话了,别人自然不能再说什么。29日日本政府将乱军定为叛军,命令军队镇压。乱军见天皇说自己是叛军,知道大势已去,也就缴械投降了。之后乱军中的人,该自杀的自杀,该归队的归队,“二二六兵变”就结束。

四、裕仁为何坚持镇压

第一、叛军挑战了皇权。天皇早已发布过《军人敕谕》,命令军人听从指挥、忠君、守礼。《大日本帝国宪法》也规定天皇是陆海军的统帅。现在天皇任命的国家官吏,只因不符合军人利益就要被消灭,军人完全没做到忠君、守礼,所以必须通过镇压来维护天皇尊严。

第二,为了展示皇权的权威。天皇长居深宫,与人民之间不免隔阂,但是裕仁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对权力的把握不能有一丝放松,所以要趁兵变展现皇权的影响,让人们知道天皇才是日本至高无上的权威。另外裕仁深知军队内部皇道、统制之争,统制派依靠合法手段建立法西斯,联合财阀进行统治;皇道派就是武力政变,建立军人独裁,作为君主的裕仁自然也不想天天打打杀杀,所以心理上还是亲近统制派。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9)

二二六兵变的军官

第三,裕仁担心皇位不保。裕仁的弟弟雍仁,当时正在军队服役,任大队长,属于中下层军官,和皇道派交往很深。当时皇道派提出“天皇不同意,我们就拥某宫殿下进皇宫”,被如此威胁天皇脸面何存!

日本明治维新天皇起的作用(明治维新后的天皇)(10)

皇弟雍仁

总之,“二二六兵变”中裕仁的态度是明确、坚决的,这也是天皇积极发挥皇权干涉政局的表现之一。“二二六兵变”的失败直接导致统制派全面控制军部,加速了战时体制的完备,叛军们想要建立法西斯政权,加大侵华的目的,无形之中也算是完成了。

文史君说

明治维新后,天皇是作为政治上的“隐居者”出现的,但其实天皇一刻也没离开过政治,没有天皇同意,内阁办不成任何事情。从天皇深知军队中的矛盾,并利用军队矛盾拉一个、打一个可知,天皇很清楚权力的游戏,知道在政治上有时候必须见血。加上“二二六兵变”虽然打着“尊皇讨奸”的旗号,尊皇自然可以,但是奸是哪些人?无非是那些财阀、官僚,但这些人的身后可是天皇(天皇也是日本最大的地主、财阀资本家),打狗看主人,“讨奸”就是对天皇的政治安排不满,裕仁自然不能支持叛军。实际上裕仁也有杀鸡敬候的目的,裕仁通过皇权直接干涉此次兵变,没有放任自流,有效遏制了社会底层、军队中下层的无政府主义,整肃了军纪,此后日本国内再也没有发生兵变。

参考文献:

1. 李树藩,《论二二六事件》,《外国问题研究》1987年10月第3期

2. 曹喜顺,《试析二二六事件中裕仁动用皇权的用意》,《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4期

3. 王云翠,《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东北师大2011年博士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