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棘轮棘爪配合(SolidWorks棘轮柄多配置零件工程图实例)
solidworks棘轮棘爪配合(SolidWorks棘轮柄多配置零件工程图实例)在任务窗格中的【调色板中】将视图A拖放入工程图中,选中视图,在左侧属性管理器中将比例设置为自定义比例1:2,如下图所示。 单击【工具】/【选项】,设置【总绘图标准】为GB,切边的线型为实线,注解、尺寸和视图标号字体为宋体,字号为三号,如下图所示。 打开零件【棘轮手柄_13ed_drw】,将零件旋转至接近下图所示的方位,然后按空格键,在弹出的【视图定向】对话框中选择【正视于】,再次按空格键,在弹出的【视图定向】对话框中选择【新视图】,将当前视图命令为A,单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步骤2 创建工程图及设置选项 单击【文件】/【从零件制作工程图】,选择【A4(ISO)】,单击确定进入工程图,在工程图上右键选择【属性】,设置图纸比例为1:1,第一视角,如下图所示。
1、考查重点
本文将结合前面分享过的多配置棘轮柄,对多配置零件的一般出图流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不作详细介绍,后续会有专题讲解。最终出图效果如下。
2、实例操作
步骤1 准备视图
打开零件【棘轮手柄_13ed_drw】,将零件旋转至接近下图所示的方位,然后按空格键,在弹出的【视图定向】对话框中选择【正视于】,再次按空格键,在弹出的【视图定向】对话框中选择【新视图】,将当前视图命令为A,单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步骤2 创建工程图及设置选项
单击【文件】/【从零件制作工程图】,选择【A4(ISO)】,单击确定进入工程图,在工程图上右键选择【属性】,设置图纸比例为1:1,第一视角,如下图所示。
单击【工具】/【选项】,设置【总绘图标准】为GB,切边的线型为实线,注解、尺寸和视图标号字体为宋体,字号为三号,如下图所示。
在任务窗格中的【调色板中】将视图A拖放入工程图中,选中视图,在左侧属性管理器中将比例设置为自定义比例1:2,如下图所示。
步骤3 创建剖面视图
单击【视图布局】选择【剖面视图】,采用【水平】剖切,在手柄中部单击放置剖切线,单击【√】,生成剖面视图A-A,将其放置A视图在下方。单击剖面视图A-A,设置显示样式为使用父关系样式,比例为图纸比例1:1,如下图所示。
右键单击剖面视图A-A,选择【视图对齐】/【解除对齐关系】,使其可以自由拖放,对齐时只能沿剖切方向移动。
按上述方法,创建圆杆部分的剖面视图B-B,然后在属性【剖面视图】中将两个剖视图设置为【只显示切面】,单击视图边界或按住Alt重新放置,如下图所示。
步骤4 创建模型视图
单击【视图布局】选择【模型视图】,单击【下一步】,【方向】选取【前视】,选择【消除隐藏线】、【使用图纸比例】,将视图放置在图纸下方,视图超出了图纸边界,如下图所示。
步骤5 创建断裂视图
单击【视图布局】选择【断裂视图】,单击【添加竖直折断线】,缝隙为35mm,【折断线样式】为曲线切断,在下图所示的两个位置生成截断,单击【√】。断列视图并不影响实际尺寸长度。
步骤6 对齐视图
右键单击剖面视图A-A,选择【视图对齐】/【原点水平对齐】,光标出现视图对齐符号,单击断裂视图完成对齐操作,对剖面视图B-B用同样的方法对齐,拖放调整剖面视图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步骤7 创建局部视图
单击【视图布局】选择【局部视图】,在头部位置绘制一个圆,采用默认命名,比例为图纸比例,如下图所示。
步骤8 添加图纸
单击【添加图纸】或在图纸1上右键选择【添加图纸】,增加一图纸,然后右键单击【图纸1】和【图纸2】,分别命名为【坯件】和【加工】,如下图所示。
步骤9 创建模型视图
单击【视图布局】选择【模型视图】,单击【下一步】,【参考配置】选【加工-长】,【方向】选取【上视】,【使用自定义比例】1:2,将视图放置在图纸下方,右键单击视图,选择【属性】可修改视图的零件配置,如下图所示。
步骤10 添加局部视图
单击【视图布局】选择【局部视图】,在头部绘制一个圆,命名为I,采用图纸比例,如下图所示。
步骤11 创建局部视图的剖面视图
单击【视图布局】选择【剖面视图】,选择【水平】剖切,将剖面视图放在图纸上方,如下图所示。
步骤12 创建模型视图并添加链接注释
单击【模型视图】,选择【加工-长】配置,生成等轴测视图,自定义比例1:4,采用【带边线上色】显示样式,如下图所示。
双击轴测视图,单击【注解】标签,选择【注释】,单击轴测图,输入【配置名】,ESC,如下图所示。
双击轴测图中的注释,在左侧属性栏中单击【链接到属性】,选择【注解所附加于的视图的模型】,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W-配置名称】,单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步骤12 复制轴测图
单击轴测图,Ctrl C,单击目标位置,Ctrl V,然后选择复制的轴测图,右键选择【属性】,修改配置为【加工-短】,如下图所示。
按住Ctrl,选中两个轴测图,Ctrl C,单击左下方的【坯件】图纸标签,激活【坯件】图纸,单击目标位置,Ctrl V,然后选择复制的轴测图,右键选择【属性】,对应的修改配置为【坯件-长】、【坯件短长】,如下图所示。
步骤13 添加基准和表面粗糙度符号
在设计树中右键单击【加工】图纸,选择【激活】,在【注释】标签中选择【基准特征符号】,在下图所示位置放置基准符号。注,选取目标,然后拖动放置即可。
在【注释】标签中选择【表面粗糙度符号】,符号及放置位置如下图所示。注,选取目标,然后拖动放置即可。
步骤14 添加中心线
在【注释】标签中选择【中心线】,选取下图所示的两个圆孔。
步骤15 标注尺寸
单击【智能尺寸】,完成两张图纸的尺寸标注,如下图所示。
步骤16 标注形位公差
单击【注解】标签,选择【形位公差】,选择【无引线】,添加下图所示的公差符号及标注,然后拖动形位公差到尺寸上,将其尺寸与公差组合,如下图所示。
步骤17 编辑尺寸文字并修改颜色
单击【坯件图中】长度尺寸230,删除【<DIM>】,弹出覆写尺寸警告,单击【确定】,输入230mm 长(回车),190mm 短,如下图所示。
依次在两张图纸中Ctrl A全选所有尺寸和注解,单击【颜色】,选择黑色,去掉勾选【默认】,如下图所示。最后依次对每个视图设置【切边】/【带线型显示切边】。
实例文件源:s/1zanglIIYu6hareTuApYoZg 提取2z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