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素描创作(时光速描)
时光素描创作(时光速描)她爽朗地笑着,白皙的面庞,利落的短发,一身时尚的休闲装束,几乎看不到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更看不出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咱们可以聊一聊,这10多年我作为记者见证了河南铁路建设和发展,深有感触。”此时,年节的喜庆气氛已渐浓郁,多少中国人的手机里已经预订好了一张高铁电子票,等待着启程回家或远行。想起16年前的春天,在北京城里晃悠等待一份工作的我,接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召唤,就迫不及待地坐上动车,回到家乡。在扑面而来的乡音里,感到久违的温暖和踏实。很快,新同事入职培训的时候,见到董娉。如果说那时的我已经注定要在文化领域里耕耘,而她,似乎还不确定未来的方向。她大概不会预见到,若干年后,她会从事铁路行业的新闻报道,从见证者到亲历者,从文字到视频,从纸媒到新媒体,不断书写精彩的“我与高铁的故事”。
作者:冻凤秋
1.我们
总是看不清楚时光的模样,直到每个年终岁尾,蓦然回首,黯然心惊。
总是描绘不出空间的距离,直到坐上一趟高铁,未及回味,已经抵达。
此时,年节的喜庆气氛已渐浓郁,多少中国人的手机里已经预订好了一张高铁电子票,等待着启程回家或远行。
想起16年前的春天,在北京城里晃悠等待一份工作的我,接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召唤,就迫不及待地坐上动车,回到家乡。在扑面而来的乡音里,感到久违的温暖和踏实。
很快,新同事入职培训的时候,见到董娉。如果说那时的我已经注定要在文化领域里耕耘,而她,似乎还不确定未来的方向。她大概不会预见到,若干年后,她会从事铁路行业的新闻报道,从见证者到亲历者,从文字到视频,从纸媒到新媒体,不断书写精彩的“我与高铁的故事”。
“咱们可以聊一聊,这10多年我作为记者见证了河南铁路建设和发展,深有感触。”
她爽朗地笑着,白皙的面庞,利落的短发,一身时尚的休闲装束,几乎看不到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更看不出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我们约在报业大厦一楼的大河书局,在明净的落地玻璃窗边面对面坐下。有那么一瞬间,我忘记了自己的采访者身份,几乎要脱口而出:你记不记得2004年我们刚到报社的样子?怎么一晃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但我还是忍住了。是直觉告诉我,她在奋力地向前奔跑,几乎无暇回头,无暇慨叹流逝的时光。
她兴奋地说起2019年12月1日那天的故事:当天,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三条线路同日开通,结束了南阳、平顶山、周口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她也迫不及待地带着90岁的姥姥坐上高铁回老家——南阳方城县。
“其实同行的不止姥姥,还有我的妈妈和我三岁的女儿,我们是四代‘闺女’回娘家,感慨特别多,无奈新闻里写不下。”
她是如此清晰地记得,30多年前,那个懵懂又调皮的小女孩,是怎样在每个寒暑假,天不亮,就跟着妈妈,辗转坐上汽车,经过将近10个小时的颠簸,回到方城县。她被放在姥姥家里,直到假期结束,妈妈才来接她,她们再次踏上颠簸的路途。
老屋前,清澈的水流,高大的黄楝树,夏日的蛙鸣,冬日的寂静,和街坊邻里淳朴的笑容,一起印刻在她的记忆里。
这次乘首趟高铁G4051回去,1小时21分的车程。出站后,她在新建的站房外面又看到那一张张淳朴的面容,乡亲们把脸紧紧贴在高铁站玻璃窗上,睁大了眼睛往里面看,每当有高铁列车急速驶过时,大家频频发出惊叹的声音。
那些面容如此熟悉,即便经过时光的打磨,依旧亲切。世界仿佛忽然间向他们打开了崭新的大门,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乡亲们兴奋的心情溢满了车站,溢满了豫西南,弥散在辽阔的中原大地。就那么一瞬间,泪水忽然湿润了她的眼眶。
坐上汽车,穿过拥挤的人流,行驶在崭新的方城县大街上,回忆着往日的点点滴滴,直到坐在餐馆里等烩面上桌,一家人还是有一种似在梦中的感觉。
她想起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运营时,她作为记者登上首趟列车,那种在大地之上平稳飞翔的感觉,让她的幸福感也生出了翅膀。
车厢里温暖如春,她脱去厚厚的外套,一件黑色的卫衣,胸前的记者标牌格外醒目。一个转身间,她看到一位外国记者,高高帅帅的小伙子,她问对方乘坐中国高铁的感受。小伙子跷起大拇指说:“真棒,一小时走350公里,又这么平稳,手机竖着放都不倒,真了不起!”这个采访瞬间被其他媒体摄影记者抓拍到,成为永久的见证。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开通运营。那次体验,她又高兴得像个孩子。她两个最好的“闺蜜”都在北京,曾经,去看她们要坐六七个小时的火车,更早之前,经常要坐一夜的卧铺。周末时间紧张,常常要等到长假,才能和朋友见面。高铁开通那一天,只用了两个半小时,太阳还未升高,她的身影就出现在北京西站的出口,激动地给朋友打电话,大声喊着:我来看你们了!惹得周围的行人都吓了一跳。从此,她在郑州和北京之间开启了“说走就走”的行程。
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开通,河南铁路“双十字”形骨架完成的时刻,她仍在现场。而前前后后,她往高铁建设工地跑了多少次,采访了多少铁路工作者,写了多少篇关于高铁的新闻报道,实在是数不清了。
2019年12月1日,她和河南日报新媒体部的同事一起,策划完成了图文直播“带姥姥‘飞’回家”。那包含着浓浓乡愁的深情文字,和精彩图片、高清视频一起,将老百姓藏在心间的、长久的渴望与期待,祖孙四代人的暖意融融的温情,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的感叹,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梦想,一一完美呈现,获得好评如潮。
回首往昔,这十余载岁月,让一个大学刚毕业的“门外汉”,伴随着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中原大地米字形高铁网络的编织;伴随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和转型,从媒体融合到新业态,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成为一名出色出彩的全媒体记者。
原来,我们已经用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来回答,时光就是这样一晃而过的啊。
2.他们
2004年!
听到这个年份从高铁公司运输安全部部长李本的口中说出,我微微一惊。
那一天,天空碧蓝如洗,阳光穿透清冷的空气,照耀着郑万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管理机构四层白色的大楼。他办公室内的窗台上,一盆刺梅开得正艳。
从书柜里捧出一本厚厚的大书,《郑西高速铁路工程总结》,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他带着自豪的表情,仿佛所有逝去的岁月都珍藏在里面,翻开,就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正是2004年10月,铁道部成立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他从工作了20年的中铁咨询郑州勘察设计院,被抽调进筹备组。
那时,他心里充满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神圣感。
他见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我国铁路存在的运能严重不足瓶颈;见证和经历了自1996年起中国铁路的数次大提速,参与了老铁路的大规模升级改造。
而这一次与以往都不同。他们要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条这样的铁路。
一切都是空白的,没有基础理论,没有工程实践,没有现成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等,每一步都要在摸索中前行。
在松软的湿陷性黄土上如何铺设钢筋混凝土的无砟轨道?沉降量控制如何达到毫米级?
更麻烦的是,如何解决黄土隧道大断面开挖掘进的问题?
秦东隧道,张茅隧道,函谷关隧道等,长度都在8公里左右,开挖之前,要做大量的施工技术、工艺、配套设备研发应用等试验和准备工作。
从此,便开始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冒严寒,战酷暑,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不提自己的生活,不谈其中的艰辛,说不值得提。在十几万人的高铁建设大军中,每个人都像是海洋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大地上的一抔黄土,旷野中的一缕风,只有汇聚在一起,才能产生磅礴的力量,诠释新时代的“高铁速度”。
曾先后在郑西高铁公司组担任安全质量部部长、技术装备部部长、工程管理部部长的他,只谈如何把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如何通过修建郑西高铁,最终形成中国高速铁路包括设计、施工、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联调联试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完整的技术体系、装备体系等,并为之后中国高铁大规模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实践经验和建设主力军、后备军。
的确,如果说2004年之前,中国高铁还是一穷二白,交通运营零公里的话,经过10多年突飞猛进的建设,到2019年底,中国高铁网已基本建成,中国高铁营运里程已达3.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规模近七成,高居世界第一。
他反复强调着,我们赶上了中国铁路最好的时代,中国铁路编织的这张全新的高铁网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在河南,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经济圈,覆盖我国中部地区近4亿人口的货物集散和消费市场,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位置更加突出……
那天中午,趁着午休时间,还见到他们。
公司综合管理部马其林副部长拿着2019年12月1日三条高铁开通当天新鲜出炉的《多彩郑万出彩河南》画册给我们看。一页页翻过去,在精美的画面里,不禁惊叹高铁建设者群体的“高度、尺度、态度、精度、速度、厚度、温度、热度”。
“管电”的汪海峰是吉林人,也是2004年从中铁电气化局来到郑州,进入郑西客专筹备组。在他眼里,电力就像高铁的血液一样重要。他指着画册上的高铁施工图片,讲解高铁如何采用双电源,一是配电所,供应通信、站房、空调等的用电;二是牵引变电所,高铁沿线每50公里都要设一个变电所,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线接触取电流,都是清洁能源……我听得似懂非懂,我更关心这个为河南高铁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了16年的中年人,是否习惯河南的饮食和生活。他笑着回答,早就把家安在了这里,从心底融入了这片土地。最喜欢吃开封的“兴盛德”花生,每次回吉林老家,都要买一些带给长辈。
而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山西人海振雄,自2008年从中铁大桥局进入京广铁路客运专线,迄今,参与了石武高铁、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等多个高铁项目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负责前期整体性布局、项目转换、后期收尾等工作,对河南各地的地形、土质、风俗等了如指掌。在前期布局郑渝高铁郑襄段时,他考虑的是在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怎样减少临时占地尤其是对农田的占用;如何避开发达的公路网,具体到在平顶山如何避开矿藏,在周口如何寻找合适的材料替代不合格的土源等。
为了寻找合适的建梁厂的位置,2015年的冬天,他在方城迷了路,在山脚下进退两难;在鄢陵,为远离花木基地,他一条路一条路地寻找排查,精疲力竭时终于寻到一块合适的空地。他说,难度在于细节,如何考虑周全,保证后期施工万无一失。
这样常年奔波在外,无暇顾及家庭。直到有一天,半夜12点多回到家,9岁的儿子一直等着他,问他:你是不是在家里租了张床?他忽然心酸,无言以对。
或许,对于高铁建设者来说,铁路轨道铺展得有多绵长,他们辛劳的汗水就有多厚重;米字形高铁网的时代新画卷有多么壮丽,他们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就有多么执着和顽强;而人们出行的脚步有多轻快,他们的付出就有多值得。
3.她们
“我们那会儿,当列车乘务员第一课先学会爬窗户。”
回首往事,邓艳笑意盈盈。
1993年,她就在从郑州到北京的红旗火车上当列车员,一人负责一节车厢,除了打扫卫生之外,取暖、烧水都需要自己烧煤炉,一趟车跟下来,指甲缝里都是脏的。
每年春运期间,因为乘客太多,车厢超员,上下车都不方便,每到一个站点,她都要从车窗爬出去,在站台上从窗外给客人送开水。一年之后,绿皮车换成红皮车,也有了电采暖,才轻松了些。
那时的她年轻,虽然辛苦,但留在记忆里的都是与其他列车员姐妹相处的美好时光,都是和乘客之间短暂却温暖的旅途情谊。
2007年,郑州铁路局成立动车车队,她来到车队助勤。2012年,郑州东站运营,她与车队同志们一起见证了高铁的发展。如今担任郑州客运段高铁二队党总支书记的她,只觉得随着高铁的大发展,自己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了。
眼下,高铁列车调图实行“一日一图”,每天编组安排都根据客流量随时做相应的调整。变化就是风险,高铁无小事。她在办公室里,一刻也不敢放松。
春节临近,为了增加运力,满足新增临客要求,又有一批列车员临时加入协助春运,高铁二队人员猛增到447人,女乘务员将近三分之二。她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每日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操心,盼他们平安而去、平安归来,圆满完成每一趟乘务工作。
采访当日,跟着她到处“串门”,见到高铁三队队长蒋丽芳、高铁一队书记万彩林。前者比她早一年当上列车乘务员,20多年来,一直相互扶持,结伴同行。后者是大学毕业后分来的,年轻有为。我们四个站在挂着书法作品《中国梦高铁情》的墙面前合影,蒋队长指着储藏柜上面摆放的一个小葫芦说,这是队里的工作人员做的,书法也是人家亲笔写的,很有才华。
客运段三个队上千名队员,多才多艺者不少。每到节假日,或者高铁开通运营之日,俊男美女们都会施展自己的才情,载歌载舞,表演各种精彩的节目,客运段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更让人欢喜的是,这些神采飞扬的年轻人,乘务员、列车长、机械师等之间不断擦出爱的火花,最终步入婚姻殿堂。他们相爱相恋的故事,让客运段始终洋溢着甜蜜的气息。
那天,见到列车长陈楠楠时,她刚下高铁,脸上还带着一丝疲惫。车队的休息室和走廊里,几十位和她一样的倩影在穿梭忙碌。
“光鲜亮丽!对,这就是我当初想成为高铁乘务员的原因。”出生于1988年的她坦诚又率真。
大学毕业后,她就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参加了招聘考试,成为高铁乘务员。
那是2012年,她登上了武广高铁。4年后,因为表现出色,经过综合考试荣升为列车长。
如今,她依然喜欢这个职业,只是辛苦自知。
在清晨四点多起床,夜半才归来的时候;在列车上保持数小时站立的姿势,时刻关注每节车厢情况,因担心而神经紧张的时候;没有时间回家看望四岁儿子,日思夜想的时候;在大雪中的异地车站彻夜难眠等待返程的时候;遇到旅客晕倒等突发状况的时候,她想到更多的是身上肩负的责任感。
新年,她有新的梦想。就是希望未来经过努力,通过考试能够转为正式员工,有更好的发展。不为别的,只是希望孩子懂事后,看到妈妈的努力,以妈妈为荣。
中国梦,高铁情。可不是吗?当人们一次又一次为梦想奔向远方的时候,也许应该记得一代代列车乘务员,那些默默的付出,那些长情的守护。她们永远是高铁列车上最靓丽的那道风景线,优雅的制服,俊秀的身形,明亮的眼眸,嘴角那一抹柔和的笑意,让每一个旅途温暖如春。
4.一个人的舞蹈
确认信号,严控速度,呼唤应答,每30秒踩一下警惕装置。
这便是高铁司机在一平方米操作空间里的“手舞足蹈”。
郑州局集团公司郑州机务段“80”后高铁司机杨震称自己是“陆地上的飞行员”。
那一次,他真的“飞”起来了。
2016年7月15日上午11时19分50秒,在郑徐高铁河南民权县境内,杨震驾驶复兴号“金凤凰”和临线对面驶来的“蓝海豚”均以单列421.9km/h的速度成功交会,用时仅1.9秒,创下了世界高铁动车组交会试验的“第一速”。
时速超过420公里,意味着动车1秒钟开行117米多,这对高铁司机的操作精准度、线路熟悉度、配合默契度有非常高的要求,有一点疏忽,就会错过交会地点,也就失去了试验的意义。
那之前的两个月,杨震每天早上5点出发试车,晚上11点回来,再挑灯夜战,反复研究操纵特点,并将白天遇到的问题汇总,制作成安全提示卡。在白天试验过程中,他至少要在郑州东至萧县北间往返驾驶20余趟,每天累计开行2600余公里。
刚刚过去的2019年,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京港高铁商合段三条高铁开通之前,他们成立了联调联试突击队,在试运行阶段,依然每天往返驾驶20多趟,再一次出色完成了“大考”。
而此前和此后每一个平常的驾驶日子,对于他都是一次次考试,一回回考验。
高铁每个站点停留时间短,他尽量少喝水,坚持4个小时不上卫生间。他买柠檬糖、薄荷糖来提神,他缓解孤独、释放压力的方式只是呼唤应答的声音大一点,再大一点。
他的家在开封,每次回去,他习惯坐城铁,那短暂的没有任何压力的时刻,让他觉得格外惬意。
从2004年当上火车司机,开过货运,普通线旅客列车,既有线旅客列车,然后到动车组。将近10年后,经过层层选拔,当上高铁司机。
现在,他已经开始指导新手,努力做好“传帮带”,为高铁运营发展培养精兵强将。
不久前,机务段年龄最大的司机刘富清刚刚办理了退休手续,高铁司机能坚持干到55岁,在他们内行人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目前,机务段最年轻的司机25岁左右,更多新生力量还在加入,都来自专业院校,经过最严格的选拔。
如今,郑州东站每天往返高铁480对,春运期间,将达520对。他的同事、年轻的助理工程师冯海龙说,过年过节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喜庆、休闲、团聚,对于我们来说是“过关”。
随着米字形高铁“一撇”“一捺”的完成,更多优秀的高铁司机加入,这些年轻的身影将和前辈一样,在并不宽敞的驾驶室里完成一个人的舞蹈。
他们一刻也不得闲,看起来似乎指挥着千军万马,其实是在漫漫的旅途中,独自谱写一首首关于平安、幸福的长歌。
5.下一站,春天
雪花纷纷扬扬,如白色的精灵飘落人间,以甘露滋润大地,以诗意滋养心灵。
这是己亥年末的瑞雪,也是2020年的初
雪。
总是在最寒冷的时候,每一片雪携带着春的消息而来,带来欣悦和欢畅。
就在数天前,作家刘庆邦老师把他的文章《绿色的冬天》配乐朗诵版本发给我,他说:这篇文章是交给凤秋首发的。
我怎么会不记得呢?那是2014年新年第一期中原风版。他在文中写道:绿色来自哪里?来自豫东平原大面积播种的冬小麦……无所不在的麦绿与你紧紧相随,任你左冲右突,怎么也摆脱不了绿色的包围和抬举。哦,好啊好啊,我想放声歌唱,我眼里涌满了泪水。
文章的结尾,他这样写:我一时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是走在了春天里。
也是从2014年起,河南日报中原风副刊插上了飞翔的翅膀,“风”拂中原,“风”行千里,在展示大文化、大境界、大胸襟、大情怀的长风、劲风、清风、雅风中,每一棵树都绿意葱茏,每一朵花都摇曳生姿。我作为编辑的这些年,就是在这样的风中走过,心中充满了幸福的珍重。
我记得那时,郑州地铁一号线刚刚开通。人们惊呼,这一条自西向东、穿越商城的长龙给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如今,郑州地铁已经开通运营了六条线路,带来井然的秩序,怡然的生活。而随着2020年、2021年,郑太(太焦段)、郑济两条高铁的建成,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将真正成形,像一道道彩虹串起城市乡村,跨越山川河流,拥抱新时代每颗火热跳动的心。
在那一期新年致辞中,我曾引用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句: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化更为美丽。也许是的,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一切都在飞速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美好生活的又一个开篇,都是梦想风帆的又一次开启和张扬,都让人满怀热望,心潮澎湃!
一起来吧,在大地上飞翔,在时光中穿梭,在风中驶向下一站:春天!
这篇报告文学刊登于2020年1月8日河南日报14版中原风,插图由李庆琦绘制。
编辑:河南日报文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