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孩子们最希望获得的是“关注”。因为母亲去世后,没有人真正去关注他们。虽然她一直是调皮捣蛋的修女,她第一次担任家庭教师,她还没有结婚生子,但是她在修道院一直以来的自由成长,她比谁都明白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一眼,让玛丽亚心疼了。这是一群孩子呀,不是动物,为何常年要听口哨的命令?当上校把口哨交到她手上的时候,她说自己绝对不会用这个口哨。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2)

在影片《音乐之声》中,玛丽亚修女成为上校家的家庭教师后,第一次见到上校的七个孩子,是在上校吹口哨让孩子们列队下楼梯的时候。当时这七个从四岁到十六岁间的孩子,穿着统一的服装,神情严肃、步调一致地列队站在玛利亚面前。

这一眼,让玛丽亚心疼了。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3)

这是一群孩子呀,不是动物,为何常年要听口哨的命令?当上校把口哨交到她手上的时候,她说自己绝对不会用这个口哨。

虽然她一直是调皮捣蛋的修女,她第一次担任家庭教师,她还没有结婚生子,但是她在修道院一直以来的自由成长,她比谁都明白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关注

孩子们最希望获得的是“关注”。因为母亲去世后,没有人真正去关注他们。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4)

上校会严格要求他们、会训练他们,但并没有真正去关注他们内心的需求。孩子们在母亲离开后,其实很希望父亲成为一个可以依恋、可以给予安全感、可以与他们亲密联系的人。但是上校并没有扮演一个亲密的父亲角色,而是变成一个严格、强势、高高在上的父亲。

孩子们常捉弄之前的家庭教师,用各种他们想象得到的恶作剧。那些家庭教师们会向上校告状、会用更加严厉的手段、会熬不下去辞职离开,但是从来没想过孩子们通过恶作剧渴望表达的是什么?那些家庭教师们关注的是他们行为的表象,而没有去关注他们的需求。

儿童心理学认为,如果照料者不能给予孩子温暖和适时的关注,而是具有侵犯性的、过度控制的、缺乏温暖的低质量照看,那么孩子就不能形成安全感。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5)

因此,上校的孩子们其实很缺乏安全感,很渴望获得照料者的关注。

二、自我

上校给孩子们的教育是“军事化管理”,是统一化教育。孩子们穿着统一的衣服,执行着统一的指令,甚至连外出玩耍时间都是统一的,这让孩子们很难有“个性化成长”,也很难有“自尊”。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6)

自尊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对自我满意度高,就会有较高的自尊。

当玛丽亚邀请孩子们唱一首歌的时候,孩子们说从来没有唱过歌,并认为自己不能唱出一首歌。这说明孩子们是很不自信的。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7)

玛丽亚很理解孩子们不自信的心态,于是从零基础教他们唱歌,唱出了一首经典的《Do Re Mi》。

当孩子们欢快地唱完了《Do Re Mi》,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孩子们自信的笑容,他们对自我的满意度在唱完的那一瞬间提高了。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8)

在发现孩子们缺乏关注和自我满意度低后,玛丽亚想通过给他们更大的成长空间、更自由的活动,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她的一系列家教计划,与著名的教育法则——鱼缸法则不谋而合。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9)

鱼缸法则是指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保持三寸来长,不能看见金鱼继续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后,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于孩子的教育,事实也是这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要想使孩子发展得更好,就一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而不是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0)

这个法则告诫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后来人们把这种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带来孩子更快发展的教育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玛丽亚凭着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研究了属于自己的“鱼缸法则”计划,她认为孩子们如果要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快乐,需要建立信任、扩展空间、寻找自我价值、巩固家庭关系。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1)

玛丽亚的家教计划实施得很顺利,她在很短时间和孩子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1、建立信任:信任孩子,同时也获得孩子们的信任

玛丽亚刚来的时候,孩子们捉弄了她。在餐桌上,孩子们都以为她会告状,但是她没有。这让孩子们很惊讶,内心里也滋生了信任的萌芽。

当天晚上,正好遇上了暴风雨。上校的十六岁的大女儿情窦初开,于是偷偷溜出去和一位少年约会。

她约会回来后,湿答答的样子被玛丽亚发现了。玛丽亚决定为她保密,并让她换上干净的衣服。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2)

孩子们被暴风雨吓着了,玛丽亚用歌声告诉他们自己害怕的时候,会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这样就会忘记害怕。

孩子们听着玛丽亚美妙的歌声,渐渐开始喜欢这个理解他们、爱护他们的家庭老师。这或许就是信任的力量。

2、拓展空间:拓展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也拓展孩子们的自由空间

鱼缸法则认为孩子们成长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玛丽亚也认为这群常年被关在家里的孩子们,需要去大自然、大街上探索一下。

上校不允许玛丽亚给孩子们做外出活动服装,玛丽亚便用窗帘布给七个孩子制作了外出活动服装。趁上校出差的时候,玛丽亚偷偷带他们外出游玩。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3)

孩子们穿着行动自如的衣服,第一次在集市里自由行走,第一次在林荫道上爬树欢呼,第一次在大自然的草地上欢快奔跑。他们还第一次学会了唱歌。

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和自由,也让为他们后面追寻自我、勇敢做自己埋下了伏笔。

3、寻找自我价值:找到孩子们的天赋和成就感,提升自我满意度和自信心

孩子们有音乐天赋,在玛丽亚的教导下,他们很快就组成了一个小小合唱团。但是上校不让他的孩子们抛头露面表演,拒绝了他们参加合唱比赛的请求。

玛丽亚没有放弃,她告诫孩子们:“一个梦想需要你付出所有的爱。你生命里的每一天,只要你活着。”

这也道出了玛丽亚坚韧的内心,以及渴望孩子们不停歇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价值的决心。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4)

在上校的舞会里,玛丽亚安排孩子们排练了一个情景音乐剧,让孩子用歌声与客人们道别。

这个情景音乐剧既展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又表达了孩子们对客人们的礼貌,还给予他们一个表演的机会。

这让孩子们不再被动地听从指挥、听从命令,而是主动参与表演,主动努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发展心理学认为,当儿童作为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自我和社会认知的发展中很重要。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不断积累,刺激着儿童的自我意识、自尊、成就动机和社会认知的发展。

同时,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坚信了自己的价值,而孩子对自己和自己能力的评价,恰恰是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5)

“我会做得比最好还要更好”,这是玛丽亚鼓励自己的话,也是玛丽亚鼓励孩子们的话。

当孩子发现自己竭尽全力后,能用音乐、用歌声给大家带来享受和快乐的时候,当自己能完成一个表演并获得父亲的肯定和众人的赞扬的时候,他的自我满意度和自信心迅速提升了。

4、巩固家庭关系:拉近孩子与上校的距离,获得最亲近的人的肯定和关爱

上校因为妻子离世,与孩子们拉开了距离,也和音乐、舞会等自在的快乐拉开了距离。

但玛丽亚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她认为这些墙不是为了把问题关在外面才修建的,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它们。

她努力让上校面对现实,面对疏远的亲子关系;她也鼓励孩子们面对严格的父亲,找回快乐的父亲。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6)

玛丽亚一直在找机会拉近孩子们和上校的距离。她知道,家庭对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同时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都会以一定的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发展。

因此,父母的关爱和肯定,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们在玛丽亚的指挥下表演了木偶戏后,大家便提议由上校演唱一首歌曲。面对大家的要求,上校动情地演唱了一曲《雪绒花》,深情的歌声感染了孩子们,也拉近了孩子们与上校的距离。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7)

和孩子们一样,在玛丽亚心目中,上校从此不再是一个不近情理、严肃刻板的父亲形象了。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8)

玛丽亚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孩子们“鱼缸式”的家,拓展成“池塘式”的家。她把自己的活力源泉传递给了上校和孩子们,正如她说:“我对阳光有信心。我对雨水有信心,我深信春天会再来。我对自己更有信心。”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19)

培育一段亲密的亲子关系并不难,给予孩子们更广阔的自由空间也不难,难的是在变化无常的人生中,在整个养育进程中,父母能一直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初心。

或许我们在培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静下心来学习玛丽亚的初心和信心,始终保持对育儿的乐观和自信,正如这部电影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一样:

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某处他打开了一扇窗。

玛丽鱼宝宝注意事项(从鱼缸法则看音乐之声)(2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