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乡音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 莆仙方言。《中国的语言》收录的有129种,乍一看,是有很多种乡音并存着,这是老一辈家乡人的认知。而我们的下一代,对乡音渐渐不再敏感了,不再喜欢用这些晦涩的语言来表达,甚至觉得与人交谈起来略显别扭。他们渐渐习惯了普通话,作客他乡与人交谈是普通话,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是用普通话交流,甚至说着方言还夹杂着普通话,因为觉得说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才会交流顺畅。语言是需要环境培养的,如果在没有乡音的环境中长大,估计你是很难讲出地道的方言的,甚至是讲不出来。以至于老人们在那里用方言谈论得津津有味,而你却始终一句也听不懂。所以,我们要留住乡音,不光是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有这个责任,更是要留住这独有的文化,留住对家乡的那一份亲切感。
还记得儿时那一首脍炙人口描述离家返乡的诗词吗?相信你还能背诵出来,我来揭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还有“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两首简短的诗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久客他乡的伤感和久别回乡的亲切感。写出了家乡的变化与不变之处,流露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
那么,你对“乡音无改鬓毛衰”有着怎样的理解呢?对“春风不改旧时波”有着怎样的纠结呢?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乡音,还是我们今天的这个乡音吗?辞海对乡音的解释,指的是家乡的口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家乡话、方言、土语。穿越千年,是该留住乡音,留住这一脉的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一共进行了七次,分别是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我们看到人口增加,受教育程度增加、迁移流动加速,中华文化更加的灿烂。慢慢地发现儿时的乡音也在消退,乡音不再变得“复杂难懂”。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乡音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 莆仙方言。《中国的语言》收录的有129种,乍一看,是有很多种乡音并存着,这是老一辈家乡人的认知。而我们的下一代,对乡音渐渐不再敏感了,不再喜欢用这些晦涩的语言来表达,甚至觉得与人交谈起来略显别扭。他们渐渐习惯了普通话,作客他乡与人交谈是普通话,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是用普通话交流,甚至说着方言还夹杂着普通话,因为觉得说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才会交流顺畅。
语言是需要环境培养的,如果在没有乡音的环境中长大,估计你是很难讲出地道的方言的,甚至是讲不出来。以至于老人们在那里用方言谈论得津津有味,而你却始终一句也听不懂。
所以,我们要留住乡音,不光是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有这个责任,更是要留住这独有的文化,留住对家乡的那一份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