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9岁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办(孩子为讨好你撒谎)
当29岁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办(孩子为讨好你撒谎)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分析,长期撒谎会导致孩子的道德发展止步不前,形成“道德固结”,影响孩子的认知和未来。朋友曾说过一件小事,有次同事打电话邀请她出去玩,她不太想去,就让孩子接了电话,孩子给朋友说,“我妈妈生病了,出不了门”。同事当然相信孩子的话,也就没有勉强,朋友很高兴,没想到孩子还可以做自己的挡箭牌,可以帮自己推脱一些事项。然而,在后期的生活中,朋友发现,自己的孩子竟将撒谎的矛头指向了她,后来还因为撒谎被老师请了家长,现在她很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让孩子替自己撒谎了。可见,孩子只要撒谎,父母都不应该包庇。因为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撒谎,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长远而又深刻的负面影响。
非常喜欢看《甄嬛传》,刷了三遍。最喜欢的是黑化后的甄嬛,心狠手辣,下手稳准狠,能够所向披靡,绊倒所有敌人。
最后,与皇后的斗智斗勇时,编剧安排了一个情节,敬妃告诉胧月,以后甄娘娘有难,不管怎么样,都要帮助甄娘娘。后面,果然甄嬛有难时,胧月站了出来,撒了谎,说是“皇后推了甄娘娘”,这一句话成了甄嬛党胜利的关键词。
看这一段情节时,网友大呼过瘾,甄嬛终于用计谋,结束了与皇后党的争斗。但在我看来,这段情节耐人寻味,胧月为什么会撒谎呢?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被养母敬妃灌输思想,认为皇后娘娘是个坏人;第二、听养母敬妃的话,获取母亲们更多的关爱。
虽然后期编辑并没有特地说明,相信敬妃还是很赞成胧月的这种行为,认为胧月撒谎,是做了正确的事。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有时候,孩子为了帮助父母或获取父母的疼爱而撒谎,父母不仅不会责怪,有时还会包庇孩子的撒谎行为。
朋友曾说过一件小事,有次同事打电话邀请她出去玩,她不太想去,就让孩子接了电话,孩子给朋友说,“我妈妈生病了,出不了门”。同事当然相信孩子的话,也就没有勉强,朋友很高兴,没想到孩子还可以做自己的挡箭牌,可以帮自己推脱一些事项。
然而,在后期的生活中,朋友发现,自己的孩子竟将撒谎的矛头指向了她,后来还因为撒谎被老师请了家长,现在她很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让孩子替自己撒谎了。
可见,孩子只要撒谎,父母都不应该包庇。因为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撒谎,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长远而又深刻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分析,长期撒谎会导致孩子的道德发展止步不前,形成“道德固结”,影响孩子的认知和未来。
一、什么是“道德固结”?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现代教育学强调,培养学生时,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只有道德水平与学习水平共同成长,才能培养出身心发展健全、身心健康的孩子。
如果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包庇孩子的撒谎行为、或对孩子撒谎情况熟视无睹,那么,孩子道德发展受阻,就会出现“道德固结”,即道德发展止步不前,陷入停滞中,影响孩子未来人生选择。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做了一组著名的道德两难实验, 其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
讲完故事后,实验者问儿童,海因兹应该这样做吗?根据孩子的回答,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会经历三种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此时孩子,仅从行动结果及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善恶观念。
阶段1: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儿童只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准则。
阶段2:相对功利主义阶段:以个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是否遵守规则,满足自己需要的,或者对自己有好处的就会遵守。
2、习俗水平:
个体着眼于遵从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
阶段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动。
阶段2: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阶段:儿童更加广泛地注意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履行个人责任,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
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从事道德判断。
阶段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个体认识到规则是人为的、民主的、契约性质的东西,当法律不符合公众的利益时,就应该修改。
阶段2: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特点是个体已经认识到了社会规则、法律的局限性,开始基于自己的良心或人类的普遍价值标准判断道德行为。
科尔伯格提出,孩子道德的成长是顺序性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前习俗水平到后习俗水平,结合自身的经验、认知,在父母的引导或教育下,孩子的道德会逐步发展,逐步进入下一个阶段,最终会形成相对公正、遵守社会规范的道德水平。
但在实际生活中,受到环境的影响、或认知错位时,会出现道德发展停滞现象,这种现象会使儿童的道德发展拘泥于某个阶段,抗拒任何促进其道德发展的影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科尔伯格在《道德教育的哲学》一书中提出,如果出现道德固结,儿童就会发展出各种坚固的屏幕或防御物,以拒绝在社会道德环境中的那些不适合他们道德水平的情形,有时候会将法律与社会规则视为儿戏,行为乖张不符合社会规范,还会出现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
由此可知,道德固结作为道德发展中的阶段性停滞现象,将会导致负面强化的效应,影响孩子的未来。
二、“道德固结”引发3大问题认知,阻碍健康的道德成长教育学将道德发展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大结构,即常说的“知情意行”,只有培养了孩子正确的道德认知、有坚定的道德意志,才能做到知行统一,达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道德固结”现象的出现,是孩子在成长中被家长错误引导,没有形成正确的知情意行导致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歪曲道德行为
不论是讨好父母的谎言、还是想要博取关爱的谎言,父母包庇孩子的谎言时,首先就已歪曲了孩子的道德认知,孩子认为,这种说谎的行为是一种正确或可被接受的范围,因此,孩子会停留在服从定向或相对功利阶段,并且不断强化自己的行为,如果没有父母的纠下就无法会走入下一阶段。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儿童的道德发展表现为一种“心—性”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儿童通过内化外部规范,形成内在的“超我”,其中,外部规范主要来源于家长或教师的教导。
当孩子说谎时,儿童内化的“外部规范”为我的这种行为是被认可的,我的行为是符合规范的,后期家长要求孩子遵守道德规则时,孩子会因为道德规则与和自的己认知不符合,从而会抗拒任何与其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道德影响,封闭自己进一步成长的心理空间。
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道德判断会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为标准,而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被社会认可。
2、没有冲突情景,缺乏道德思维能力
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是,能够从上一阶段进入下一阶段的重要前提,是儿童对道德冲突的思考,即道德思维能力。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一文提出,道德思维能力是指儿童发展时,对社会道德现象以及对自身道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思维活动能力。
从冲突的情景中,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正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道德领域的问题。
如果家长对孩子说谎的行为熟视无睹,没有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作出批判,那么,孩的子生活情境不存在道德观念的冲突,孩子自身子也会缺乏对自己道德行为的思考,导致他们只有基础的道德思维能力,不能法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道德水平会止步不前。
3、歪曲社会认知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曾提出,儿童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 儿童通过玩耍和游戏与环境互动,在父母、老师等人的交流中,儿童开始意识到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考虑他人的想法。
父母、老师等角色,是儿童获得社会经验的第一手资料,儿童与父母的交流中,获得社会性经验。父母默许孩子的撒谎行为,其实就是向儿童传递,撒谎是可以让父母开心的一种社会行为,继而儿童会形成错误的社会知觉。
儿童会认为,以后我这样做,既可以保护我的父母,还可以让他们开心,那么,不论遇到什么事,只要对父母无益,那我就可以撒谎,成年的后孩子的社会行为标准会出现偏差,不分是非,认为只要我的行为是为了我爱的人好,那么,我什么都可以做。
比如电视剧《蜗居》中的海藻,遇到市委秘书宋思明后,不顾情妇身份的羞耻,成为了宋思明的情人,其中,一个堕落的理由,就是宋思明可以解决姐姐海萍家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海藻因此失去了子宫和亲人的信任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了代价。
海藻这个角色就是明显的不分是非,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这主是因为她受到了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只以姐姐海萍的利好为自己的判断价值,失去了作为成年人应有的道德感。
可见孩童时期,如果社会经验匮乏,社会认知被歪曲,那成年后,人生很容易因为会缺乏道德感,导致自身行为容易走向极端。
三、3招避免“道德固结”,为孩子建立子正确的道德观为防止儿童成年出现道德缺失,违背社会道德去挑战社会底线。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好儿童德育工作,防止“道德固结”呢?
第一、重视儿童德育,与智育一起发展
卢梭曾说,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
儿童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教育学中,德育也被放在与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提了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可是,还是有不少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朋友露露是小学教师,小学生之经常也会发生一些推搡、辱骂的事件,露露发现,班级中小王比较好动,经常推搡其他同学,同学摔倒后,还会站在旁边哈哈大笑,老师批评了好几次,就是不改坏习惯。
一怒之下,露露请了小王的家长,结果电话打了好几次,家长一直推脱说忙,还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你们去教孩子怎么学习的,孩子推其他朋友,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嘛,你们老师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这件事让露露很受伤,没想到,孩子的德育在家长眼里,竟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以后能好吗”,露露很无奈,只注重智育不注重德育,即使孩子的成绩再好,以后也很难成为社会栋梁。不仅如此,如果德育观念扭曲,甚至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负面影响。
2019年10月20日,大连沙河口区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杀人案,10岁的女孩被13岁的男孩蔡某在家中残忍杀害。受害者母亲称,13岁的蔡某曾经把殴打自己女儿的视频,传到群里去炫耀,在被警方抓获后,仍旧不知悔改,态度极其冷漠。
13岁的孩子成了杀人恶魔,甚至没有一丝悔改之意,究其原因,是蔡某父母对蔡某的一贯包庇造成的。新闻《大连10岁女孩被杀细节曝光:原本她有两次活命的机会就》指出,男孩之前曾尾随多名女性,有女性上门找蔡某父母说理时,蔡某父母态度蛮横,声称自己的孩子不会做这种事,反而还将上门的女士骂了一顿。
据说,蔡某父母平时教育孩子,也只会强调孩子好好学习,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熟视无睹,一再包庇。可见,只有智育的发展,最终会使孩子丧失人性,枉顾法律道德,甚至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在智育之外,德育的教育也万万不可忽视。
突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即使再有才华,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第二、“公正团体”法,培养儿童道德感
公正团体法是科尔伯格创世纪的奉献,强调利用团体的力量或民主的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公正团体法经常用于课堂德育教育中,家长也可以借鉴它。健全公正的结构水平,做好民主管理,最后,要培育道德氛围,这样才能成功培养儿童的道德感。
首先,健全团体的公正结构水平
所谓公正结构水平是指,在内部成员之中,实行奖赏的共同规则和原则。科尔伯格指出,这种公正结构水平代表了某一特定的道德发展阶段,对儿童道德发展产生的制约作用。
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系列的奖赏规则和生活义务,发挥孩子的主体,不论是谁犯错,都接受要惩罚或奖励。即使是孩子,也有惩罚或奖赏的权利,不用服从权威的决定。营造公平公正的生活氛围,能够让孩子从小建立人人平等的道德意识。
其次,做好团体的民主管理
科尔伯格认为,只有直接的民主管理,才能给所有人都提供参与机会,承担角色责任。
家庭中,有些家长,从小灌输孩子“服从父母”的思想,“别废话,快上床睡觉!”“为什么要听我的?就因为我是你爸妈”。
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的家庭,会忽视孩子承担的主体性,无法把自我教育的角色还给孩子,孩子无法学会自我反思。而民主管理的家庭,父母会督促孩子,但是有事会和孩子商量,不会自作主张一意孤行;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绝不会要求孩子去,在父母眼中,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平等,互相拥有独立的人。.
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会自觉承担责任,更容易会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成长速度较其他儿童更快。
最后,培育团体道德氛围
孩子德育培养中,需要创建孩子的群体归属感,父母的品德和公平意识,是影响团体氛围的重要因素。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学会倾听孩子的语言,用欣赏、尊重、接纳和肯定的态度,来和孩子交流,避免对孩子居高临下的指责。
美国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在其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提到,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要做的是“回应”,而不仅仅是“反应”,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不仅仅是让孩子安静,不打扰自己。
例如,一位8岁的小女孩抱怨父母更关爱上学的哥哥,妈妈并没有否认或者以“哥哥要面对考试,你要听话”来搪塞,而是问道:“你是不是担心我爱你不如爱哥哥那样多?”小女孩点点头,妈妈便紧紧地拥抱了她,让她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爱意,孩子也满足地笑了。
可见,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培育“公正的家庭团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的道德感也会健康发展。
第三 、正向沟通模型,让孩子学会反思
孩子德育发展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一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引导与反思的正向沟通模式,让孩子学会反思。
首先,我们来看三个案例:
案例一:
一年级的小明,和小伙伴打架,被老师叫了家长,回到家里后,妈妈阴沉着脸说到:”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并不想训斥与批评你,但你这样下去就玩蛋了”,说教一番后,就随孩子去了。
案例二:
同样的背景,小明回家后,妈妈询问了孩子打架的原因,”你知道你错在哪里吗?”如果孩子知道,那就跳过,如果不知道,那就试着与他一起找到正确的答案。当孩子检讨完后,妈妈说:”妈妈相信你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后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案例三:
同样的背景,妈妈听过以后,问小明说:”那你知道你自己为什么犯错吗?”孩子回答不知道,妈妈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后,说,“这次是因为不知道,只要你自己弄明白自己哪里错了,下次注意就好了。随后微笑问道“要不要妈妈带你出去吃个大餐,调节下心情啊”,并在之后,与孩子一起分享过去妈妈遇到事情时,自己的经验与想法。
观察上述案例,哪位妈妈做的更好呢?显然,是案例三中的妈妈。
案例一和案例二的妈妈,只是在说教。
案例三的妈妈,则是真正表现了信任,真正进行了沟通。
生活中,很多家长只处说教的层面,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去教孩子解决问题,很少能做真正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
《正向沟通》一书提出,沟通是看双方的态度,是一种平等的,对等的思想交换,情绪分享,这是基于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真正沟通。
父母和孩子就孩子的问题沟通时,沟通的目的并不仅是要解决问题,还应该使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信任感,在协助孩子排解情绪时,引导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这样才帮有于孩,发出健康的展德育水平。
综上所述,父母一味包庇孩子,不论是孩子善意的谎言,还是孩子的错误的行为,容易造成“道德固结”,孩子身心发展受损,不利于成年后,孩子的行为判断。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问题呢?作为家长,需要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采用公正团体法、与孩子正向沟通,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以下是本文的思维导图,希望对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