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外貌描写(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的外貌描写(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二).才智过人诚英杰 注重承诺是人豪 宋江出生于地主家庭,在地方属得上是一个大户人家,所以很有钱财,第十八回,宋江一上场,就介绍他说"为人疏财仗义","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江湖上的好汉投奔他,留他在庄上白吃白住,长时累月,他也毫不嫌弃,终日陪伴,临走的时候还给予资助"、"平时人人向他求财物也不推托。""散施棺材药饵,济人于穷苦之中"更是常事。宋江的收入一部分是来自他家产,一部分是来自寻租,宋代,国家允许胥吏拿卡要,正如阎婆惜评论宋江的那样: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三是馈赠所得,在孔明孔亮那里的时候,孔家给了宋江五十两作路费;在清风山上,燕顺、黄英等"各送元宝"与宋江;宋江第一次被救上梁山的时候晁错等"取出一盆金元宝"与宋江。还有一些例子,但是宋江的钱无疑在
【摘要】一部《水浒传》话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水浒传是一曲造反失败的悲歌,是一曲招安错误的悲歌。宋江,一个才智出众的起义领袖,一个封建王朝的忠臣孝子,一个千载中毁誉不一的人物,他以忠义著称,但是却被始终不被朝廷信任,他有无数兄弟,但是最后却把自己的兄弟送到死亡的深渊。宋江作未一个一心忠君,至死不渝,对兄弟有情有义却害了自己兄弟的人物形象从此深深刻在文学史的天地里。
【关键词】招安 忠心 忠义 情义
一、水浒的主题及灰色社会的形成
国家兴亡,天下有责,中国历史上文人往往十分关注国家兴亡的话题,然而天下就、盛极必衰,衰极必盛,其中蕴含的道理又有多少人明白。张养浩词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黄炎培说历代的皇朝避免不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一部被人称为明代四大奇书的《水浒传》它到底包含着怎样的道理,其中的人物形象到底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这是一个千古说不尽的故事,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正如《水浒传》开篇词中说的"兴亡如垂柳,身世类浮舟。"
下面着重分析在这种生存博弈中梁山英雄的领袖宋江的人物形象。
二、仗义善谋的孝子忠臣
(一).仗义疏财及时雨,摩顶至踵学墨翟
宋江出生于地主家庭,在地方属得上是一个大户人家,所以很有钱财,第十八回,宋江一上场,就介绍他说"为人疏财仗义","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江湖上的好汉投奔他,留他在庄上白吃白住,长时累月,他也毫不嫌弃,终日陪伴,临走的时候还给予资助"、"平时人人向他求财物也不推托。""散施棺材药饵,济人于穷苦之中"更是常事。宋江的收入一部分是来自他家产,一部分是来自寻租,宋代,国家允许胥吏拿卡要,正如阎婆惜评论宋江的那样: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三是馈赠所得,在孔明孔亮那里的时候,孔家给了宋江五十两作路费;在清风山上,燕顺、黄英等"各送元宝"与宋江;宋江第一次被救上梁山的时候晁错等"取出一盆金元宝"与宋江。还有一些例子,但是宋江的钱无疑在那个时候替他打开了一条通向了美名和成功的道路。在宋江的那个时代,社会中的游民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他们在形影相吊、流离失所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朋友的援助,而援助的最直接的有效的方式便是就是需要解决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他们在形影相吊,孤独在江湖行走的时候帮助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物质上援助他们,宋江最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为他的起义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经历过北流高迫害的清风寨事件之后,宋江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决定带着花荣上梁山,因为座位的问题,燕顺等人和石勇发生了冲突,石勇口气很大地说:"老天下只让得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的泥。"宋江问他两个人是谁,石勇告诉他,一个是柴进,一个是"邺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可见宋江在社会的名望。
(二).才智过人诚英杰 注重承诺是人豪
宋江的家庭出身,使他能够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自幼曾攻经史"在街上,宋江见了人玩一种玩具,北方叫"胡敲",宋江弄清楚后随口占了《胡敲》一首,尚觉余音不尽,于是便作诗一首。后来在刘唐战死后,宋江"作诗一首哭之。"这些都表明宋江是一个极具文才的人,在《水浒传》里面,大多是不懂文子的莽汉子,宋江这些表现属于鹤立鸡群的一面。只是宋江为人低调,自称自己无才而已。
如果宋江单单是具有文才,还不足以担任水浒传里面的领袖,首先宋江其实是一个极具有智谋的一个人,在他还是郓城小吏的时候,他就已经学会狡兔三穴的谋略,一方面和郓城的官吏打好关系,一方面还在他家里面偷偷挖了地道,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他善于结交江湖好汉,也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从一开始,宋江便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在某一种程度上,宋江说得上是一个谋略家。他还为上山的时候,宋江的口号是"扶国安民"上山之后,宋江的口号是"替天行道";但他投降的时候,他的口号便改成"忠心辅社稷,义气助家邦了。"他政治上的坚定和政策上的灵活让他在每一个时期都和落草英雄和政府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他在他把江湖的义气政府化,一方面他把政府的政策江湖化。宋江担任了梁山的头领之后,实行了"不侵州郡的,不扰民"的政策,宋江对俘虏的士兵,给予了招待。这体现宋江的军事天赋和能耐。宋江很会潜伏韬晦的本领,这些体现在他很早就利用他的关系和藩县的管理拉关系,结好网;另一方面有在家中挖暗窨,危急的时候躲避在里面,他结交江湖好友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后他的出路多一条。
三、唱着招安挽歌的悲剧人物
(一)杀人无数,都因忠义
宋江一生杀人不少。第一个杀的阎婆惜是因为她不仅给了自己绿帽子戴,而且贪得无厌,自己好心救她,却还来这个女人威胁的报复。结果大刀落下,宋江的命运也因此改变。第二次杀的人是清风寨的刘高夫妇,那也是一对恩将仇报的夫妇;第三次杀的人是黄文炳,这个人害的他差点没命;宋江上了梁山后杀的都是贪官污吏,以及土豪恶霸,其实宋江也不想和官家作对,只是因为那个时候是晁盖做主,身不由自己。所以到了晁盖退位之后,宋江对官家的态度便好转不少,两赢童贯,不肯追杀,三败高俅,放回惊世。反而宋江杀得最多的是都是一些梁山的小弟。对方腊的兵将更加是无比冷酷无情,"割腹部呕心"到宋江死的时候还要害死忠直的李逵。
宋徽宗本来看不起宋江小小的梁山的造反的力量的,但是因为梁山好汉三败童贯,二擒高俅,使得朝廷大为震惊,加上宋江出色的外交能力,当然招安成功了。"走向招安之路的宋江,在生存再度面临威胁时,无论他选择顺从还是抗争,都将面对着颠覆性的毁灭;他已经走进无法回头的死局。"(帝国潜流252页)"陈桥驿挥泪斩小卒",宋江说:"我自从上梁山泊"以来,大小兄弟不曾坏了一个,今日一身入官所管,寸步由我不得。"说明此时的宋江已经由梁山泊的起义领袖正式转化为了大宋的一个走狗官吏。角色的转变决定了宋江行为也要发生改变。在心理学上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往往也是他的一个不得不带上的面具,而且宋江从小就渴望带上这个面具,悲剧的英雄梁山小效虽然是为民除害,但是他阻碍了宋江踏上招安大道的步伐,所以在宋江的眼里小校不得不死。宋江挥泪挥的也许是鳄鱼泪,梁山小乔死是死在不懂现在形势和以前已经变了。宋江是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能耐的人爆发起来往往是很惊人的。
宋江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不明白尽管他对朝廷的忠心无可厚非,但是朝廷对于一个一直和他作对的造反队伍是不可能放心的,朝廷之所以同意招安,无非是无法用正规的手段把你剿灭,只好招安的手段以贼制贼来消灭你。以宋江的聪明才智,他一方面知道要在朝廷里立足,他必须为朝廷做出一定的成绩,证明他的忠心,这和他杀梁山小校是一个道理,但是他不知道他表达忠心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付出一个小小这么简单,而且是要付出大部分他兄弟还有他自己的命,假如他一开始知道是这个结局,也许宋江会犹豫一下,但是这个时候,宋江已经陷入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怪圈里面。一方面他渴望建功立业,对朝廷效忠;一方面他又讲究义气,对兄弟爱护,当忠义不能两全的时候,宋江只好选择忠,放弃义。
"根据施耐庵的内心和本意,他肯定认为宋江是一个光辉伟大的正面人物,是一个典型的英雄豪杰。但是他把宋江写的太真实了,于是'瑕不掩瑜'变成了'瑕掩住瑜"从唯物主义方面来评论,一个人是立体的,对他的评论也应该用唯物主义的手法来评价,施耐庵生活在儒家思想做思想统治的封建时代,他本人也是一个具有儒家普世情怀的文人,他描写的宋江的忠君思想其实可能也是他思想方面的一个部分,宋江的忠孝义行为虽然在今天看起来应该受批判,但是在当时却是应该表扬的,施耐庵应该想借这部小说诉说一个忠臣的悲剧,批判当时官僚的黑暗,但是由于现实主义的伟大的力量,却写成一部揭示招安灭亡,造反有理的主题,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这些也许是作者不能意料到的。宋江的形象在现实主义的强大揭示力下,于是显得如此的彷徨,如此让人痛恨,成为一个悲剧的英雄也成了一个悲剧的罪人。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水浒传》中宋江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他自身的毁灭,而且因为他他还毁灭了别人,毁灭了一百零八条好汉。宋江的形象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他形象地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真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如果只是反对贪官和坏皇帝,而不摧毁整个封建制度,便不可能避免政治悲剧的重演,就不能从封建的剥削中解放自己。"宋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无限的,上面我只是略微探讨一下,更深的探讨留给更多的人来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