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这是建设美丽武威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 对于甘肃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作,十分关心。早在2013年,他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邻近民勤的古浪县也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00万亩,风沙线长达130多公里。2019年8月21日,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看八步沙,是看西北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看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分量举足轻重。

生态优先 逐绿前行

——我市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武威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尚梅 见习记者甘曜毓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对于甘肃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作,十分关心。早在2013年,他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邻近民勤的古浪县也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00万亩,风沙线长达130多公里。2019年8月21日,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1)

看八步沙,是看西北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看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民族复兴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分量举足轻重。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

这是建设美丽武威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武威是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缺水、沙多林少,南有祁连山水源涵养保护的重要使命,北有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的巨大威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何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发展?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在武威大地上,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在不断延伸,秀丽葱茏的祁连山林、绿意浓浓的荒漠沙坡、美丽舒适的城市园林、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让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厚重。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2)

四月芳菲,人间添绿,又到一年植树季。2019年4月9日、10日,凉州区组织几千名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山川披绿,为大地添色。

9日上午8点,凉州区羊下坝、双城、九墩等乡镇植树带已经人潮涌动。8点半,在双城镇植树现场,一部分人员拿着尺子比量划线,另一部分人员挽起衣袖开沟浇水、扶苗填土、挥锹培土……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现场一片火热场景。

“参加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市林草局工作人员周学海说。

天祝县2019年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坚持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多途径、多方式增加绿色资源总量。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3)

“从2018年冬季开始,全县就将今年国土绿化行动列为‘冬谋夏干’的重点,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重点工程责任分解。至4月上旬造林工作正式启动前,各造林工程作业设计、招投标、现地点穴放线等工作全部就绪,造林工作较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天祝县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天祝县把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在绿化中坚持大苗木、高标准、宽坑穴、适宜密度造林,规则式与自然式植树相结合,观叶与观花并重,针阔混交,乔灌花药相搭配,通过多层次、立体式设计,打造有树有荫、有花有草、有路有园的精品工程。同时,多树种组合配套,营建比较适宜的植物群落结构,增加绿化美化效果,推进国土绿化递增升级。

今年以来,我市制定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生态恢复、绿洲绿化美化等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36.37万亩、封育32.2万亩,建成森林公园7个,建设2000平方米以上森林小游园22个。

今年夏天,凉州区居民张彩霞家的阳台上迎来了一窝燕子筑巢,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张彩霞说,小区对面的西郊公园内植物茂密,鸟语花香。如今,“处处闻啼鸟”已成为武威一景,到处都是一幅绿树成荫、鸟儿成群的景象。

“这两年绿化做得特别好,马路边绿树成荫,绿化带里的花五颜六色。湿地公园里,小桥流水,百花争艳,来这里走走,心情也好起来了。”家住新城区的李阿姨向记者说起身边的变化,幸福感油然而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坚持造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结合,着力抓好城区绿化、镇(乡)区绿化、农村村庄绿化、景区景点绿化、产业园区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通道绿化,打造高品质绿洲生态系统。以“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应绿则绿、成倍增绿”为目标,全面推进武威城区和三县县城绿化。

七月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色彩斑斓,满山遍野一派万紫千红总相映、碧波荡漾染云烟的秀丽景象。深入林区,巍巍祁连山像一条巨龙横亘东西,近百里长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像一条郁郁葱葱、满目青翠的绿色长廊,森林与雪山相映,灌丛与河流成趣,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曾几何时,星星点点的矿山企业不断出现在祁连山里,开矿、挖煤、采砂、淘金、超载、放牧等现象屡禁不止。

如何让绿水青山回到祁连?

我市坚决扛起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积极果断落实整改整治措施,大力快速推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威段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工作,先后7次组织对祁连山生态修复进展情况进行实地督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4个生态环境问题中,需开展生态恢复项目121个,已全部开展了生态恢复。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4)

——天祝县红崖子资源管护站林区里,时常可以发现马鹿、跑鹿、野鸡等野生动物的踪迹。

——石门森林公园,沿路云杉苍翠欲滴,微风吹过,枝丫摇摆,美不胜收。

——一沟云杉翠,两山绿意浓。天祝县千马龙煤矿往昔的车水马龙不见了踪影,喧闹的山谷归于宁静。旧时厂区人去洞封楼拆,取而代之的大片云杉林,从沟头一直延伸至沟后。

……

祁连山林区是镶嵌在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维护石羊河流域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在全力开展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中,天祝县持续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实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及废旧宅基地整治复垦、林业生态恢复治理、重要水源涵养林保护建设等重点项目,全面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通道绿化目标任务。同时,认真开展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回头看”,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如今,无论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县境内的石门沟、阿沿沟,还是扎马河、半阳河一带的矿渣区,或是炭山岭镇千马龙、大滩煤矿等地曾经满目疮痍的“伤疤”,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坡坡生机勃勃的山草、一片片孕育希望的林地。

漫步武威城区,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绿化带缠绕城市每个角落。

可在几年前,武威还是“灰头土脸”的模样。

 

“过去的武威真的‘土’,春秋两季,扬尘天气不断,一出门就灰头土脸。”市民刘国荣说,现在出门满眼绿,遍地是红花。

去年,我市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认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控煤、管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推行煤改气、煤改电、改炕、改灶和清洁煤替代工程,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至目前,凉州城区空气优良率86.3%。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5)

水是公共产品,政府既不能缺位,更不能手软。我市坚决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加强全市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排查和整改工作。去年11月底,凉州区城市第二水源工程开工,从根本上解决了长久以来影响凉州城区数十万居民饮水安全的“潜在风险”。

一个个生态环境基础性工程建设正高歌猛进、如火如荼。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天祝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古浪大靖镇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民勤县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初秋的青土湖,芦苇荡漾,游人踏青,水鸟飞翔。这个位于石羊河流域最末端、民勤县东北部沙漠腹地的湖泊,在干涸半个多世纪之后,重现碧波荡漾,水域面积达26.67平方公里,局部地方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形成了约106平方公里的旱区湿地。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6)

在坝堤的“观光”区,马维仁老人悠然信步,自从青土湖有了水,老人每年都要过来看看。“看着青土湖的水、芦苇,心情一下舒畅了,真是了不起啊!”马维仁老人的家就在青土湖附近的志云村,青土湖的变化让他体会很是深刻:这里生态环境明显好了,风沙少了、小了,空气湿润了,来这里游玩的人明显增多。

自2010年以来,我市综合运用压沙造林、下泄生态用水、移民搬迁等治理措施,使青土湖区域沙化得到初步治理。至2019年8月11日,蔡旗断面过水量2.31亿立方米,较2018年同期多0.71亿立方米。蔡旗断面过水量连续9年稳定实现重点治理约束性目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民勤蔡旗断面过水量、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目标提前8年实现。

如今,民勤绿洲重现盎然生机:昔日遍地黄沙的青土湖湖区,奇迹般恢复了波光粼粼的美景,黄案滩芦苇丛生、老虎口梭梭林立、红崖山水库水鸟飞翔……取得水进、绿增、沙退的喜人成绩。

人居环境美不美,事关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

民勤东湖体育公园,原本是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坑,一到夏天,气味难闻,群众避之不及。如今,这里人文景观丰富,娱乐项目众多,服务设施齐全,成为集游览、观赏、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前来游玩的群众越来越多。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7)

这是民勤整治城乡人居环境的一个亮点,也是武威全域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在集中整治陈年垃圾的同时,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清运处理机制,集中整治铁路、公路沿线及重点集镇垃圾问题,全面清理城乡陈年垃圾,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农村传统的厕所——“茅厕”成了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短板。在乡村文明建设过程中,我市掀起“厕所革命”,农民的生活发生了蜕变。

“一个土坑两块砖”是以前古浪县农村很多地方厕所的真实写照。古浪县西靖镇七墩台村村民母富安是从陇南搬迁到七墩台村的移民,他说:“改装了水厕,冬天上厕所不用披棉袄,夏天不用扇着扇子赶蚊蝇了。”

今年,我市咬定规划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将农村改厕作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点、突破口,把改厕与改炕、改灶、改暖等群众生活设施一起改,与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文化等整体抓,与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等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文明生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带来的直接福利是火了乡村旅游。七月的天祝,歌声和美酒拥抱,美食和笑声约会。八方游人来到美丽的大红沟,住在红顶蓝瓦白墙的农家屋,吃着新鲜美味的农家饭,享受着一份难得的清新自然。

同样,在古浪县黄羊川镇菜子口村和天祝县华藏寺镇周家窑村等地,群山环抱、溪流蜿蜒、白云映衬、野花盛开……凭借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山区凉爽怡人的气候条件,群众家家发展“农家乐”吃住游一条龙服务产业,实现了收入增加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

一缕乡愁梦中忆,青山绿水少年情。这里,也成为周围县区群众喜爱的乡村旅游好地方。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的八步沙,曾是古浪县生态最恶劣的地方之一。

如何为子孙后代保留栖息之地?

饿了吃炒面,渴了喝冷水,累了抽旱烟……卧雪爬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上世纪80年代,古浪县土门镇6位农民以守护家园为己任,封沙造林、治理沙害,成为八步沙的第一代治沙人。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六个老汉靠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个大水桶,几把铁锨,开始了治沙造林。之后,“六老汉”三代人用38年时间坚守,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把“栽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的沙漠边缘染得“绿肥黄瘦”,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生态优先逐绿前行)(8)

去年以来,我市坚决打好沙漠生态治理主动仗,把推进防沙治沙同发展沙漠生态经济、沙漠生态旅游和沙产业有机结合,探索了治沙新模式,北部山区完成治沙造林53.79万亩,封沙育林3.5万亩。探索发展众筹治沙造林、义务认领植树造林基地等模式,争取到位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项目,在民勤县、石羊河林业总场压沙造林8.85万亩、植树681万株。争取到位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林公益项目,捐资40万元资助凉州区治沙造林,开启了甘肃省社会和企业捐资碳汇林业建设的先河。武威市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成“钱学森沙产业实验室”。

坚持突出重点、连片建设、规模治理……通过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我市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沙化土地明显减少。据国家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市荒漠化、沙漠化面积较2009年分别减少31.7万亩、9万亩,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减缓。沙尘暴次数明显减少。据气象资料记载,2011年至2016年,民勤县区域性沙尘暴次数大幅减少,且沙尘暴范围小、时间短,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一道道麦草方格铸就了一副副坚实的“金甲“,一片片人造树林筑起了一道道牢靠的“绿盾”,有效遏制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局部地区已逐步实现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这是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真实写照。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记者在八步沙采访时看到,治沙人正借力荒漠化治理,用“颜值”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沙产业,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发展林下经济,开办“溜达鸡”养殖场,沙里淘“金”,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终将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一手抓生态林建设,一手抓经济林发展,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员工收入,是八步沙长远发展的又一准则。

一条条平坦通畅的道路,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民居,一个个日益壮大的企业,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走进古浪、天祝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示范点,乡村美景图中的改革气息、发展印记无处不在。而这,也是我市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贫困片区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在贫困村完成绿化1.65万亩,古浪县移民安置区完成压沙造林0.84万亩。积极争取落实和聘用生态护林员2004名。持续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积极做好帮扶工作,组织局机关帮扶干部走访11轮次,帮扶贫困村资金41.2万元,支持新村社区绿化、贫困户日光温室发展、枸杞示范点建设,让致富与美丽结伴而行。

为实现高质量脱贫与保护绿水青山的相生共赢,获得生态与发展的“双丰收”,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在脱贫攻坚中的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将建设生态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创新林业生态扶贫机制与模式,走出生态脱贫新路子,“增绿”和“增收”双促双赢,实现了群众致富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