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伯夷列传100(列传1.先秦.伯夷叔齐)

伯夷列传100(列传1.先秦.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孤竹大约在现在秦皇岛附近。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这是伯夷叔齐主要的实际梗概,也就是夷齐让国、扣马谏阻和耻食周粟的故事。万古常存日月光。水土不知新世界,江山还念旧君王。可怜耻食周朝粟,

伯夷列传100(列传1.先秦.伯夷叔齐)(1)

昔阻周兵在咸阳,

忠心一点为成汤。

三分已去犹啼血,

万死无辞立大纲。

水土不知新世界,

江山还念旧君王。

可怜耻食周朝粟,

万古常存日月光。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孤竹大约在现在秦皇岛附近。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这是伯夷叔齐主要的实际梗概,也就是夷齐让国、扣马谏阻和耻食周粟的故事。

商朝后期,孤竹国君生了三个儿子,孤竹国君姓墨胎氏,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作。”(未免混淆,文内仍以谥号称)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如果我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只好立了中子继承了君位。孔子对他们的这种行为非常赞赏,评论这种事情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对他们给以很高的评价。

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到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他们高兴地说:“应该从东夷回去了,我们听说西伯的国内很安定,很适合老年人居住。”于是他们相约到周国去。

但是他们走在中途,就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周文王已经死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牌位奔袭商纣。他们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的卫兵要杀害他俩,军师姜尚劝解说:“这是讲义气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走了。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飘杵,由于商纣王阵前的奴隶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齐认为以臣弑君的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当时各地都属于周朝了。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时,他们还唱着歌说:“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作算是对呀?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那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

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第一,“仁”。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充分体现了“仁”的道德标准。孔子也赞扬他们“求仁得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表准也是“仁”。

第二,“义”。让国,首先就是“义”字当先的,行为是无比高尚的。

第三,“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宁死全仁,用孔子的话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就是儒家提倡的“礼”。

第四,“孝”。伯夷以父命为尊,宁可不作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这就是“孝”。兄弟让国,体现的是“悌”。

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都能从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中找到源头。从这些佐证,可以看出,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基础,孔子儒家思想是东方世界的道德源泉。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德源。

对于伯夷叔齐的举动我们现代人可能不理解,甚至认为其太过迂腐。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事情我们都不理解,这就是两个时代价值观的不同。先秦时代有古朴的侠士之风,是当时贵族的行为准则。要想理解太史公为什么把伯夷叔齐作为列传的开篇之作,就必须摒弃功利思维,膜拜在气节的脚下,感受古人那种为信念而执着的矢志不渝。我时常想,或许我们现在的说教电视剧或宣传片,在语及伯夷叔齐,特别是他们击节而歌的时候,往往不能表尽悲壮,或者说悲太过、壮不足,搞得凄凄惨惨。实际上伯夷叔齐二人自是视死如归,不觉其悲,足显其壮。打个什么比方呢,你想象姜文姜武二人,敲着架子鼓,满是不懈和嘲讽,激昂的唱着摇滚,嗯,就是这个味!

伯夷列传100(列传1.先秦.伯夷叔齐)(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