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也可以说,依赖者的背后婴儿般的幻想在那里起作用,由于对爱深深的匮乏,以及对被抛弃的恐惧,为了活下去,进而对被依赖者控制。为什么呢,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是如此的糟糕,自己是不受欢迎和喜爱的,不值得拥有情感的依赖,不配拥有足够鲜活的,温暖的母爱。他们不需要边界感,不认为空间是有价值的。一个依赖者进入一段情感关系后,总渴望获得深层的,严密的关系,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占据对方的一切情感、精神、思想等等,会希望你的“眼里只有我”,绝不希望有一丝别的想法或情感。最开始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首先会依赖妈妈,但是如果妈妈本身就有严重情绪障碍或者情感隔离的问题,比如说妈妈有抑郁症,情感淡漠,对孩子没有情绪反应,这样子就可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爱我。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1)

总想依赖别人的人,像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他们是总渴望着,有一个人能够给他满满的爱,否则他们的内心就会像一只漏水的水桶,永远填不满,情感会一直处于匮乏之中。

如果没有依赖,他们会非常抑郁,会常常空虚寂寞冷。

于是,他们会以各种方式依赖别人,特别是情感上,会源源不断索要别人的爱,这种形式的依赖,也叫对爱上瘾。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2)

依赖者需要接触,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渴望深层的接触,总想靠近对方,越深越好。

他们不需要边界感,不认为空间是有价值的。

一个依赖者进入一段情感关系后,总渴望获得深层的,严密的关系,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占据对方的一切情感、精神、思想等等,会希望你的“眼里只有我”,绝不希望有一丝别的想法或情感。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3)

最开始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首先会依赖妈妈,但是如果妈妈本身就有严重情绪障碍或者情感隔离的问题,比如说妈妈有抑郁症,情感淡漠,对孩子没有情绪反应,这样子就可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爱我。

为什么呢,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是如此的糟糕,自己是不受欢迎和喜爱的,不值得拥有情感的依赖,不配拥有足够鲜活的,温暖的母爱。

也可以说,依赖者的背后婴儿般的幻想在那里起作用,由于对爱深深的匮乏,以及对被抛弃的恐惧,为了活下去,进而对被依赖者控制。

于是,成年之后,虽然年龄长大了,但心灵还停留在婴儿口欲期的阶段,在情感上完全依附在对方身上。

但是对方不一定会配合,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成人,没有我,你可以活下去。但他并不知道你内心婴儿的那个部分,就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4)

所以两个人之间可能就会有冲突。

一个需要婴儿般的被呵护,另一个说,你不是婴儿了你是成人了,我为什么要像婴儿一般呵护你。

那么,该怎么办呢?

首先,理解和觉察。一旦你理解到自己内心还残留着婴儿般的幻想,通过依赖来控制他人的愿望的时候,你立即会觉得他自己长大了一点点。就是把潜意识意识化,一旦你觉察,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当然了,有时候依赖的惯性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这个已经不是致命的了。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5)

其次,提高自尊。缺爱很容易导致低自尊,而自尊不足的人往往用一面扭曲的镜子观照自己。他们放大自身的缺点,缩小优点,最终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因此,你需要尽可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使用客观语言。用事实说话,不要夸张。

比如“大粗腿”改为实际尺寸、“桌上乱七八糟”改为“有三支笔、两本书没收拾”。

先搞清楚认知扭曲有哪些,比如,非黑即白,任意推断,以偏概全,过度总结……然后克服。

1、自我陈述。比如“我总是笨嘴拙舌。”

2、识别扭曲。比如“我总是笨嘴拙舌。”属于过度总结。

3、反驳语句。比如针对“我总是笨嘴拙舌。”可以反驳:“胡说!我也有口齿伶俐的时候。”

最后,增加安全感。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认为“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的体验不安全感。

怎么不在情感上依赖别人(把感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怎么办)(6)

关注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外界的评价,承认曾经受过伤的自己,也承认自己内心的匮乏,并尽可能的去体验和探索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