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数字游览(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96周年)
沈阳故宫博物院数字游览(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96周年)清乾隆款灰青釉开片仿汝串带耳观音瓶清双兽耳出脊铜壶院庆特展“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和“博古新风——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京津画派名家绘画展”于11月15日拉开帷幕。“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有近120件院藏清宫仿古文物参展,从“彩釉官造 名窑遗风”“翰墨云烟 方家临写”“精工巧雕 美玉新琢”“熔铸彝尊 吉金更新”四个单元,诠释瓷器、书画、玉器、金属器等院藏清宫仿古文物和其所承载的古风古韵与前人智慧。清乾隆款青花盉
2022年11月16日,沈阳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96周年。
1926年,在沈阳故宫内,东三省博物馆作为东北首座公立博物馆应运而生,并于1929年向公众开放。此后几度废兴,艰难维系。1948年沈阳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成立“沈阳故宫陈列所”,1955年更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院”。1961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迈入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
为迎接建院96周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包括新推出两个展览、推出古钟表修复纪录片《大匠运斤 流转时光》和开馆迎宾仪式活动。
推出两个新展览
院庆特展“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和“博古新风——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京津画派名家绘画展”于11月15日拉开帷幕。
“大器载道——清宫仿古文物展”有近120件院藏清宫仿古文物参展,从“彩釉官造 名窑遗风”“翰墨云烟 方家临写”“精工巧雕 美玉新琢”“熔铸彝尊 吉金更新”四个单元,诠释瓷器、书画、玉器、金属器等院藏清宫仿古文物和其所承载的古风古韵与前人智慧。
清乾隆款青花盉
清双兽耳出脊铜壶
清乾隆款灰青釉开片仿汝串带耳观音瓶
清仿哥窑双耳葫芦瓶
清乾隆款古铜珐琅彩出脊四龙罍
清螭纹出脊四足银方炉
清雍正款仿官撇口瓶
本次展览展出的院藏文物中,器物类造型端庄规整,图案纹饰丰富多彩;书画类则更加强调师承古人、笔墨仿拟,注重继承之后的融汇创新。以博物院近百年收藏、研究的文物“大器”,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开拓。
清胤禛丙午年行书诗
清王翚设色秋林书屋图
“博古新风——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京津画派名家绘画展”展出30余幅院藏“京津画派”名家作品。“京津画派”提倡“精研古法,博采新知”。
徐悲鸿设色柳鹊图
陈少梅冯忠莲设色柳荫纳凉图
吴镜汀设色群松叠嶂图
溥儒设色古木扁舟山水图
萧俊贤设色远山疏林图
郭西河设色群鸡山楂图
晏少翔设色人物图
季观之竹飞禽图
林纾设色吴山烟雨图
李苦禅墨笔竹枝鹌鹑图
陈师曾设色花鸟图
金城设色竹枝幽禽图
钟质夫设色锦鸡牡丹图
展览从“花鸟、人物”“山水”“京津画派在辽海”三个部分,阐释“京津画派”的绘画风格、技巧及其与辽海大地的历史渊源。
大匠运斤流转时光在建院96周年之际,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古钟表修复纪录片《大匠运斤 流转时光》,以反映故宫博物院与沈阳故宫博物院“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工作一年多以来的合作成果。
沈阳故宫馆藏钟表文物40余件,以清宫钟表为主,数量虽不多,却来源多样,比较具有代表性,基本以18、19世纪至20世纪初产自英国、法国、瑞士的西洋钟最为出色。故宫博物院古钟表修复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物遗产代表性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古钟表修复经验丰富。2020年6月,故宫博物院与沈阳故宫博物院正式签订协议,成立“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开展合作性修复研究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钟表。同年10月,“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正式交付使用。
两年间,“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人王津、第四代传人亓昊楠等先后来到沈阳故宫,对沈阳故宫馆藏钟表开展合作性修复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0余件清宫钟表在修复师的手下再次“活”了起来。同时在古钟表文物分析与保护、修复技艺研究、科研课题申报、人员培训与交流等方面取得“双赢”。
开馆迎宾仪式从 11月16日开始,开馆日开馆前5分钟,伴随着悠扬的迎宾曲,身着亮丽冬装的讲解员将伫立在大清门前,迎接八方游客。据介绍,这首迎宾曲由著名作曲家、沈阳籍音乐制作人赵晋南先生创作于1998年,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听众喜爱。
沈阳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孟繁涛表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沈阳故宫博物院一直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真正体现出书记所讲的,让世界文化遗产、让中国传统文化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升公众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
|沈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苏玮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