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没人争,无人抢,无论哪方面,享受的都是最好的。那一代的独生子女,几乎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围着转,倾注了两代人的所有心血。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基本国策,从“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到90年代的“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独生子女政策诞生下的特殊一代也开始面临父母渐老,孩子还小的巨大焦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集万千孤独于一生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1)

文 | 叶七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2)

独生子女没资格丢盔弃甲,因为父母只有你。

前两天看到多省独生子女有15天左右带薪护理假的新闻,心想如果真的推广开来,肯定又有很多非独人群暗自羡慕了,殊不知,这些独生子女在享受国家特殊政策的福利背后,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

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基本国策,从“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到90年代的“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独生子女政策诞生下的特殊一代也开始面临父母渐老,孩子还小的巨大焦虑。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3)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也集万千孤独于一生

那一代的独生子女,几乎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围着转,倾注了两代人的所有心血。

没人争,无人抢,无论哪方面,享受的都是最好的。

但随之而来,且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便是“孤独”。

2014年,摄影师Carlos Barria拍摄了36位独生子女,从1979年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到2014年还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每年对应一名,并询问了他们是否想要兄弟姐妹。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4)

除去因年龄太小而无法回答问题的4位受访者,其余的32名独生子女中,有21位明确表示希望有兄弟姐妹。

陆达(音译),出生于1986年:

他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有个兄弟姐妹,因为有人陪伴能更好地成长,很多事情可以和兄弟姐妹商量。另外,如果有兄弟姐妹的话,等父母年龄大了,可以分担照顾,会更加轻松。

朱文君(音译),出生于1989年:

她想要一个兄弟姐妹,因为独生子女是孤独的,希望有人能够一起玩耍,能够陪伴长大。

肖文金(音译),出生于1991年:

他希望有个兄弟姐妹,因为这很有意思,不会感到孤单,同时能够学会分享。

刘雨薇(音译),出生于2006年:

她希望有兄弟姐妹,这样可以一起玩耍。

每一个想要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背后,都有一个被孤独侵蚀过的灵魂。

在弟弟到来之前的10年里,我和他们一样,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时不时跑出来作祟。

在放学后,和小伙伴玩得尽兴然后被妈妈叫回家吃饭时;

在除夕夜,只有大人陪我放烟花时;

在暑假里,写完作业玩过家家一人分饰两角时;

在买了新玩具和零食没人第一时间分享时……

而这些成长的孤独,随着父母年华渐老而逐渐变成了一个人负重前行的孤独,曾经父母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彼时也变成了需要依靠、需要陪伴、需要被照顾的孩子。

今年初,全国第26届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独生子》这张照片一度刷屏朋友圈,触动无数网友的泪点。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5)

左边是上了监护仪的妈妈,右边是同样身患重病的爸爸,一个背影,便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独生子女成年后的孤立无援。

这就是中国当代1.76亿独生子女家庭的缩影。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6)

专注工作就没法陪你

放下工作就没法养你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模式下,一家老小的压力慢慢向中间层倾斜。而独生子女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年迈的父母该如何妥善安排。

跟早期进入老龄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在现阶段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一方面,基于国内养老设施和养老保障体系都还不完善的大社会环境。

根据2014民政统计年鉴,截至2014年末,全国养老院床位共计约577.8万张,每千人床位数仅为约27.2张,相较国际上50张左右的标准,还相差近一倍。

高端养老院住不起,低端养老院人满为患,性价比稍微高一点的短时间内根本排不上号。

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老人在内心是拒绝进养老院的。

这不单单是面子问题,在老一辈的传统认知中,不孝的儿女才会送老人去养老院,一代代传承来下的“老有所养”应该是儿女亲力亲为。

再加上老一辈“落叶归根”的思想,更不愿轻易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圈。

年轻人外出工作疲于奔波,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如果不住在一起,更多的老人自然就过渡到空巢老人的行列。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7)

独生子女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生病。

一旦父母病倒了,普通家庭倾尽两代人的家产都不见得能够凑齐医药费。

在外地的子女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第一时间赶到父母身边,根本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大五那年在老年病科实习,转进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除了在外地生活工作的儿子一家,身边只剩下同样年迈的老伴。

随急救车来到医院,老奶奶慌忙无措,急得直掉眼泪,边哭边办理住院手续,那个步履蹒跚的清瘦背影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显得格外孤单。不知道如果她儿子看到这一幕会是什么感受。

问诊时,她说,儿子要明天才能赶回来,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家就剩这一个孩子了,要工作要养家要负担医药费,压力也很大,回来了也只能待上个把礼拜,老头又不习惯旁人近身伺候,能寸步不离照顾他的,只剩下我了。

按摩、拍背、吸痰、擦身......每个护理步骤,老奶奶都越来越熟练,老爷爷病情也趋于稳定。

在主治医师建议出院回家休养时,老奶奶又忍不住抹起眼泪来,急得直求医生不要赶他们出院。

她说她知道医院的环境不如家里好,很容易就造成二次感染,也知道医院床位紧张,但看着插着食管和氧气管的老伴,一旦回了家再发生哪怕一点点意外,后果都不堪设想,在医院,至少随时都能找到医护人员。

老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急匆匆叫回远在他乡的儿子。

而他儿子也永远不知道,母亲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有多害怕。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8)

曾梦想执剑走天涯,

现在只想陪爸妈回家吃饭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如何看待独生女留美不归、嫁老外,父母崩溃?”的提问,看完最高赞的一个回答有种被戳到心肝的豁然开朗,原来我们都是,曾梦想执剑走天涯,现在只想陪爸妈回家吃饭。

故事中的女儿,本来跟妈妈说好了周末要去法国购物,在突然看到新版《猫》在伦敦上映后,便又改约朋友去看音乐剧了,中途在剧院拍了照片发父母。

出了剧院看到巴黎剧院恐怖袭击的新闻,确认法国朋友安全后,回去直接睡觉了,等第二天被手机闹铃吵醒时发现有上百个未接电话,微信也炸了。

拨回去第一次被爸爸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才知道妈妈以为她在巴黎的某个剧场,找了一晚上女儿,找不到便哭了一晚上,吃了三次救心丸,半夜急到血压爆表被120接走。

她妈妈说,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把自己最贵的包扔在马路上的一万倍,因为自己所有一切加起来也没女儿值钱。

经历此事的她在某一天突然和外籍男友和平分手,提前博士毕业,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回国了。

在她的未来里,跟爱情和发展机会比起来,都没陪在父母身边重要。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9)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远嫁或者是留在国外生活就意味着将缺席父母的衰老,这跟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一样地残忍。

我有一个很恋家的独生女朋友,每次从家里回深圳都会发微信告诉我她又哭了,估计这一个星期又该缓不过来。

我问她:“那你为啥不回去工作?”

她说:“因为钱啊。家里工资太低了,趁现在爸妈还能照顾好自己、健健康康时出来多积累经验,多攒点钱,等再过几年父母老了,就回小城陪父母安老。”

顿了顿又接着说:“小时候,我总是耻于谈钱,觉得谈钱世俗、功利、物质,现在我一点都不觉得,甚至最大的愿望就是发财,我妈身体差,在病痛面前,只有钱才有安全感,我自己或者父母,任何一个人病倒,我们家都承受不起,唯有赚钱自救。”

前段时间,她连续一个星期加班到凌晨,整个人状态很差,最后纠结再三选择了离职,我劝她回家先休息一段时间,她发了个表情包岔开话题。

晚上刷到她发的微博:真怀念高中的时候,只要回次家,所有的烦恼都会消散,工作以后,每回一次家,就感觉爸妈又多了好多白头发,好难过啊。

长大后才明白,雏鹰总要独立翱翔,家已不再是退路。

独生子女的孤独和无助(1.76亿独生子女的痛)(10)

幸福就是,

我们可以红尘作伴,活得健健康康

以前总觉得父母无所不能,生活再怎么艰难都有父母作后盾。

可一眨眼,才发现父母已经双鬓斑白,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们却开始学着从朋友圈了解你的生活,做什么决定都喜欢询问你的意见,越来越频繁地问你下次回家是什么时候。

他们老了,越来越像两个孩子了。

岁月无情,生命有限,子欲养而亲尚在,红尘里,有我们彼此作伴,活得健健康康,更是一种幸福。

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养老危机来临之前积极做好预防:

自身保持一个强健的身体,多赚钱;

有时间就多陪父母,每年最少带父母去医院体检一次;

趁早建立家庭养老保障系统;

鼓励父母建立自己的养老互助圈子;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肩上的担子多重,也请记得爱自己,因为独生子女没资格丢盔弃甲,因为父母只有你。

猜您喜欢: